在華為被斷芯後,三星、台積電等芯片巨頭企業成為了老美的“心頭好”。為了全面扶持本土半導體製造企業,老美頒布了芯片法案,拿出數百億美元補貼,吸引三星、台積電等企業赴美髮展。然而被老美捧在“心尖”上的企業,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先來說說台積電,作為芯片製造領域的領頭羊,老美一直都希望可以將台積電收為己用。多次邀請台積電赴美建廠,主要目的有三個,一個是獲得重要數據,一個是方便美本土企業挖人,另一個是“學習”核心技術,這不就是“鴻門宴”嗎?
進入2022年後,全球芯片行業進入寒冬期,美企不僅沒有給予台積電足夠的訂單,甚至還進行了砍單,蘋果、英偉達等美企還拒絕了台積電2023年漲價要求,這不是“翻臉比翻書還快”的現實版嗎?而台積電則被迫要關閉部分EUV光刻機,且鼓勵員工多多休假,從而節省開支,希望可以儘快度過這個“寒冬”。
再來說說三星電子,該公司2022年Q3季度的凈利潤約為463.4億元,同比下滑24%。根據韓金融信息企業統計的預估數值,三星電子在2022年Q4季度的凈利潤預估為448.8億元,同比下滑36.8%,絲毫沒有止跌的跡象。而對三星電子利潤影響最大的就是半導體部門。
除了半導體業務下滑嚴重外,三星手機業務也出現了大幅下滑。眾所周知,三星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最多的品牌,但筆者大膽預測,被蘋果反超,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iPhone14系列發布後,蘋果也受到了“賣不動”的質疑,但蘋果最牛的地方是,吐槽不斷,但絲毫不影響銷量。
根據國內雙11現貨單品銷量榜的數據,排名前五的機型中,Top4都是蘋果手機,分別是iPhone14、iPhone14 Pro Max、iPhone13以及iPhone14 Pro,一騎絕塵。並且蘋果也重新回到國內高端旗艦市場第一的位置。反觀三星,雖然吃了“回頭草”,但三星手機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存在感極低,所以手機業務下滑也給三星電子的營收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結合台積電、三星以及華為的經歷,可以明確一點,不要對美企抱有任何幻想,堅持自研才能有出路。表面上,台積電和三星獲得了老美的示好,但背後的目的也很明顯,自身利益至上。但台積電和三星無法直接拒絕的原因是,它們對美技術的依賴度很高。所以中企如果想要徹底擺脫“卡脖”命運,實現真正的獨立且獲得自由,就必須要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引以為戒,加強研發,“去美化”已經刻不容緩了!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