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機器人雖然拉跨,但機器人時代可能真的不遠了

2022年10月04日00:27:29 科技 1622

最近特斯拉發布了Tesla機器人”Optimus“,不過由於是個樣機,和去年的Tesla Bot的造型做對比,在外型上很不討喜,讓人實在大失所望。

特斯拉機器人雖然拉跨,但機器人時代可能真的不遠了 - 天天要聞

去年介紹的Tesla Bot

今年發布的Optimus

特斯拉機器人雖然拉跨,但機器人時代可能真的不遠了 - 天天要聞

內部構造都裸露在外,徹徹底底的工程樣機

之後,馬斯克還介紹了一款,有機會量產的精簡後的機型。悲劇的是,這一款機型的機器人,甚至還不能走。最後是被人抬上來的。

特斯拉機器人雖然拉跨,但機器人時代可能真的不遠了 - 天天要聞

被精簡後的Optimus,有計劃量產

整個發布會,說實話完全沒有什麼非常讓人眼前一亮或者震驚的產品。

和波士頓機器人每次展示,都是各種翻越障礙物,跳躍這些高難度動作相比,Optimus就是簡單的揮揮手,扭了兩下,實在是太拉跨了。

特斯拉機器人雖然拉跨,但機器人時代可能真的不遠了 - 天天要聞

波士頓機器人,格鬥,跑步,跳躍簡直是家常便飯

可是真的就一無是處嗎?

  • 技術發展本就是由低到高,由差到強的過程

現在科技公司的發布會,都喜歡給自己的產品新功能取一個花里胡哨的名字。好像有了一個花里胡哨的名字,就可以讓沒什麼創新的發明變得高級一樣。一次次地透支着用戶的信任和期望。

特斯拉機器人雖然拉跨,但機器人時代可能真的不遠了 - 天天要聞

靈動島,名字很花哨,現實很殘忍

而特斯拉這次機器人的發布會,雖然造型很拉跨,但是也讓我們看到了它的起點,也實實在在承認機器人還需要繼續地發展。它的發布會,不是讓人看它多麼會做PPT,而是讓每個相信他的人,看到他的一步步進步和成長。

就和他火箭一樣,一次次的發射,一次次的失敗,改進,再發射,再失敗,再改進,直到最後成功。不斷地失敗,改進,其實才是科技研發的常態。而那種隨便做了一個功能,然後花里胡哨做個PPT的,忽悠大眾花錢的,都是在收割智商稅。

大家之所以,願意相信馬斯克,就是因為看到過他從一次次失敗到成功的過程,自然也讓很多人相信他,依然會在一次次失敗重繼續成功。

  • 給機器人裝了”大腦“,這才是真正的機器人

現在很多的機器人,大多數按照已經寫入的程序,而且大多不是人形,而是為了做什麼工作,就做成什麼形狀。比如機械手臂,或者按照固定路線走路的掃地機器人。

而真正的擬人機器人,一定是需要像人類一樣,可以根據視覺來判斷周邊的環境,並且根據對應的環境,做出對應的判斷。

特斯拉會把應用在汽車上的AI自動駕駛,移植到機器人。這樣機器人,就可以隨着使用環境的變化,通過學習,逐漸地替代人類的工作。

馬斯克最初的預想是把機器人用在工廠流水線上,並且將機器人可以量產化。

最關鍵的是價格在2000美金左右,大概是1.4萬人民幣。如果最終的機器人價格真的能做到這麼多,那麼機器人,將不再是有錢人,或者公司才能消費。普通人也即將可以擁有自己的機器人。

如果機器人,可以通過AI學習,掌握做一些基本的工作的技能,比如幫忙收拾衣服,帶寵物,端一杯咖啡給主人,摺疊衣服等,那可以說這筆錢花了非常划算了。

特斯拉機器人雖然拉跨,但機器人時代可能真的不遠了 - 天天要聞

機器人送快遞

  • 各種高科技公司,都在機器人領域發力

除了特斯拉,許多公司都在機器人領域發布着自己的產品。

近期的比如百度機器人,鐵大。雖然很傻很天真,至少也說明了國內的科技公司,也很看重未來機器人的趨勢。

特斯拉機器人雖然拉跨,但機器人時代可能真的不遠了 - 天天要聞

鐵大

Softbank的機器人,雖然現在已經不在生產了,不過再過幾年,隨着特斯拉的機器人開始步入市場,或許softbank又開始生產機器人,也不是不可能。

特斯拉機器人雖然拉跨,但機器人時代可能真的不遠了 - 天天要聞

Pepper

SONY的機器狗Aibo。

別人都是想造機器人,結果SONY卻撿起了曾經輝煌時候的產品,機器狗,也算是另闢蹊徑了。

特斯拉機器人雖然拉跨,但機器人時代可能真的不遠了 - 天天要聞

AIibo機器狗

許多科技公司,都似乎已經看到,隨着技術的發展,機器和人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密不可分,所以也開始向著機器人的領域逐漸的下注。

  • 最後

20年前,誰能想象到現在人們每一天只要醒着,就是看着屏幕呢。

20年後的人類或許只要醒着,可能就是機器人伴隨着左右吧。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