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AI人工智能竟殺死了人類嗎?日本實驗室29名科學家被4個機器人殺害,據說還有爆料人和線人作證,這到底是謠言還是確有其事?被殺害的那29人又該由誰來負責呢?
機器人
“AI殺人”事件
都知道小日本一直受制於美國,所以不能搞什麼核武器,但在研究AI人工智能機器人上,日本卻一直領先於世界。
但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研究的智能機器人是否會用於戰鬥,卻無人知曉,畢竟就算有那也絕對是高度機密的。
所以當日本實驗室的29名科學家,被4個機器人殺害這個消息被傳出後,很多人還是抱着相信的態度的,當然更多的人則表示不信。
更何況爆料的還是個美國人,就在4年前,一位名叫琳達·莫爾頓·豪伊的美國女子,在洛杉磯進行的一場演講中,提到日本實驗室AI殺人事件。
琳達·莫爾頓·豪伊
反正說的有鼻子有眼,據這名美國女子所說,日本的軍方其實一直在秘密研究,可用於戰鬥的智能化AI機器人。
甚至已經成功研製出了4台,就存放在秘密的實驗基地中,結果有一天這4個機器人突然暴走,就跟中了魔一般,瘋狂的殘殺在場的科學家們,最終導致29名日本科學家被殘忍殺害。
事後第一時間基地便響起了警報,日本軍方當即封鎖了現場,機器人再說是人類打造的,儘管擁有了鋼盔鎧甲,但畢竟沒有人類的智商。
可用於戰鬥的智能化AI機器人
很快4個機器人就被日本軍方制服了,為了防止意外再次發生,他們將其中的兩個機器人,強制停止了其行動。
有一個因為“表現”的太過兇殘,被直接拉去分解銷毀,而最後一個機器人卻表現的十分詭異,正當科學家們決定對其進行銷毀時,這個機器人卻神奇般的實現了自我復原。
如果這只是程序出了問題導致的意外,那還好,但如果真的是機器人的自主行為,那就十分可怕了,那也就意味着,這個機器人很可能已經不再受人類控制。
AI機器人
然而這件事怎麼聽都覺得不可思議,AI殺人這真的可能嗎?爆料的這個美國女子又是誰呢?她的話的可信度又有多少呢?
後來有人就扒了這個美國女子的信息,發現由她創立的網站上,發布的視頻內容和消息,都是關於“外星生命”和UFO的。
可以說一個研究外星生物的愛好者,她還自稱曾多次獲得有關,“外星生命”研究的獎項,並參加過很多關於此內容的演講。
但這個行為本身就值得懷疑,因為她所說的參加的這個會那個會,都是一些沒有任何官方機構背書的民間組織。
人工智能
所以該女子的言論有多少可信度,也就要打個問號了,而且豪伊口中的線人也值得懷疑,據她所說這則消息,是從一名退伍的海軍陸戰隊的,一名線人口中得知的。
但這名所謂的線人,也並沒有親眼目睹AI殺人,也是從別人口中聽到的,當有人問及這名線人的名字,以及秘密基地的大概範圍時,豪伊含糊其辭表示不方便透露。
而這件事無論真假,都不得不讓人擔憂一個問題,AI智能機器人真的會殺人嗎?如果日本實驗室這件事是真的,那麼慘死的29名科學家又該由誰負責呢?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失控殺了人該由誰負責?
日本實驗室29名科學家遭4個機器人殺害,如果這件事屬實,又該由誰來負這個責任呢?首先AI個體是否是人類,就是個十分有爭議的問題,目前已經有國家承認了機器人的合法身份,但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身份指的並不是擁有,同人類一樣的身份。
關於AI殺了人該如何追責,就現在的情況來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相關的立法,曾經霍金就表達過對人工智能的擔憂。
他認為要是有一天,讓機器人擁有了人類的智慧和思維,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那將是十分可怕的。
人工智能
如今隨着人類的發展科技的進步,AI人工智能已經遍布我們身邊,比如我們常見的家用掃地機器人,飯店裡的機器人“送餐員”,還有這次北京冬奧會上,食堂里的機器人“廚師”等。
它們都屬於AI人工智能的一種,在很多時候也確實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比如各大銀行里出現的機器人助手,在人工繁忙的時候,就能幫助解決客戶的問題。
然而當有一天,這些機器人突然發瘋的殺了人,那麼死者的家屬又該找誰說理去呢?人類社會中的法律,是只針對人類的行為規範而設立的。
也就是說只約束和服務於人類,如果按照現在的法律規定,機器人並不算是真正的“人”,而只是一件“物品”。
機器人
如果是這個邏輯的話,“物品”犯了錯甚至導致了命案的發生,首先要找的,就是發明和製造出這個物品的“人”,也就是開發者和生產商。
這就好比你家的寵物狗,咬傷了人或者咬死了對方的寵物,那對方首先要找的第一責任人,肯定是飼養這隻寵物狗的你。
當然人工智能殺人的情況還不同,這其中主要涉及到了兩個問題,那就是AI智能機器人,到底屬於是哪種殺?第一種是AI主觀殺人導致人類死亡。
戰場上的機器人
第二種就是AI主體不願殺人,但是被人控制或意外導致人類死亡,現在針對AI人工智能並沒有立法。
所以當AI不作為獨立的個體時,發生殺人事件,現有的法律會認定,這是開發者的一種主動行為,需要負責的便是開發者。
而如果AI是因為中了病毒,或者出現意外導致人類的死亡,那麼開發者應當負連帶責任,主要責任還要另外追溯。
如今看來,無論是霍金還是馬斯克,他們對人工智能前景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日本實驗室29人被機器人所殺,雖然真相還有待考究,但卻值得我們的思考,更何況AI確實可以用來殺人。
機器人
AI智能的恐怖之處
4個機器人在日本實驗室殺害29人?故事真假仁者見仁,但AI真的能用來殺人一事是確定的,難怪霍金會認為,超級神經網絡的人工智能,可能是人類的最後一個發明,因為這意味着人類最終會被機器人毀滅。
很多人覺得這是危言聳聽,因為這些情況只會發生在科幻電影里,但在兩年前的利比亞戰場上,人類出現了歷史上第一例,AI機器人自主殺人事件,而且是自人類有史以來,第一例明確記錄在案的機器人殺人事件。
土耳其生產的自殺式無人機
當時一架由土耳其生產的自殺式無人機,突然暴走開槍射殺了一名士兵,可能會有人站出來反對。
既然是自殺式無人機,那本來就是用來殺人的呀,但要知道的是,即便是用來殺人的無人機,最終能夠實現殺人。
都是後方有人進行操控,並下達指令才能完成的,所有的機器都是這樣,都需要“人”來進行干預和控制。
但土耳其的這架無人機,卻是在“自己”思考過後,在沒有任何軍方人員的操控下,發生的自主性的行為。
土耳其生產的自殺式無人機
這就十分可怕了,我們對人工智能的深度研究,是想讓它們能夠實現,在自我學習之後再用來進行創造,而這台機器卻在學習如何殺人,這難道還不恐怖嗎?
試想一下,如果機器人有了殺人的這個意識,甚至能實現機器與機器間的溝通交流,那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當它們有了想統治地球的想法後,那迎接人類的只剩下滅亡,而將AI大量的運用到戰場上,也是十分嚇人的。
當年美國的一場海灣戰爭,讓世界見識到了信息化作戰的強大之處,見識到了科技的力量,於是便有人提出將來的戰場上,如果都是機器人對抗機器人,那豈不是會減少大量的人類傷亡嗎?
海灣戰爭
照這麼看,將AI投入戰爭中是件好事,但實際的情況呢?人類與機器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機器人缺乏人類複雜多變的感情,機器人沒有喜怒哀樂,也沒有同情心和憐憫心。
所以將它們大量投入戰場,它們對人類的生命不會尊重,不會思考其合理性,只會按照程序將目標人物擊殺,哪怕對方只是一個襁褓中的孩子,或者是一位懷孕中的母親。
因為不懂同情,反而會讓更多無辜的人受害,這種漠視生命的殺戮才是最可怕的,更關鍵的是,如果這些高智商的機器人,落入了恐怖分子的手中,很有可能會成為他們殺人的工具。
人工智能
而且是那種頂尖的殺戮高手,到時候就算是最強大的特種部隊,也未必是這些AI智能機器人的對手。
所以日本實驗室29名科學家,被4個機器人殺害一事,無論是真是假都引人深思,在未來,我們到底該如何發展和應用AI人工智能?這確實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