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數碼圈是真熱鬧,蘋果和華為的發布會針鋒相對,吸引了非常多的關注。坦率講,蘋果發布會上的內容確實有吸引到我,但在嘗試了朋友的iPhone 14 Pro之後,我最終選擇了入手華為Mate50 Pro,原因主要有下面這幾點。
信號和續航
此前我曾用過iPhone,但對它的信號是心有餘悸,因為常常不得不“失聯”。如今,iPhone 14 Pro依舊沒有很好改善信號問題,甚至還被吐槽上了熱搜。而華為Mate50 Pro的信號明顯更好,此前許多連接不上網絡的死角都可以正常上網。而且它能在國內使用的衛星通信功能,也是一個重要的加分項,比如在戶外旅行、探險時可以更好地保障我的安全。
在信號的基礎上,華為Mate50 Pro的續航表現也讓我非常滿意。它有着一塊4460mAh容量的電池,搭配上HarmonyOS 3.0,完全足夠我用上一天。在此基礎上,它還有着比iPhone14 Pro更強的66W有線快充以及低電量應急模式,可以進一步解決我的續航焦慮,讓我在戶外用手機更加放心。
品質和拍照
當下,不少國產品牌的旗艦都缺乏一種調性和品質感,而華為Mate50 Pro就完全不用擔心。首先它一如既往的對稱設計很有辨識度也足夠高端。在此基礎上,IP68級防水防塵加上十倍耐摔的崑崙玻璃,讓華為Mate50 Pro不僅手感一級棒,用起來也更加安心,所以直到現在我依舊沒有戴上手機殼。
華為Mate50 Pro延續下來的不僅有對稱設計,更有Mate系列一直以來優秀的拍攝能力。華為Mate50 Pro夜景拍照依舊是獨一檔,而潛望式長焦攝像頭則能帶來iPhone14 Pro所不能達到的長焦效果,搭配上華為XMAGE影像,直出效果就可以制霸朋友圈了。更加難得的是,不同於靈動島這樣的蹩腳“創新”,華為Mate50系列全球首發搭載的十檔可變光圈,不管是可玩性還是拍攝能力都有了質的提升。
實用小功能
除了以上過硬的能力外,華為Mate50 Pro還有一些小功能也讓我愛不釋手。其中,它的智能桌面布局,能讓APP按色系或類別排列,用起來相當方便。還有它的自動打碼功能,能夠自動識別截屏中的名字、頭像等關鍵信息並打碼,減少了我不少麻煩。
華為Mate50 Pro搭載的HarmonyOS 3.0還進一步加強了多端互聯的能力,其中超級中轉站就是我經常用到的功能之一。這個功能可以將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進行批量保存和分享(包括跨設備的資料流轉),提升了我日常收集信息的便捷程度,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高。
在放棄iPhone 14 Pro入手華為Mate50 Pro時,我對於這款手機最大的關注的點是黑科技和信號,而實際使用後,發現這款手機在續航、拍攝、小功能等方面都非常人性化,綜合體驗相當好。而反觀iPhone14系列,自從上市以後就被爆出各種問題,遠不敵400萬還不夠賣的華為Mate50系列。看來習慣了“擠牙膏”的蘋果,這次還是輸給了真創新的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