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台積電可以說是風光無限,手握芯片代工市場“半壁江山”,坐擁蘋果、華為、高通等一眾芯片大廠,又恰逢全球缺芯的大環境,幾乎所有人都看好台積電未來的發展前景。
可沒想到的是,它卻隨風而動,在美修改規則之後,台積電果斷就放棄了華為這個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客戶。對此,劉德音還表示,失去華為訂單並不會對台積電造成影響,其他客戶會迅速補上空出的產能。
另外,台積電明知美國昂貴的人工物料等成本不適合代工行業的發展,卻仍然應邀赴美,投資120億美元建造了一座5nm晶圓廠,以助美提振本土芯片產業。
由此不難看出,台積電劉德音是把蘋果、高通、英偉達等美芯當成了最大的“金主”。或許正是這個原因,他才會輕視華為等中企,聲稱大陸市場在台積電的業務佔比僅有10%左右,甚至還公開叫囂沒有誰可以用武力控制台積電。
但如今看來,結果卻恰恰相反,美芯非但沒有成為台積電前進的助力,反而在關鍵時刻撕下“遮羞布”,對台積電落井下石。
據媒體報道,對於台積電於2023年漲價的計劃,蘋果方面已正式拒絕。要知道,作為台積電的第一大客戶,蘋果一直享受的都是VIP待遇,此次也一樣,台積電對其他客戶的漲價幅度在10%-20%之間,而對蘋果僅漲了4%,可以說是誠意滿滿了。
可即便如此,庫克依然不買賬。對此,台積電估計也是一臉蒙圈,這麼多年的好夥伴,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而且,在台積電看來,此次漲價也並非是無理取鬧,畢竟芯片代工行業的人工物料等成本一直都在上漲。
而更讓台積電沒料到的是,蘋果的“拆台”還僅僅是個開頭,英偉達這個大客戶也開始“鬧情緒”了,表示如果台積電執意對其漲價,將會終止合作。就連高通、英特爾等客戶,似乎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對台積電的此次漲價開始頗有微詞。
很顯然,蝴蝶效應已經出現了,這無疑是台積電最擔心的情況!如果向蘋果、英偉達妥協,那麼其他美芯客戶必將一哄而上,放棄漲價帶來的這部分營收事小,一旦因此丟失了話語權,那事情就大了,未來也肯定會有更多不合理的要求接踵而至。
問題是台積電能夠挽回局面嗎?恐怕不容易。原因有兩方面。
首先,在終止對華為海思的代工服務之後,雖然蘋果等美企替台積電補上了空出的這部分產能,但這也導致台積電在先進制程領域的客戶幾乎成了清一色的美企,對美芯的依賴大幅提升。
而進入2022年以來,先進制程開始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再加上高通擺爛,台積電能仰仗的也只有蘋果了。據公開資料顯示,蘋果2021年為台積電創造了26%的營收,遠非其他客戶所能比。
台積電如果不低頭,蘋果將會被迫倒向三星陣營,屆時,恐怕“代工一哥”的寶座就要易主了,這樣的結果是台積電無法承受的。
或許這就是蘋果態度強硬的底氣所在,沒有了華為訂單的制衡,議價權就來到了蘋果這裡,台積電完全得罪不起。
其次,蘋果、英偉達等美芯片廠商背後站的是美國,雖然台積電對美卑躬屈膝,可後者顯然沒有把它當作自己人。
自從台積電敲定赴美建廠事宜之後,就開始處處受到針對。不僅被索要芯片機密數據,而且還被英特爾“搶”走了EUV光刻機的優先採購權,就連就連老美之前承諾的520億美元補貼,也大幅縮水至了40億。
更關鍵的是,這40億美元的建廠補貼拿得並不輕鬆。按照老美製定的芯片法案,獲得補貼的廠商,在十年內不能在大陸市場擴大產能和新建先進制程。反觀三星、SK海力士等韓企,卻被允許在中國分廠引入EUV光刻機。
老美擺明了是要“做空”台積電。甚至有人懷疑台積電此次漲價受阻,就是某些人從中搗鬼,唆使美芯有意為之。
也正是因此,有外媒表示,台積電大勢已去!不過,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台積電若能及時醒悟,加大與大陸市場之間的合作,逐漸減輕對美技術的依賴,或將能重新豎起脊梁。但如何抉擇,還要看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