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7 月,大名鼎鼎的機械智能學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與當時的 Google 總裁拉里·佩奇(Larry Page)會面,他告訴佩奇自己準備創辦公司並打造全智能計算機。他的願景,是做出能夠自行理解語言、進行推論並做出決策的計算機。
在佩奇的建議下,庫茲韋爾加入 Google 公司。有了強大數據庫和超級計算機的雙重加持,他在公司的“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分支部門着手研發,為深度學習神經網絡這一類腦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大量的貢獻。
後來,藉助深度學習,科學家們在語音、圖像、分子識別等領域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人工智能方才迎來商業應用層面的大爆發。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組編輯應用廣泛、潛力巨大,而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作為其中最強大的工具,為該領域的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2011 年,德國馬普學會教授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Marie Charpentier)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珍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nne Doudna)在一場學術會議上相識,並決定共同研究 CRISPR/Cas9 技術。
她們發現,當細菌遭到入侵時,由 CRISPR 序列轉錄出的 pre-crRNA 和 tracrRNA 會結合併形成複合物,經過加工,pre-crRNA 變為成熟的 crRNA(CRISPR-derived RNA),並與 Cas9 這個剪切蛋白一同組成天然的基因剪刀,完成對病毒感染的識別和精確切割。這項技術可有效幫助研究者探明引發疾病的突變,並應用於一系列基因治療領域中。而發現該技術的兩名科學家,也因此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所有移動或無線設備,都需要克服電池續航的挑戰。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曾聯合多所大學,提出了一項名為空中取電(Power from the Air)的技術,其使用“後向散射”原理,幫助無線設備從附近的無線電信號中獲取電能並完成通訊。測試結果表明,設備僅需目前 Wi-Fi 芯片萬分之一的電量,就能實現正常工作。只需投入不足 1 美元的應用成本,就能通過該技術幫助接入互聯網的無線設備充分釋放續航焦慮。
作為各自行業領域的縮影,上述技術分別在 2013 年、2014 年和 2016 年入選了“十大突破性技術”。正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所精準預測的那樣,它們的發展帶動了生命科學、人工智能、智慧生活乃至新型能源技術等領域日新月異的進步,入選後幾年內的商業化進程也使得它們從各方各面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與當中,影響極其深遠。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自 1899 年創刊起,始終以專業的精神關注前沿科技及其商業化,並從 2001 年開始每年都會評選出“十大突破性技術”(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不少在當年初露頭角的技術,如今已然被大眾熟知並從多個方面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認知,重塑了無數多樣的產業領域與賽道。歷史的驗證是“十大突破性技術”前瞻性的最好證明,評選的專業性與權威性也得到了業內的一致認可。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管、主辦的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基金》表示,“上榜的科學技術突破代表了當前時代科技的發展前沿和未來方向”,並在每年評選結果公布後,邀請各個領域的著名科學家對“十大突破性技術”進行深入解讀。
如今,恰逢“十大突破性技術” 20 周年之際,世界科技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科技創新的賽道愈發細分,科技發展中多學科交叉、跨學科融合發展的態勢進一步增強。不同學科之間的深度碰撞與交融,通常意味着新的可能性與增長點,也往往是重大科學突破的集中爆發點,進而推動多專業領域的飛躍式進步。在這個關鍵節點上,回顧科技發展歷史沿革,關注多學科的交叉、融合與共生髮展,對於我們理解整體行業脈絡、前瞻科技發展趨勢至關重要。
為此,繼 2021 年“十大突破性技術”在杭州成功發布之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今年將再次聯合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管委會,將科技之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十大突破性技術”二十周年主題峰會落地杭州,邀請來自生命科學、能源氣候、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新型材料、智慧生活等領域的學術專家、行業領袖、知名投資人和高校、機構、企業代表齊聚國家四大科技城之一的杭州未來科技城,在 20 年積累與總結的基礎上,剖析發展歷程,共同探討未來技術發展趨勢,並帶來兼具專業性和前瞻性的研判。
如果說峰會是以點帶面,是技術碰撞、學科交叉的大型現場,我們並不滿足於此。為此,我們系統性地梳理、總結了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的 200 項“十大突破性技術”,按照“生命科學、信息工程、資源與能源、工程製造、智慧生活”五大領域分別進行剖析,幾乎涵蓋了過去 20 年科技領域所有學科最前沿、最精華的內容,同時邀請學術、產業、資本界權威對一些領域技術的特點、產業應用現狀、未來發展趨勢以及投資潛力進行了深度解讀和專業點評,將這些一併整理進了《科技之巔:全球突破性創新與人類未來(20周年紀念版)》,可能是一書了解各學科領域、洞察科技發展的最佳途徑。《科技之巔:全球突破性創新與人類未來(20周年紀念版)》將會同期於峰會上重磅首發,屆時更有大咖進行解讀,不論您是涉獵廣泛還是專精一門,相信它都會為您帶來不一樣的思考和迸發的靈感!更多信息將陸續放出,歡迎持續關注。
二十年磨一劍。在此,我們誠摯地向所有人發出邀請,齊聚杭州未來科技城,在這場精彩絕倫的思想交流盛會上與我們一道見證科技發展的滄海桑田,一瞥世界未來的樣子。
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報名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