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澤雲 實習生 陳晶亮
圖/受訪者供圖
近日,阿里健康研究院聯合中康科技發布了《2022線上用藥趨勢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購葯者行為變化驅動線上高增長,近年來,線上醫藥作為傳統用藥渠道的重要補充,對下沉市場的藥品可及性起到了推動作用。線上醫藥在幫助提升藥品可及性、改善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同時,也催生了很多新賽道。
《白皮書》顯示,2019年到2021年下沉市場用戶數持續增長,其中2021年增速接近四成,超過高線城市的增速。慢病規模增速最快的前五個城市,西到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北到吉林松原市,南到海南三沙市、廣東潮州市。

對於下沉市場的慢病患者來說,除了買好葯、買到葯、收到葯,實現持續性規律用藥治療也很重要。《白皮書》顯示,2021年醫藥電商慢病用藥復購用戶數增長187%,其中下沉市場醫藥電商慢病用藥支付金額同比增長149%,超九成體驗過線上慢病管理的患者感到滿意,可見用藥可及性和依從性都得到很大提升。
《白皮書》顯示,線上購葯人群中,女性佔到六成,中青年消費者居多。其中,Z世代(95後)和50歲以上消費者兩個群體以近七成增長率領跑其他人群,成為線上購葯“新生力量”。其中,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Z世代健康問題以皮膚、睡眠、用眼等輕症為主,他們很多情況下會選擇線上問診和線上購葯,95%的Z世代在線上購葯前愛讀其他用戶的評論。50歲以上的消費群體也在積極擁抱數字健康生活,希望自己的多元藥品需求能得到一站式滿足。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線上購葯近年來增長迅速,也改變了大家的購葯習慣,這點不僅體現在人群特徵上,從線下到線上,從即時性購葯到計劃性備葯等均有變化。《白皮書》顯示,疫情出現後,有近八成消費者習慣於有計劃備葯,近九成慢病患者因為線上購藥方便、藥品齊全、價格和專業等優勢,表示“一直都會定期採購家中常備葯”。
隨着用戶群體和用戶需求的快速增長,OTC市場也誕生了多個新趨勢賽道,包括皮膚健康、腸胃健康、維礦營養、兒童健康、五官健康等,線上逐漸成為新產品孵化和老產品煥新的重要陣地。中康科技預測,依託“醫+葯”逐漸成熟的閉環生態,以及全場景專業葯事服務,未來數年醫藥電商將持續翻倍增長。(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杭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