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和機遇並存:人工智能產生的藝術擾亂了現實世界

2022年09月27日21:42:07 科技 1551

2018年,第一張 AI 生成的肖像以 432500 美元的價格被拍賣。這在藝術界引發了一場巨大的討論,並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人工智能會超越人類的創造力嗎?

恐懼和機遇並存:人工智能產生的藝術擾亂了現實世界 - 天天要聞

Jason Allen 的 AI 生成作品“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在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數字類別中獲得第一名

在這種可怕觀念的推動下,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生成的藝術被出版,這種敘述變得越來越普遍。但這種藝術品在現實中有多少實質內容?

生活就是變化——或者更確切地說,不斷的變化。變革和創新的每個階段都伴隨着顛覆。在每個系統中都是可見和可感知的。無論是一個人,一個市場,還是一個組織。

當人工智能生成的藝術被引入世界時,它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它擾亂了市場。結果,一場關於人工智能產生的藝術是否會取代人類創造力的爭論開始了。

在許多反應中脫穎而出的是,這場辯論主要是由恐懼驅動的。對被替代的恐懼,對變得無關緊要的恐懼,以及對人工智能的恐懼,將把門檻設置得比任何人的創造力都高。

恐懼和機遇並存:人工智能產生的藝術擾亂了現實世界 - 天天要聞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藝術史,顛覆並不罕見。我們將找到不止一個例子來說明一個事件或藝術家如何在幾個世紀以來擾亂市場。但這些事件和藝術家並沒有導致崩潰、腐爛或停滯,而是產生了新的運動或塑造了新的方式和手段。

例如,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他的作品在 19 世紀末的印象派和 20 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立體主義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塞尚的藝術在當時是一種顛覆,為 20 世紀一個全新的、完全不同的藝術世界奠定了基礎。

塞尚帶來了改變,豐富了已知的東西,給了市場新的方向,打開了未知的機會。但他並沒有熄滅之前創造的東西。

藝術作家、評論家、小說家和藝術家克里斯托夫·P·瓊斯在他的中篇文章《塞尚如何改變了西方藝術的進程》中詳細描述了塞尚的藝術歷程。

如果顛覆是變革的自然組成部分,為什麼圍繞人工智能生成藝術的辯論如此受恐懼驅動?答案也是恐懼,因為創造力深深植根於人類行為。我的老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遇到的一個例子可能會突出我的意思。

在 1990 年代後期,我的老師與一位教授的交流——他在藝術方面經驗豐富、地位穩固、才華橫溢——而我的老師當時是一名年輕、缺乏經驗的藝術學生,他正處於職業生涯的起點。他們之間就數字藝術和技術的使用展開了一場略顯激烈的討論。教授顯然很生氣並爭辯說,真正的藝術需要人,而不是機器。我的老師當時不明白他為什麼有這麼強烈的意見。

今天我理解那位教授的反應,因為從藝術家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合乎邏輯的。他將自己排除在當時大多數現代影響或技術優勢之外,以保護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完善的方法和技術。他這樣做是為了保留他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他的整個存在和成功相關的價值體系。

如果我們將這個例子應用到人工智能生成藝術的問題上,就會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解釋,為什麼人工智能將超越人類創造力的故事植根於恐懼。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生存。

恐懼和機遇並存:人工智能產生的藝術擾亂了現實世界 - 天天要聞

人類在 43000 或 65000 年前開始創作藝術。在我看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我們已經成功地從洞穴中的線條圖演變為 AI 生成的藝術。通過意識到這一點,我們還可以了解執行此操作所需的人類智能水平。

人工智能是在機器中模擬人類智能,被編程為像人類一樣思考並模仿他們的行為。人工智能生成的藝術是機器學習的結果:可以從示例和神經網絡研究中學習的計算機。

“該系統使用神經表示來分離和重組任意圖像的內容和風格,為藝術圖像的創建提供神經算法。”*

德國一組研究人員的例子證明,複雜的數學算法可以在 60 分鐘內準確複製巴勃羅畢加索文森特梵高等藝術家的繪畫風格,令人印象深刻。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是強大的。但是,將另一種圖像準確地轉換為已有的風格,遠非使用多種技術將情感從自己的生活故事轉移到圖片中,也遠不是使用人類自己的缺點。畢竟,這就是人類創造力和藝術的全部意義所在。

恐懼和機遇並存:人工智能產生的藝術擾亂了現實世界 - 天天要聞

也許在某個時候,我們將能夠將我們的思想和情感直接與人工智能聯繫起來,就像斯蒂芬霍金斯想象的那樣。

“我們迫切需要發展與大腦的直接聯繫,以便計算機可以增加人類智能,而不是與之對立。”

但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生成的藝術只創造了一個新的市場,該市場將存在並屬於已經存在的所有其他市場。我們可以將 AI 作為一個偉大的工具來實現我們的想法、願景和創造力,但僅此而已。即使人工智能將在藝術世界中發揮重要作用,歸根結底,問題是,教機器模仿創造力真的是創造力嗎?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微軟預告 Copilot Avatar,用戶可自由設計 AI 形象外觀 - 天天要聞

微軟預告 Copilot Avatar,用戶可自由設計 AI 形象外觀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微軟在 50 周年活動上宣布,將推出可自定義形象的 AI 助手功能“Copilot Avatar”。用戶可為 Copilot 設計專屬虛擬形象,該形象會在對話時通過表情增強互動體驗。微軟近日踏入《黑鏡》式科幻領域,宣布為 AI 助手 Copilot 開發虛擬形象定製功能。在 50 周年活動上,該公司透露“Copilot Avat
微軟推出 Copilot Pages / Deep Research:AI 自動整理研究筆記 - 天天要聞

微軟推出 Copilot Pages / Deep Research:AI 自動整理研究筆記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微軟在成立 50 周年之際,為 AI 助手 Copilot 推出兩項新功能 ——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和 Pages(頁面)。前者可自動化多步驟研究任務,後者能將筆記、研究內容整合為草稿。Pages 功能可將用戶提供的筆記、網頁內容等素材自動整理成結構化草稿,並支持持續修改與對話交互。IT之家附上演示視頻...
微軟 Copilot 變身“AI 管家”:一句話搞定訂票購物 - 天天要聞

微軟 Copilot 變身“AI 管家”:一句話搞定訂票購物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微軟公司在 50 周年慶典活動中,宣布推出 Copilot Actions 功能,AI 智能體代表用戶自主執行任務,實現預訂電影票、餐廳、航班及購物等。用戶只需通過對話指令,即可讓 AI 代訂電影票、音樂會門票、餐廳座位,甚至安排酒店和航班。此外,Copilot 還能根據需求為用戶或親友購買禮物。該功能目前已與 ...
微軟 Bing 重大革新:Copilot Search 上線,AI 與傳統搜索結合 - 天天要聞

微軟 Bing 重大革新:Copilot Search 上線,AI 與傳統搜索結合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為了慶祝其 50 周年紀念日,微軟剛剛宣布了 Copilot 的幾個新功能。這些 AI 工具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步推出,但一些升級功能已經可用。今天宣布的有趣功能之一是 Bing 搜索引擎的 Copilot Search。該工具將傳統網絡搜索與生成式搜索結果相結合。IT之家從微軟博客獲悉,微軟聲稱這一功能“改變了網絡搜...
微軟 50 周年現神操作:AI 主持人幽默調侃三任 CEO - 天天要聞

微軟 50 周年現神操作:AI 主持人幽默調侃三任 CEO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微軟現任首席執行官(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昨日(4 月 4 日)通過官方 X 賬號,發布一段 Copilot AI 採訪微軟三任 CEO 的趣味視頻。Copilot 以幽默方式“吐槽”了鮑爾默的熱情、蓋茨的思考表情和納德拉對 AI 的痴迷。IT之家附上相關視頻如下: 視頻中,Copilot 人工智能
國產內存要漲價了 漲幅最高5% - 天天要聞

國產內存要漲價了 漲幅最高5%

2024年底,中國長鑫存儲、福建晉華在DDR4內存市場動作頻頻。一方面,它們積極擴大產能;另一方面,瘋狂殺價,其DDR4內存價格比三大廠便宜足足50%,甚至比二手芯片還要便宜。這一舉措直接讓美日和中國台灣一眾廠商陷入困境。被逼無奈之下,三星、SK海力士、美光甚至決定在今年底停產DDR4。如今,初戰告捷的中國內存廠商在掌...
微信上線新功能 斗圖更方便了 - 天天要聞

微信上線新功能 斗圖更方便了

本周,鴻蒙版微信迎來重要升級,涵蓋深色模式、分享文件到微信、消息撤回後支持重新編輯和發送等功能。同時,據微信派發布的消息,微信引用回復功能也有所更新。如今不僅能引用表情包和語音進行回復,回復內容也不再局限於文字,語音和表情包均可作為回復形式。此外,在表情包合併轉發方面存在不同情況。若使用iPhone手機分...
曝iPhone 17 Pro升級長焦 終於放棄1200萬像素 - 天天要聞

曝iPhone 17 Pro升級長焦 終於放棄1200萬像素

目前,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的主攝與超廣角都已升級至4800萬像素,然而長焦端仍是1200萬像素,支持5倍光學變焦。但據博主爆料,iPhone 17 Pro系列將迎來重大變革,其長焦鏡頭會升級為全新的4800萬像素。相比1200萬像素,4800萬像素的解析力更佳,並且支持7倍光學品質級變焦,這也使得iPhone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