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將旗下“天目新聞”“浙江新聞”“小時新聞”三端合一,推出潮新聞客戶端,引領了省級媒體客戶端建設2.0時代。
兩年後的2025年3月27日,潮新聞啟動上線以來最大力度的改革,包括將現有25個部門壓縮到12個中心+4個職能部門,進一步推進潮新聞與傳播大腦的融合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浙報集團副社長、傳播大腦負責人錢偉剛3月初兼任潮新聞黨委書記、總編輯後,推出的第一項大手筆改革。
錢偉剛在改革動員會上提出了潮新聞此次改革的實施路徑,即
“五個化”——“內容生態化、技術智能化、經營鏈條化、運營社群化、管理扁平化”。
意在通過此次改革,將潮新聞打造成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浙江樣板。
>>管理<<
輕裝上陣,重建組織架構
對人的改革是最根本的改革。潮新聞此輪改革,首先是對組織架構進行系統性調整優化。

其中,機構設置上,
按照採訪、編輯、垂類、保障四個類別,將原有的25個部門整合為12個中心和4個職能部門,黨委成員或編委委員兼任中心總監,實現扁平化管理、項目化運行。
在用人上,錢偉剛強調對年輕人的培養。包括用好揭榜挂帥、項目孵化、招募美好生活研究院研究員等機制,繼續推進年輕記者交流成長計劃,鼓勵各崗位員工和新進人員到分社交流學習。
此外,優化激勵制度和考核評價。考核依據,重點是數據。用數據效果證明傳播力、影響力和經濟價值,用數據指導內容生產、運營方向和團隊協作,用數據確定績效工資分配,合理拉開部門之間、采編人員個體之間工資分配收入差距。
錢偉剛提到,近期,潮新聞將在機構設置優化的同時,啟動新一輪雙向選擇和崗位交流。
>>技術<<
傳播大腦與潮新聞技術一體化
技術是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潮新聞此次改革,在技術管理層面,主要是進一步推進傳播大腦與潮新聞的技術一體化。
傳播大腦作為全國省級黨報技術團隊中的佼佼者,目前有近300人。錢偉剛提到,
傳播大腦與潮新聞近期已經實現了技術一體化,下一步要建立常態化聯動保障機制。
據悉,傳播大腦的部分技術人員將“駐場”潮新聞,貼身響應平台需求。

在技術應用層面,重點是AI 的全流程化、全員化。
今年2月18日,潮新聞在上線2周年之際亮出全面擁抱AI組合拳——傳播大模型迎來重點升級、接入DeepSeek能力,數智人矩陣、AI頻道、融媒眾創空間等一系列線上應用和技術平台同步啟用。
目前,“傳播大模型”(傳播大腦自研)已研發智能對話、智能創作、智能審校等多個應用場景,近70項AIGC功能;傳播大腦推出了“內容一鍵創作”“視頻一鍵生成”“智能海報”“智能摳圖”等多個AI小應用;在融媒眾創空間,多樣化的垂類數字人IP則可以全天候、全場景開展新聞採訪、出鏡主持等工作。
錢偉剛提到,潮新聞正為名記者、名編輯、名主持們量身定製數字人,打造多樣化的垂類數字人IP,可以全天候、全場景開展新聞採訪、出鏡主持等工作。
下一步,潮新聞和傳播大腦還將聚焦融媒業務需求,構建AI技術驅動的新一代智能采編系統,打造記者編輯的AI助理。迭代“潮奔奔”智能助手,拓展更為多元的“新聞+”產品。依託融媒眾創空間、數字人等新技術,在運營、經營領域開展更多創新實踐。
>>內容<<
打造IP、開門辦端、沖獎沖榜
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根本目標是為了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潮新聞此次提出“內容生態化”路徑,要構建“原創+智庫+整合+用戶(機構)”的複合生產模式。
第一個關鍵詞是“打造IP”。
在精品原創上,錢偉剛提到要加強IP欄目建設。除了升級既有的《潮聲》《潮評》《讀端》等優勢欄目,還要打造《改革微故事》《政策面對面》《加速器》等全新欄目。並推動內容垂類化,打造《徐徐叨來》《胡楊說》《浙里有寶》等個人IP。
第二個關鍵詞是“開門辦端”。
這包括深挖內部潛力,以獎勵機制,鼓勵、引導集團1000多名采編人員都向潮新聞供稿,提供適合網絡傳播的原創內容。錢偉剛提出,要“讓內容生產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一項有成就感的愛好”。
還要強化用戶參與內容生產。實現UGC、PGC、OGC深度融合,拓展豐富網絡大V、智庫專家、政府部門等外部優質內容生產主體入駐“潮鳴號”、共建特色欄目。
第三個關鍵詞是“沖獎沖榜”。
要講究“平戰結合”,平時強化優質原創供給,以常態化直播、線上用戶活動為加持,構建全域流量增長引擎。沖榜關鍵期,要建立提前研判機制,統籌運用運營手段,強化客戶端、第三方平台優質原創內容沖榜,確保在全國前列的排名。
要對標中國新聞獎、浙江新聞獎標準,設立重點選題策劃部門,統籌重點選題策劃、資源配置及進度管控,為沖獎提供支撐。
>>經營<<
重構價值鏈、打通產業鏈、形成創新鏈
一切的變革都是為了生存和發展。身處大變革中的媒體,只有為用戶創造價值,才能自我造血,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潮新聞通過經營鏈條化、運營社群化,構建了媒體發展的雙輪驅動。
一方面,潮新聞的經營鏈條化改革,重新定義了主流媒體的價值坐標。
以重構價值鏈、打通產業鏈、形成創新鏈為理念。潮新聞通過“五大計劃”,將新聞與政務、服務、商務深度耦合,在社會治理、產業培育、文化產業創新、服務效能提升、品牌變現等領域開闢新賽道,實現了從內容傳播到價值創造的跨越。這種經營模式的轉型,跳出了傳統廣告依賴的窠臼,構建起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另一方面,潮新聞運營社群化的戰略布局,凸顯了用戶思維的革命性轉變。
社群化運營是媒體實現資源高效整合、提升用戶黏性與傳播效能的核心戰略,其目的是
通過運營實現社群反哺內容、賦能經營,最終形成“平台—用戶—商業”的正向循環。
為此,潮新聞提出構建“內容+互動+服務+用戶”的複合運營模式。
一是強調社群化運營要聚焦用戶本身,滿足用戶深層次需求,從而提升用戶黏性。例如,采編要形成“用戶需求→內容策劃→數據驗證”的閉環。
二是社群化運營要強調個性化,針對不同群體,定製個性化運營方案。
三是社群化運營要加強協同合力。各中心都要確定1到2個重點運營社群,與運營部門共同謀劃。技術部門也要和運營部門協同,做好數據中台和策略服務,實現與用戶的深度連接和持續互動。
>>省市縣貫通<<
深化全省融媒“一張網”
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進程中,推進省市縣一體化貫通,既是省級媒體的責任,也是發展機遇。
在潮新聞的此次改革中,錢偉剛在多個層面提到省市縣三級貫通的課題。

據介紹,浙江91家市縣融媒體已基本實現技術一張網,但內容一張網做得還不夠。
錢偉剛提到,
潮新聞將在數字編輯中心成立統籌協調部門,聯動全省融媒共同享有內容、共同參與策劃、共同開展活動,不斷增加市縣融媒內容在潮新聞的露出頻次。
“現在讓我們連線溫州樂清融媒體中心。”隨着浙報直播間主理人李楠話音落下,樂清當地主持人周靈跨越空間來到了浙報直播間,與李楠“同框”互動並推介溫州當地美食。
幾天前,在新開放的浙報集團融媒眾創空間,首場省市縣三級融媒聯動直播開啟。藉助綠幕、AR場景切換等技術,來自浙江省內7個縣市融媒體中心的記者、主播與在杭州的李楠共同為浙江特色好物直播帶貨,開創了“媒體+電商”新模式。
此外,浙江省市縣三級合作的聚合式廣告投放、全鏈式數據監測等已蓄勢待發。例如洪澤系統匯聚省內逾百家媒體的優質流量資源,省市縣三級媒體廣告投放有了協同效應。又如融媒體運營與服務平台,支持多個高頻活動和小遊戲應用,以及虛擬卡密權益、自提物品等多項權益,覆蓋多個場景。
潮新聞的新一輪改革,細節如何、成效如何,值得期待!
本文轉自 | 全媒體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