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新聞已關閉數字藏品售賣業務,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騰訊新聞已將原有APP內的“數字藏品”板塊替換為“數字訂單”。其“數字藏品業務調整公告”顯示,因業務模式調整轉型,自2022年7月1日起,騰訊新聞將暫停數字藏品的售賣服務。用戶可以在騰訊新聞APP中查看已經購買的藏品。

此外,騰訊新聞在本次公告中放置了數藏平台“幻核”的引流鏈接,邀請用戶下載。

目前騰訊新聞數字藏品區域僅剩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名師畫作介紹,而在發行頁面的評論區,不少用戶在諮詢“退款”相關事宜。
問及幻核與騰訊新聞數藏有無打通,騰訊方面回復南都記者稱,用戶已購的藏品除了在新聞APP可以查看,也可以在幻核APP中查看,此次業務調整主要是基於用戶體驗的角度。
5月,騰訊新聞發生人事變動,原新聞負責人王詩沐調任PCG(平台和內容事業群)社交平台與應用線,負責其帶隊孵化的幻核等創新業務。去年8月份,王沐詩剛剛加入騰訊新聞,此前是網易雲音樂副總裁。
幻核是騰訊旗下數字藏品平台,於2021年8月上線,由於騰訊的流量加持,上線之初幻核受到用戶的追捧,儘管發布的藏品價格相對較高,單價在100元左右,在5月之前幾乎每次發行都是秒光。
但6月以來,幻核上有9款藏品的頁面為“已結束”而不是“已售完”,並且參與提前購的用戶也從超過5萬降為3萬。
一位數藏平台創始人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從5月中旬以來,自己的平台也出現了藏品滯銷的情況,大量新興平台的湧入加上此前二級市場的火爆,用戶的確分流嚴重。
據南都灣財社記者不完全統計,7月初國內數藏平台已超過700家,並仍在上漲,大部分開放了轉贈,比如鯨探、紅洞數藏、數藏中國、洞壹元典、TME數字藏品、Bilibili數字藏品,約20%開放了寄售、流轉交易,如iBox、唯一藝術、幻藏、七級宇宙等,而騰訊新聞數字藏品與幻核一樣,並未開放二級市場,甚至未開放轉贈。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參與數藏領域的人士大部分是出於獲利的心態,這種讓用戶只能持續投資,卻不能獲利的模式可能導致用戶活躍度下降。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