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才外流一直是我們的“痛”,因為西方在多個領域處於領跑地位,所以不少人才在學有所成之後,選擇留在海外進行科研工作。對於個人選擇,無法評判好壞,只能說:尊重每個人的選擇。與其抱怨人才的不斷流失,不如好好想想如果加強對人才的吸引力,不但要留下更多的本土人才,還要吸收更多的“高鼻子”人才加入。
據媒體消息稱:菲爾茲獎得主洛朗·拉福格正式宣布加入華為在法國的公司。可能大家對於這個外國很陌生,小鐵就簡單的介紹一下,為什麼拉福格能被成為全球頂尖的數學家。首先菲爾茲獎本身的含金量很高,是當前數學領域全球最高級別的獎項之一。其含金量和諾貝爾幾乎一樣,之所以沒能獲得“諾貝爾獎”,主要原因是諾貝爾獎沒有數學這一項目。由此就可以看出來,洛朗·拉福格在數學領域的地位,以及其在相關領域的專業能力。
之前華為和洛朗·拉福格就曾進行過一次短期合作,在2019年,拉福格教授在巴黎薩克雷大學創建了華為代數幾何學講座。2020年,巴黎薩克雷大學與華為宣布合作,成立一個青年人才計劃。為了吸引更多的“高鼻子”人才加入,任正非豪拋600萬歐元,扶持“青年人才計劃”。每年平均資助7個研究所的所有博士後級別人才,為其提供物質保障,同時扶持前期研究。簡單來說就是只要願意加入華為團隊,就“衣食無憂”而且自身的研究項目,還會得到大力地扶持。在這樣優渥的條件之下,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人才踴躍加入華為。
頂尖人才的不斷加入,才能讓華為越走越遠。和上面提到的一樣,與其糾結於那些“離開”的人,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吸引更多的真正的頂級人才加入。華為每年拿出銷售額10%用於科研和開發,這是一筆天文數字,就2020年而言,華為在科研項目上的投入居世界第一,高達1419億人民幣。大家覺得在外國人身上,這筆巨額開支,花的值不值?
在小鐵個人看來,這樣的“錢”花得越多越好。就像任正非說得一樣:要專門去找“高鼻子”。在一些領域確實海外的頂級專家更多一些,而吸引這些頂級專家為我們服務,就要捨得投資。其次“錢”和人才相比較,很明顯大家都知道應該選擇人才。華為在國人的支持下會越來越好,而不斷增加的研發資金投入會吸引更多的頂級人才,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只要能夠堅持下去,相信未來很快就能成為全球人才的聚集地,屆時就不會再有技術落後一說。
(文/小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