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北宋黃佑年間,梓州府有一個名叫梁大有的木匠。梁大有的祖上是木匠世家,靠着經營棺材鋪,積累了不少錢財。到了梁大有這一輩,良田百畝、宅院十多處,可謂是梓州府名副其實的富戶。
正所謂知子莫如父,梁大有的父親王老漢,知道兒子憨厚愚鈍,日後恐怕遭人算計,於是早早給他定下一門親事。女方是梓州府一個老秀才的女兒名叫翠花,當時兩家定親的時候,翠花和梁大有不過七八歲,兩家商議等孩子成年之後再完婚。
誰知天不隨人願,就在梁大有十七歲那年,梁老漢因病去世,自那以後,萬貫家財全部交由梁大有打理。漸漸地,梁大有身邊開始聚集了一些狐朋狗友,那些人騙吃騙喝,帶着梁大有吃喝嫖賭,希望能夠從梁大有身上多撈些油水。
翠花的父親見女兒已經長大成人,便來梁家商定婚期。梁大有見到未來岳父之後,非但沒有熱情招待,反而是冷眼旁觀。梁大有此時已經有了退婚的想法,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打算,是出於兩方面考慮,第一、他身邊朋友的妻子都是嬌艷嫵媚,而翠花當時長得五大三粗,且皮膚黝黑相當醜陋,梁大有感覺如果娶這樣的女子為妻,將來在朋友面前抬不起頭。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翠花家一貧如洗,翠花的母親染病在床,可以說自己娶了翠花之後,非但得不到什麼陪嫁的嫁妝,還要倒貼翠花家不少銀兩。最後梁大有下定決心,毀了和翠花的婚約,並將自己之前送的彩禮要回。
在那之後,梁大有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一個名叫周媚娘的寡婦。周媚娘的丈夫是個樵夫,後來不慎墜崖身亡,自那以後周媚娘便寡居家中。周媚娘風姿綽約,嫵媚動人,深得梁大有的喜愛。在眾位好友的撮合之下,梁大有和周媚娘定下婚事。
梁大有家隔壁住着石匠丁老漢一家,丁老漢和梁大有的父親關係甚密,梁大有平日對丁老漢也頗為敬重。丁老漢得知梁大有推掉和翠花的婚事,反而要另娶周寡婦,丁老漢找到梁大有說道:“孩子,你這事辦的可不對,翠花那麼好的姑娘,你怎麼能說悔婚就悔婚呢。”
梁大有不以為然地說道:“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媳婦遍地都是,人活一世最主要圖個開心,我可不希望整日對着一個醜八怪過活。”丁老漢辯駁說道:“翠花出生在書香世家,知書達禮...”
梁大有不耐煩地說道:“你既然那麼喜歡翠花,你娶她好了,我已經和周媚娘定下婚約,過兩天等着喝喜酒便是了。”說罷,梁大有揚長而去,留丁老漢在原地氣得直哆嗦。到了梁大有和周媚娘成親的那天,半個梓州府都轟動了,唯有丁老漢沒有到場,在家不停地抽悶煙。
丁老漢喃喃地說道:“大有這孩子不聽勸,炕上養虎,看來命不久矣!”到了入夜之後,賓朋陸續散去,梁大有這才興緻勃勃走進洞房。約莫到了三更時分,只聽得梁大有一聲慘叫,隨後便是周媚娘抽抽搭搭的哭聲。
鄉鄰們聽見動靜,急忙到梁大有家查看,丁老漢也急匆匆趕了過去。眾人只見梁大有直挺挺躺在床上,早已氣絕多時。眾人問周媚娘發生了何事,周媚娘只道是方才兩人正在雲雨,不知為何梁大有慘叫一聲便死了。
丁老漢知道,梁大有的死並非周媚娘說的那麼簡單。因為鬧出了命案,地保請來了仵作驗屍,仵作仔細查驗了一遍之後,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就在仵作就要離開之時,意外發現梁大有髮髻處有些血痕。仵作解開梁大有的髮髻之後,竟發現他頭顱上竟釘了一枚鐵釘。
眾人皆是驚詫不已,周媚娘被帶到縣衙審問。大刑之下,周媚娘只好招認,是她在交杯酒中事先投毒,等梁大有昏倒之後,周媚娘再用鐵釘將梁大有釘死,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霸佔梁家田產。原以為案子這樣就完了,丁老漢又提供了一條新的證據,牽出了另外一個命案。
原來,丁老漢在一次上山採石時,看到周媚娘和鐵匠刁二在後山幽會,在那之後不久,周媚娘的丈夫便意外墜崖身亡,所以丁老漢推測,想必那周媚娘前夫的死,也是被他們謀害致死。縣令根據丁老漢提供的線索,將鐵匠刁二抓獲歸案,刁二以為自己案發了,到了縣衙之後還沒問話便全部招供了。
原來,那鐵匠刁二和周媚娘自幼相識,只可惜後來各自組建了家庭。周媚娘嫁給樵夫之後,日子過得並不幸福,一來二往便和刁二鬼混到一起。後來樵夫發現了周媚娘的醜事,準備到縣衙告發,結果被刁二和周媚娘聯手害死,然後扔下懸崖製造意外身故的假相。
再後來,刁二出了一個計謀,他讓周媚娘嫁給梁大有,然後藉機將梁大有害死。這樣梁家的田產就全歸周媚娘所有。兩人的計劃是,到時周媚娘將所有田產變賣,然後兩人遠走高飛,不曾想最後事迹敗露,雙雙被捕入獄。
自古姦情出人命,丁老漢正是因為看到周媚娘不守婦道,他擔心梁大有遲早有一天和樵夫一樣的下場,所以說梁大有娶周媚娘是“炕上養虎,命難久矣。”案件查明之後,刁二和周媚娘被凌遲處死,梁大有的家產因無人繼承,被抄沒充公。梁家幾代人的家業,就這樣毀之一旦。
值得一提的是,翠花後來嫁給了一個窮書生,兩人婚後相濡以沫,十分恩愛。又過了數年,那書生考中狀元,翠花為他生了五個兒子,後來那五個兒子全部登科及第,翠花活到九十八歲才無疾而終,死後被朝廷追封“一品誥命夫人”。
後記:
梁大有的遭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娶妻當娶賢,紅顏多禍水,丑妻是個寶。家有賢妻,夫不遭禍事,此話一點不假。
【鄭重聲明】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純屬文學創作,故事情節人物均為虛構,旨在豐富讀者業餘生活,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