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曾看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和尚無意間從地里挖出一大塊金子,交給他的師父。
老和尚遠遠的避開說:“此物有毒。”
小和尚不解,問:“這麼好的東西,師父怎麼說有毒呢。”
老和尚說,不信你去觀察。他讓徒弟把金子扔到了外面。
結果,被鄰居一家撿去。緊接着,原本和睦的一對小夫妻開始終日爭吵不休,不久兩人分手,好好的一個家散了。
這個故事含意很深。
圖片源自網絡
錢,這個東西,是個試金石。考驗人心,考驗人性。
自古至今,有認為它患難見真情;也有人為它骨肉相殘反目成仇。
老和尚是從這個角度來說,“此物有毒。”
中毒的人跟年齡職業無關,跟身份和是不是有錢無關。純屬本性使然。
我們經常從媒體上看到一些貪官身居顯位,遠比尋常百姓富足,依然瘋狂攫取財富。結果鋃鐺入獄,除了悔恨終至一無所有。
也曾看到一些非常成功的企業家,金錢對於他們已經成為一串串數字,卻仍舊拼搏,操勞過度透支健康,導致猝死。這是人性貪婪的一面在作祟。
圖片源自網絡
同時,大家也經常從媒體當中看到清潔工人、學生拾金不昧,在雨中,或寒風中深夜裡,等待失主來領的感人故事。這是人性的光輝在閃耀。
其實,金錢無辜。它是財富的象徵,體現了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是實力的代表。
掙錢是人生觀,花錢是一種價值觀;掙錢是一種態度,花錢是一種姿態;掙錢是一種報酬,花錢是一種享受。
為錢勞神費心時是金錢的奴隸,花錢心安理得時是金錢的主人。
圖片源自網絡
金錢是一種資源,一種能量。錢,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它是一種財富,隨時聽從你的調遣,為你服務;用不好,金錢有毒,它就成為一道催命符,一個詛咒。傷人傷己。
掙錢是能力,花錢需要智慧。只有具備了駕馭財富的能力,錢才能成為一種正能量,一種資源被正確運用。
這大概就是“能掙會花”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
感謝你的到來 你的關注和點贊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感謝文字中的每一次相遇,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