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將有兩顆恆星,140萬年後新成員加入,地球何去何從?

2021年01月21日14:36:04 科學 1561

2017年一顆長像怪異、行為怪異的天體闖入太陽系被我們觀測到,它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星際天體,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其正式編號為1l/2017 U1,又名1l/Oumuamua,大家習慣稱之為“奧陌陌”,在夏威夷語中它指的有“信使”的意思。

太陽系將有兩顆恆星,140萬年後新成員加入,地球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克里米亞天文學家2019年8月發現了一顆彗星,後來經過分析發現這顆彗星來自於太陽系外,是人類發現的第二顆星際天體,被命名為2l/Borisov,後邊的英文是發現這顆彗星的天文學家名字。

這兩顆太陽系外的星際天體,對地球都沒有任何威脅,但是如果一顆其它天體造訪太陽系,我們還會這樣安全嗎?例如恆星、黑洞或者中子星。要知道宇宙中恆星數不勝數,地球上全天肉眼可見的星星大約6000顆,它們都是銀河系內的恆星,而銀河系內類似的恆星有2000億顆,而類似銀河系的星系萬億個以上。

太陽系將有兩顆恆星,140萬年後新成員加入,地球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如果一顆恆星迷路了接近太陽系,那我們該怎麼辦?

一顆恆星高速飛行,正直奔太陽系而來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一條旋臂之上,這裡是恆星的主要聚集地,距離銀心大約2.6萬光年。整個銀河系內有2000億顆處在各種年齡段的恆星,和太陽最近的是比鄰星,在4.22光年之外,同樣它也是一顆紅矮星,在地球上肉眼很難觀測到,所以視星等比較高。

太陽系將有兩顆恆星,140萬年後新成員加入,地球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太陽帶着八大行星繞銀心運動,這是太陽系在星際空間中的移動軌跡,其實大部分有歸屬的恆星都是如此。但也有一些恆星脫離限制,它們按照自己的方式在飛行,格利澤710就是如此。這顆紅矮星自行速度很快,正高速朝向太陽系方向飛來,大約需要140年它能達到距離地球大約是1.1光年的地方。

太陽系將有兩顆恆星,140萬年後新成員加入,地球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格利澤710距離太陽系大約是63光年,這個距離並不算遠,因此科學家還是很擔憂它對太陽系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不是一顆撞入地球大氣層就會土崩瓦解的彗星或者小行星,而是一顆恆星,它的威懾力還是很大的。因此有人說140萬年之久太陽系將迎來兩顆太陽。

對太陽系以及地球的影響

格利澤710是一顆質量比太陽小的紅矮星,但是比其它行星要大得多。按照它的速度,這顆流浪恆星接近太陽系的時間在140萬年之後,它可能並不會闖入太陽系,但會飛行到距離太陽系很近的地方,達到太陽系邊緣位置。

太陽系將有兩顆恆星,140萬年後新成員加入,地球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目前太陽系的大小以太陽的引力作用範圍為標準,最外層是奧爾特雲,目前預估其直徑在2-3光年,在奧爾特雲聚集着太陽系內的長周期彗星,那裡是太陽系的邊疆,陽光無法到達因此是一個冰凍的世界,但存在大量的冰凍天體。首先可以確定造訪太陽系的這顆流浪恆星並不會撞擊到太陽系天體上,但是它的引力干擾卻非常大。

太陽系將有兩顆恆星,140萬年後新成員加入,地球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首先太陽系邊緣的大量天體碎片、彗星以及小行星等,受到引力干擾之後快速的朝向太陽系來飛行,屆時地球上將迎來罕見破壞性大的天體撞擊事件,就像是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一樣。其次八大行星受到靠近恆星的引力拖動,飛行速度和軌道都會發生可見的變化,這對於已經適應了地球環境的生物來說是非常大的考驗。

太陽系將有兩顆恆星,140萬年後新成員加入,地球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周圍的恆星中大部分是按照特定的軌道在運行,但仍有部分是流浪恆星,它們的飛行軌跡會和太陽系靠近。

總結

人類的科技水平現在都無法解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那麼面對流浪恆星的來襲就更毫無辦法了,只能被動的接受,當然影響都是暫時的,它們會近距離的飛掠太陽系最終離開,太陽系重歸一片平靜。但前提是地球生物必須要熬過那段可能會動蕩的時期,熬過去就成功了。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緬甸強震已致3455人死亡 - 天天要聞

緬甸強震已致3455人死亡

總台記者當地時間4月5日獲悉,緬甸強震目前已造成3455人死亡、4840人受傷,214人失蹤。(總台記者 林曦)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幾個可樂瓶就可以飛上天,飛行成本居然這麼低? - 天天要聞

幾個可樂瓶就可以飛上天,飛行成本居然這麼低?

只需要在身上綁15個大可樂瓶,再加註高壓氣體和水,就可以讓人飛到10米左右的高空。這是某些嚮往天空的人提出的簡易飛行方案,但很多人都覺得這種方法不太靠譜。本期節目流言團隊就要來驗證一下這種方法。經過幾次小型實驗,三人測試出了空氣和水的最佳比
能短暫站立和行走 重傷雪豹“凌小蟄”最新情況 - 天天要聞

能短暫站立和行走 重傷雪豹“凌小蟄”最新情況

記者從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了解到,日前,身受重傷的小雪豹“凌小蟄”經過一個月的救治,精神和身體狀況都有所好轉,能夠短暫地站立和行走,但後肢的力量還不太強,行走和站立的時間不太長。據了解,在“凌小蟄”剛來到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的時候,專家檢查判斷,它可能是高空墜落導致喪失行動能力。經過救治,整...
科學家回收風力渦輪機葉片,製成強度是原來的3倍的塑料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回收風力渦輪機葉片,製成強度是原來的3倍的塑料

風能正在蓬勃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巨大的風力渦輪機由玻璃纖維增強聚合物(GFRP)組成,一旦它們達到目的,就會面臨嚴峻的回收挑戰。但是現在,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環保的方法來回收風力渦輪機葉片。這一過程避免了苛刻的化學物質,回收了高強度的玻璃纖維和樹脂,可以用來製造耐用的塑料。該...
無重金屬量子點實現了高速、人眼安全的激光雷達突破 - 天天要聞

無重金屬量子點實現了高速、人眼安全的激光雷達突破

激光雷達是一種使用激光脈衝計算距離的系統,類似於聲納使用聲波的方式。到達地球的光有各種各樣的頻率,其中一些對我們來說是可見的,而另一些則不是。在這些頻率中,短波紅外(SWIR)以其獨特的特性脫穎而出,使其對光探測和測距(LIDAR)系統非常有用。激光雷達是一種使用激光脈衝計算距離的系統,類似於聲納使用聲波的...
人類與鳥類的戰爭 - 天天要聞

人類與鳥類的戰爭

澳大利亞國徽上是兩隻動物,左邊那個是袋鼠,大家都知道,右邊那個有人會誤認為是鴕鳥,其實它叫鴯鶓,讀音ér miáo,北京動物園裡就有,長得很像鴕鳥,它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鳥類,排名第一的當然就是鴕鳥,因為它們長得太像了,所以鴯鶓也被叫做“澳洲鴕鳥”。1932年,根據《威斯敏斯特法案》,澳大利亞作為一個獨立國...
熱水和冷水一起放進冰箱,為什麼熱水能先結冰?物理學家終於有了嚴格證明 - 天天要聞

熱水和冷水一起放進冰箱,為什麼熱水能先結冰?物理學家終於有了嚴格證明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環球科學”(id:huanqiukexue)圖片來源:Pixabay熱水有可能先結冰,但熱水先結冰也有點不太可能。撰文|王昱審校|不周一杯熱水一杯冷水,它們除了溫度,它們完全相同。把兩杯水同時放進冰箱,誰會先結冰?常識告訴我們應該是冷水先結冰,但1963年,還在上中學的坦桑尼亞少年埃拉斯托·姆潘巴(Erasto...
生化陰謀?美國釋放超20億隻“變異蚊子”,到底意欲何為? - 天天要聞

生化陰謀?美國釋放超20億隻“變異蚊子”,到底意欲何為?

蚊子雖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一環,但是蚊子的泛濫,卻也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它們不僅叮咬人的皮膚,讓人感到奇癢無比,更關鍵的是,通過叮咬吸血還會傳播各種疾病。肆虐非洲地區的登革熱、瘧疾等,主要就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基於此,我們才會想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