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

2020年12月18日16:25:05 科學 1340

世界各地總會發生各種稀奇古怪的事,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詭異的事情得到合理地解釋。很久之前,人們從來不了解骨頭的組成元素,當人們在地里看到發出詭異火苗的時候,人們總會認為這是鬼火

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 - 天天要聞

現如今,每一個人都得知骨頭的組成元素為白磷,而夏天溫度比較高,白磷容易自燃,這就形成了田間地頭經常出現的鬼火。無獨有偶,重慶市的地火村擁有常年燃燒不完的火焰,當地居民經常利用火焰燒水和做飯,從而地火村成為遊客打卡的地方

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 - 天天要聞

我國存在大名鼎鼎的地火村,亞洲中部有一片名叫卡拉庫姆的大沙漠,這片沙漠中也有一處比較大的火焰。這片沙漠的佔地面積特別大,它的佔地總面積高達35萬平方公里,它憑藉著巨大的佔地面積順利成為世界第四大沙漠。雖然沙漠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並不代表着沙漠地區的所有資源匱乏。除了沙卡拉庫姆沙漠缺乏水資源之外,還隱藏着許多石油資源和天然氣資源

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卡拉庫姆沙漠的中心位置還有一個已經燃燒了49年的火坑。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不同,就會導致每一個火坑的形成原因截然不同。卡拉庫姆沙漠形成的火坑與我國地火村火坑的形成原因基本一致。

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 - 天天要聞

本來重慶地火村擁有大量的天然氣資源,上個世紀,該地區迎來了許多開發天然氣資源的工作人員。可是工作人員最終放棄了這片天然氣資源,他們卻留下了點燃的火坑。卡拉庫姆沙漠中的火坑也是因為科學家的心血來潮。每個國家開發不同的礦產資源時,每個國家都會派專業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對現場的環境進行勘測

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會用大量數據分析每一個地區的資源儲備量,當某個地區出現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時,工作人員不適合開發礦產資源。卡拉庫姆沙漠也面臨著這樣的難題,沙漠中心位置充滿了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所以在1971年,科學家放了把火在巨坑裡。科學家一把火點了上千億,沙漠地下天然氣巨坑,燃燒了49年。

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 - 天天要聞

整個火坑的直徑高達70米,而且深度高達100米。火坑已經源源不斷燃燒了49年,雖然火坑附近還保留着許多村落,但是居住在村落的居民卻不多。 科學家萬萬沒有想到點燃火坑之後會得到更為嚴重的損失。首先,巨大的天坑已經暴露在空氣中,而科學家的一把火導致天坑下方的天然氣源源不斷向上冒,這才維持天坑的49年的火光。其次,常年燃燒的火坑會影響當地氣候環境,原本當地的氣候環境已經十分炎熱,火坑也會增加周圍氣溫。最後,該地區的天然氣資源價格高達上千億美元,而人們無法正確利用該地區的天然氣資源,這才導致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下降

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既然當地的天然氣資源可以為當地居民帶來上千億美元的利潤,為何當地政府並沒有選擇開發當地的天然氣資源呢?第一個原因:沙漠地區的人流量較少。這就導致當地居民無法滿足開發礦產所需的勞動力。與此同時,這個巨大的火坑已經燃燒了49年,當地居民和科學家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才能滅掉大坑的火第二個原因:當地氣溫不利於天然氣的儲存和運輸

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 - 天天要聞

眾所周知,天然氣需要存放在合適的溫度內。可是卡拉庫姆沙漠的氣溫比較高,這就導致沙漠地區沒能形成良好的天然氣儲存環境。假如當地氣溫導致天然氣運輸和儲存發生意外,將會引起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 - 天天要聞

最後一個原因:相關部門權衡利弊之後,突然覺得上千億美元的天然氣並不適合開發。雖然這些天然氣能轉化為35億噸的石油,但一個中小型國家每年石油消耗量高達六億噸,這也意味着工作人員用時間和金錢開發35億噸的石油不划算啊。雖然相關部門無法利用和開發當地的天然氣資源,但是燃燒了49年的火坑卻為當地旅遊業增加了有利條件。當地旅遊部門為了保證全體居民的正常收入,他們迫切希望開展當地的旅遊業,現如今,卡拉庫姆沙漠中心地帶的火坑已經成為當地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 - 天天要聞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行中的兔子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 天天要聞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時間:2023年5月10日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
電機基礎標準:GB/T 14711 標準狀態及修訂情況 - 天天要聞

電機基礎標準:GB/T 14711 標準狀態及修訂情況

在電氣設備領域,中小型旋轉電機作為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等場景的重要動力設備,其安全性能至關重要。隨着電機製造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應用於電機生產;同時,電機的應用場景也日益多樣化,在新能源、智能製造等新興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 天天要聞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月球正反面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關鍵謎題?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日前正式發表了中國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採樣任務的又一重大科學成果。該成果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殼-幔演化歷史提供了關鍵信息。該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團隊對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帶...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 天天要聞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樣品返回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圍繞這些樣品已經取得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彰顯了我國行星科學研究的綜合實力,也為下一階段開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對嫦娥六號返回樣品的研究取得了多個首創性的關鍵進展,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 天天要聞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新型光子設備已可以兼顧靈敏與耐用。長期以來,先進光子器件因製造困難而發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學在光學設備製造領域取得了關鍵突破,解決了包括設備的可擴展製造、靈敏與耐久度兼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