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珍貴標本開箱!中國恐龍大展5月26日在滬開幕,明星標本匯聚一堂

2025年05月18日20:10:20 科學 1665

三件珍貴標本開箱!中國恐龍大展5月26日在滬開幕,明星標本匯聚一堂 - 天天要聞

5月18日,中國恐龍大展開箱儀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  本文圖片除單獨標註外 均為主辦方 供圖

5月18日正值國際博物館日,赫氏近鳥龍、長臂渾元龍和三疊中國龍三件珍貴的恐龍標本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開箱亮相,這也標誌着“龍吟九州·中國恐龍大展”全部118件恐龍標本悉數到館。

本次大展是全國各地明星恐龍標本首次匯聚一堂,5月26日將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開幕,經過4天壓力測試後於5月31日起面向公眾開放。

匯聚全國118件標本,“鎮館之寶”和“國寶級”化石亮相

中國是全球發現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是當之無愧的恐龍大國。目前,全球已發現的1000多種恐龍中,中國恐龍超過350種,遍及大部分省市。此次展覽舉全國之力,彙集了12家博物館和科研院所的118件代表性恐龍標本和重要模型。

其中,保護級別相當於國家一級文物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約80件,包含命名恐龍新種的模式標本42件,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和《自然》上報道的標本達到13件,其中2件還榮登《自然》雜誌封面。

國內以恐龍化石為收藏展示特色的博物館紛紛打開庫房,遴選了幾十件“鎮館之寶”參與本次中國恐龍大展,堪稱“國寶級”化石的珍品就有十餘件。還有一大批科研價值極高、從未走出研究機構的珍貴標本,這次也將與大眾見面。

三件珍貴標本開箱!中國恐龍大展5月26日在滬開幕,明星標本匯聚一堂 - 天天要聞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b2中庭的恐龍骨架

事實上,有三個“龐然大物”早在今年“五一”期間就佔據了上海自然博物館的b2中庭。它們是來自河南自然博物館的巨型汝陽龍,裝架體長達38.1米,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恐龍之一。來自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合川馬門溪龍,體長22米,僅脖子就佔了一半,是巨型蜥腳類恐龍中的老牌巨龍,曾長期霸佔“亞洲第一龍”的寶座。還有同樣來自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天府峨眉龍,體長達到20米,是侏羅紀中期蜥腳類恐龍巨型化發展的重要代表。

本次大展旨在用全球第一的中國恐龍資源講好中國故事,以各時代恐龍化石及其生存環境講述中國大地2億年地質演化的歷史進程,以恐龍發掘研究講述中國三代恐龍研究者的科學發現、科學研究故事。

三件剛開箱的恐龍標本什麼來頭?

在中國恐龍大展開箱儀式上,赫氏近鳥龍、長臂渾元龍和三疊中國龍三件珍貴恐龍標本開箱亮相。

三件珍貴標本開箱!中國恐龍大展5月26日在滬開幕,明星標本匯聚一堂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周忠和(中)現場進行開箱並介紹標本

三件珍貴標本開箱!中國恐龍大展5月26日在滬開幕,明星標本匯聚一堂 - 天天要聞

赫氏近鳥龍復原圖 “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號 圖

赫氏近鳥龍標本來自國家自然博物館,保存了精美的羽毛,研究論文2010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在世界上第一次復原了一種恐龍的全身羽毛顏色。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基於該研究成果的三維復原模型,作為國禮贈送給了法國總統馬克龍。

三件珍貴標本開箱!中國恐龍大展5月26日在滬開幕,明星標本匯聚一堂 - 天天要聞

登上nature封面的長臂渾元龍

長臂渾元龍標本來自國際頂級古生物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是2019年由周忠和院士、徐星院士、王敏研究員等研究命名的恐龍新種模式標本,研究論文發表在《自然》雜誌,復原圖榮登《自然》雜誌封面。長臂渾元龍擁有類似翼龍及蝙蝠的皮膜質翅膀,是恐龍飛向天空的另一種嘗試。

三件珍貴標本開箱!中國恐龍大展5月26日在滬開幕,明星標本匯聚一堂 - 天天要聞

三疊中國龍生態復原圖 “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號 圖

三疊中國龍標本來自雲南祿豐市,是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奠基人楊鍾鍵院士1948年根據一塊含四顆牙齒的頜骨殘片命名。此後祿豐市發現了完整頭骨標本,2023年發表論文證實了其作為中國龍屬獨立種的地位。用其生物學屬名“中國”開啟中國恐龍大展,正合“用中國恐龍講中國故事”的展覽主旨。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周忠和表示,赫氏近鳥龍的羽毛和長臂渾元龍的“翅膀”對於恐龍向鳥類的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從恐龍向鳥類的演化是一種很奇妙的轉變,也已經是進化生物學裡生物演變的經典案例。

周忠和進一步指出,90年代以來我國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發現的化石、發表的突破性成果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些成果一方面和化石保存水平有關,另一方面我國的研究水平也處於國際第一方陣。

據悉,中國恐龍大展將在上海自然博物館b1臨展廳展出,現已開啟早鳥票銷售,觀眾可通過官方渠道“上海科技館自然博物館天文館門票”小程序、“上海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進行線上實名制分時段購票。因展覽位於上海自然博物館內,觀眾須提前預約場館參觀票,憑本人身份證原件檢票入館。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三件珍貴標本開箱!中國恐龍大展5月26日在滬開幕,明星標本匯聚一堂 - 天天要聞

三件珍貴標本開箱!中國恐龍大展5月26日在滬開幕,明星標本匯聚一堂

5月18日,中國恐龍大展開箱儀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 本文圖片除單獨標註外 均為主辦方 供圖5月18日正值國際博物館日,赫氏近鳥龍、長臂渾元龍和三疊中國龍三件珍貴的恐龍標本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開箱亮相,這也標誌着“龍吟九州·中國恐龍大展”全部118件恐龍標本悉數到館。本次大展是全國各地明星恐龍標本首次匯聚一堂,5...
“幾秒內突然加速消失”,新疆多地現不明飛行物!官方回應 - 天天要聞

“幾秒內突然加速消失”,新疆多地現不明飛行物!官方回應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5月16日晚,新疆烏魯木齊夜空中出現不明飛行物,引髮網友熱議。多位目擊者表示,該飛行物分為上下兩個扇形,中間有一條很明顯的分隔線,在夜空的襯托下特別明亮,當時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機拍下了這一畫面。烏魯木齊網友稱,16日晚22時56分,他和朋友正在從昌吉回烏魯木齊市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現一個...
新疆上空“不明飛行物”是啥?當地氣象局、科普博主揭秘 - 天天要聞

新疆上空“不明飛行物”是啥?當地氣象局、科普博主揭秘

近日,新疆上空一發光移動的物體引發全網關注。在新疆烏魯木齊、昌吉,甚至更遠的克拉瑪依、阿勒泰,都有網友拍下了這個“不明飛行物”,拍攝者稱,在拍攝期間,“不明飛行物”的形狀和速度還出現了變化。“不明飛行物”究竟是什麼?
新疆多地出現不明飛行物,最新回應 - 天天要聞

新疆多地出現不明飛行物,最新回應

5月18日#新疆多地上空出現不明飛行物衝上熱搜。5月16日晚,多位目擊者向記者表示該飛行物分為上下兩個扇形中間有一條很明顯的分隔線在夜空的襯托下特別明亮當時有很多市民都拍下了這一畫面烏魯木齊網友xerman告訴記者,16日晚10點56分,他和朋友正在從昌吉回烏魯木齊市八鋼路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現一個非常亮的物體,“...
張朝陽談AI發展:科技進步帶來驚喜和挑戰  人類要時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聞

張朝陽談AI發展:科技進步帶來驚喜和挑戰 人類要時刻保持清醒

央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 5月17日“世界電信日”當天,2025搜狐科技年度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多位院士、科學家與產業界人士齊聚一堂,圍繞基礎科學突破、技術革命產業化應用、人工智能與人類文明演進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開啟全天的思想盛宴。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在致辭中表示,進入2024年...
熱搜第一!新疆多地出現不明飛行物,最新回應→ - 天天要聞

熱搜第一!新疆多地出現不明飛行物,最新回應→

5月18日,#新疆多地上空出現不明飛行物#衝上熱搜。5月16日晚,新疆烏魯木齊夜空中出現不明飛行物,引髮網友熱議。多位目擊者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該飛行物分為上下兩個扇形,中間有一條很明顯的分隔線,在夜空的襯托下特別明亮,當時有很多市民都掏出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應以“質疑、討論公眾關切的科學問題”為切入點 - 天天要聞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應以“質疑、討論公眾關切的科學問題”為切入點

·公民的科學素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指標。科普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沒有科學基礎的中小學生和成年人,另一類是針對有科學基礎、多學科的科研人員的“高端科普”,這類科普有助於學科交叉的發展,我們現在缺乏高端科普。公民的科學素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指標,科普工作是科學家回報社會最直接的方式。5月17日,在上海科技...
張朝陽談人工智能發展:人類要時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聞

張朝陽談人工智能發展:人類要時刻保持清醒

【CNMO科技消息】5月17日“世界電信日”當天,2025搜狐科技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辦,多位院士、科學家與產業界人士出席。 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在致辭中表示,進入2024年、2025年,人類關於AI方面的進展進入快車道,具身智能百花齊放。但是,科技進步帶來驚喜,同樣也帶來挑戰。同時他強調,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