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美國被“壟斷”了!“芯片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2025年05月07日21:52:03 科學 1081

1999年,北京國慶觀禮台,一位31歲的華人科學家站在前排。他的硅谷公司市值1.5億美元,IBM給過他發明獎,Pixim公司剛剛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他沒談融資,也沒談IPO,只看着廣場上的軍樂隊,心裡反覆一句話:“我要回國造芯片。”幾個月後,他真的回來了,鑽進北京的地下室,從零開始。

25年後,他的“中國芯”佔據全球圖像輸入芯片六成市場,美日韓企業紛紛買單。美國人曾經的壟斷,如今在他手裡被打破。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芯片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辭掉硅谷CEO的中國人

1968年9月,江蘇南京,鄧中翰出生。他從小就說長大要當科學家。1987年,19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三年後,他在《科學通報》上發表論文,拿下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一等獎

1992年6月,他獲得學士學位,赴美留學,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白天上課,晚上做科研。他兼修物理學碩士、經濟學碩士、電子工程博士,成為該校130年來首位橫跨三科的學位獲得者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芯片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1997年8月,他加入IBM公司,擔任高級研究員,獲得“IBM發明創造獎”。同年12月,他在硅谷創辦Pixim公司,專註高端圖像傳感芯片,僅用兩年,產品迅速商業化,公司估值達1.5億美元

那時他擁有美國綠卡、百萬年薪、硅谷資源,生活條件優渥。一場觀禮改變了他的軌跡。1999年10月,他受邀回國參加建國五十周年大典,站在人民大會堂觀禮台,看着國旗升起,心頭一緊。他說:“祖國進步這麼大,我卻沒有參與,心裡慚愧。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芯片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返美後,他辭職,帶着核心團隊回國創業。在北京,他們用抵押貸款,在地下室成立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他擔任“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

創業之初,白天寫方案,晚上焊芯片。設備靠借,電源靠拉。他們抵押房子、賣掉車、用全部積蓄投入研發。2001年,“星光一號”芯片面世,中國第一顆百萬門級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芯片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星光不是芯片,是打破技術圍堵的“硬通貨

“星光一號”剛推向市場,他帶着樣品四處推銷,結果遭遇集體冷眼。索尼惠普蘋果三星全拒絕購買。理由只有一個:“我們不信中國能造好芯片。”鄧中翰寫下:“將來我讓他們全都用上。”

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美上市的芯片設計企業。外國廠商改口了。蘋果、三星、索尼、惠普、聯想陸續採購中星微芯片,廣泛應用於筆記本、手機、安防設備。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芯片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據權威數據統計,2005至2009年間,中星微圖像輸入芯片佔全球市場超60%份額。中星微迅速站上世界舞台,“星光二號”“星光三號”相繼發布,進入更多終端設備。

2006年,“星光移動三號”在中興手機中應用;同年11月,“星光移動五號”用於3G通信測試終端2007年2月人民大會堂,“星光工程成果發布會”召開。全球累計出貨突破1億顆,“中星微模式”成科技界典範。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芯片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2016年6月,鄧中翰帶隊推出中國首枚AI神經網絡處理芯片——“星光智能一號。該芯片集成卷積神經網絡處理架構,支持嵌入式深度學習SoC平台,具備自主感知、識別、學習能力,在安防、醫療、工業識別等領域落地。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芯片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不止芯片造得好,更要護得住國家安全

2013年,公安部啟動“天網工程”,提出建設全覆蓋、全共享、全可控的視頻監控系統。技術核心有一條:所有環節必須可控可控再可控。中星微成為設計方,SVAC國家標準由鄧中翰團隊牽頭起草

這項標準覆蓋了圖像數據的採集、壓縮、傳輸、存儲、解碼全過程,底層算法、自研芯片、國產終端一體化。它不僅替代了H.264等國際標準,更為中國城市安防、交通監控、智慧城管系統提供了通用底層平台。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芯片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2019年12月28日,人民大會堂,“星光工程二十年成果報告會”召開。數據披露:中星微已擁有超3000項國內外核心專利,研發團隊超400人,其中40餘人為留美博士,構建起“芯片+算法+系統平台”的閉環能力鏈。

2022年2月北京冬奧會,中星微擔綱“科技冬奧”信息安全系統總設計單位。鳥巢主會場、京張高鐵沿線、崇禮場館區域均部署中星微視頻傳輸系統,圖像採集、編碼、加密、回傳,全過程由“星光智能一號”芯片完成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芯片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監控信號延遲控制在0.2秒以內,系統穩定運行40天無中斷,成為“數字冬奧”最重要的安全底座。奧運疫情防控指令同步下發,視頻指令秒級識別,無一泄密。

這一系列國家級工程背後,芯片早已不僅僅是產品,更是國家信息主權與公共安全的基石。沒有自主芯片,安防系統就會失控;沒有“星光”,就沒有中國的數字安全網絡。

輪到美國被“壟斷”了!“芯片之父”棄美回國,研發成果堪比核武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鄧中翰:用中國心造“中國芯” 科技報國最幸福.中國周刊.2025-04-23

中國芯之父”鄧中翰:實現“彎道超車”的動力在創新.央廣網.2017-09-12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免費開放兩個月!成都這場AI科普展可以看“天”字輩機器人 - 天天要聞

免費開放兩個月!成都這場AI科普展可以看“天”字輩機器人

6月28日,“逐際太空·暢想AIRobot”人工智能科普展在中國-歐洲中心B1層正式開展。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本次科普展由四川省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主辦,成都高投電子集團、成都智算中心、華存智谷、成都明途科技、中國-歐洲中心等單位聯合舉辦,為期兩個月,面向公眾免費開放。本次展覽設置AI星球奇遇記、...
一張“英雄帖”吸引AI項目來“揭榜” - 天天要聞

一張“英雄帖”吸引AI項目來“揭榜”

企業代表上台展示AI應用項目 廣州青年報訊(記者 鄭巧蓉 見習記者 陳天旭 通訊員 李夢媛)6月20日,“青AI天河 智創未來”天河區2025年AI應用場景“揭榜挂帥”項目首場路演活動在天河區舉辦。
河邊發現一顆生長了20年的“金線吊烏龜”,實屬罕見,太珍貴了 - 天天要聞

河邊發現一顆生長了20年的“金線吊烏龜”,實屬罕見,太珍貴了

這個季節河岸兩側長了很多水蕨菜,之前來這裡摘過,因為這裡是河邊長得非常快,像這些不摘就老掉了,這些還是非常嫩的。這個地方別人都摘過了,但是又長了很多起來,長得非常快了,老的很快。這個別人折斷的,它還繼續長就老掉了,這些都是可以的。把這個也拔
研究認為頻繁做噩夢會加速衰老 - 天天要聞

研究認為頻繁做噩夢會加速衰老

參考消息網6月28日報道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6月22日報道,每周做噩夢似乎會加速衰老,甚至可能使早逝的風險增加兩倍。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阿比德米·奧泰庫說:“經常做噩夢的人衰老得更快,去世得更早。”奧泰庫和他的同事們分析了超過18.
時隔36年,海王星與土星再次近距離“相聚”夜空! - 天天要聞

時隔36年,海王星與土星再次近距離“相聚”夜空!

6月29日,太陽系中的行星海王星與土星相合,上演“星星相吸”。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可在午夜過後朝東南方天空觀賞。所謂“合”,是指太陽系內兩個天體在天球上的視黃經相同的現象。從地球上看,這兩個天體的角距離會非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