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水中出現的“爆爆珠”是什麼?有什麼危害?專家詳解

2025年01月17日23:32:09 科學 1552

近段時間,廣東深圳灣公園附近的海水中突然出現大片褐色物質,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記者來到深圳灣公園的海風運動公園看到,這一海域出現了大量類似“爆爆珠”的氣泡狀懸浮物。

最近海水中出現的“爆爆珠”是什麼?有什麼危害?專家詳解 - 天天要聞

記者發現,不少懸浮物還被海浪衝上了沙灘。

諮詢得知,水中這些聚集的褐色物質是一種名為“球形棕囊藻”藻類暴發增長所致。

最近海水中出現的“爆爆珠”是什麼?有什麼危害?專家詳解 - 天天要聞

深圳市市政工程諮詢中心顧問 熊楊:每年到這個季節都會有一些赤潮,藻類暴發以後,它可能對海洋的水體裡面的含氧量會有些影響,因為它過度生長會消耗掉一些氧氣,對我們海水裡的一些生物,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影響。

深圳灣海灘現大量棕色“爆爆珠”到底是啥?

原來是藻類,那麼這些藻類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和赤潮有什麼關係?這些像“爆爆珠”一樣的藻類引發大量市民關注,可以用手去觸碰嗎?這些藻類有什麼危害嗎?

像“爆爆珠”的藻類如何形成?和赤潮有何關係?

我們先來看看這些像“爆爆珠”一樣的藻類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和赤潮又有什麼關係?來聽聽專家的介紹。

最近海水中出現的“爆爆珠”是什麼?有什麼危害?專家詳解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大亞灣海洋生物綜合實驗站站長李剛介紹,赤潮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藻類在適合其生長的環境中大量繁殖,就會出現成片海域看到這種藻類的現象。而引起華南地區海邊赤潮的藻類是球形棕囊藻,這種藻類以褐色為主,當其成片在海里出現,人們就會看到海水略微發褐色,這就是大家所謂的赤潮。在科學上,科研人員們稱之為“藻華”現象。

中國科學院大亞灣海洋生物綜合實驗站站長 李剛:每年都有的,其實在不同區域,在不同海域,種類可能不一樣。在咱們國家的近海海域從南到北,實際上都是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是跟它的環境有關係,不只是水體的環境,比如水體的營養鹽濃度的升高,再一個就是說,比如這段時間它的降雨比較少,這個可能適合它生長,還有一個就是風力的大小,還有光照的情況,晴天比較多的時候,光就比較充足,這個也是一方面。其實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這個藻在生長的過程中,它會聚團,它就形成一個球狀,相當於是一個它的群體,它形成球之後,浮遊動物它個體都比較小,它就吃不了,它嘴巴沒有那麼大,所以這個也是一方面。

此次在華南沿海出現赤潮現象會持續多久?

那麼此次在華南沿海出現的赤潮現象,還會持續多久呢?專家表示,從目前情況看,預計赤潮的持續時間不會太長。

最近海水中出現的“爆爆珠”是什麼?有什麼危害?專家詳解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大亞灣海洋生物綜合實驗站站長 李剛:區域的赤潮現象,有時候持續一周,或者是兩周。有些如果今天它已經暴發了,第二天其他因素,天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可能很快就會消失了。這個區域一旦出現了你看到的赤潮,估計一周之內它肯定會消失了,因為你看到了之後,它已經接近於達到赤潮的頂峰了。

形成此類現象的藻類家族還有哪些成員?

除此次酷似“爆爆珠”的球形棕囊藻外,形成此類現象的藻類家族還有不少成員。比如“藍眼淚”現象,其實也屬於赤潮的一種。高密度的夜光藻隨着風浪聚集,在夜間受到擾動刺激時,儲存在體內的大量熒光素在熒光酶的氧化下,迅速發生反應,將大部分能量轉換成藍色熒光,形成如夢似幻的景象,一般出現在每年3月至10月,尤其是在春末夏初之際。

最近海水中出現的“爆爆珠”是什麼?有什麼危害?專家詳解 - 天天要聞

藻類除了能在水裡形成奇特景觀,在雪中也有。此前,南極就曾多次出現過粉紅色的“西瓜雪”現象,這其實就是雪中的極地雪藻在相對溫暖的環境中迅速生長,其體內含有蝦青素防止紫外線輻射,所以呈現出紅色。

赤潮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那麼出現赤潮到底會不會對人體有害呢?赤潮現象的出現,代表這一區域水體環境變差了嗎?

最近海水中出現的“爆爆珠”是什麼?有什麼危害?專家詳解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大亞灣海洋生物綜合實驗站站長 李剛:這個是對人體還是有影響的,因為這個棕囊藻是一種產毒的藻類,它的細胞內會生產一些溶血性的毒素,這個對人體是有傷害的,建議不要下水。它的細胞分解了,會產生大量的泡沫,一些蛋白溶出來之後,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它會形成一些刺激性的味道,就像硫化氫之類刺激性的味道,確實對海洋的景觀也是很不好的。一旦要出現了這種棕囊藻,還是要引起當地的重視。

專家稱,雖然因棕囊藻而出現的赤潮會短期給華南沿海造成影響,但是從長期環境監測來看,這些年,這一帶地區的海洋環境正在逐年變好。

最近海水中出現的“爆爆珠”是什麼?有什麼危害?專家詳解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大亞灣海洋生物綜合實驗站站長 李剛:我們在大亞灣這個海域,已經監測了三十幾年了,經過這個數據上來看,包括浮游植物的這種多樣性,包括它的均勻度上來看,特別是在近五六年,其實是非常穩定的。深圳這個區域,包括大亞灣這個海域,它的生態環境、水質環境是在變好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新冠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近期,隨着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 天天要聞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5月15日,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場罕見的巨型太陽活動——一片跨度超96萬公里的熾熱等離子體帶從太陽北半球噴發,形成壯觀的“鳥翼”狀結構。這場爆發可能在未來24小時內對地球產生輕微衝擊,或引發地磁擾動及極光現象。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記錄,此次噴發的等離子體帶長度達96萬公里,是地月平均距離(約38.4萬公里)的...
PEEK行業交流0515 - 天天要聞

PEEK行業交流0515

Q&AQ:當前 PEEK 材料的價格是否也是阻礙其在機器人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未來從成本角度來看,是否會有一些變化?各企業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不大。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 天天要聞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一名俄羅斯籍的女研究員,在今年2月入境美國時遭美國執法部門扣押。當時她被扣押的原因眾說紛紜,如今隨着更多案情披露,該案一些情節讓人覺得更奇怪了。 根據美聯社....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 天天要聞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地球是一個奇蹟歷史|美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設為星標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飛機。埃爾哈特是一位美國女飛行員,成為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創造了歷史。| 國家地理圖片集1937年6月,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坐進洛克希德·伊萊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飛機的駕駛艙時,她..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 天天要聞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近日,甘肅白銀靖安縣有網友反映,小區上空有大量鳥類盤旋,這些鳥還會反光,該網友擔心是地震預兆。5月15日,靖安縣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們關注到了這個情況,最近晚上都有鳥在飛,不過目前沒有接到異常的反饋。工作人員稱,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的異常,將持續監測,同時向上級反饋,讓他們去核實,問下動物...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 天天要聞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想象一下你要完成一個挑戰:把雞蛋從一定高度鬆手讓它落到檯面上,卻不能讓它碎掉。你可能會自然地選擇讓雞蛋尖的一端朝下,因為我們總覺得那是它最結實的方向。但這個“常識”,真的對嗎?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組工程系學生通過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證明,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的研究顯示,當雞蛋被側向釋放時,它...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 天天要聞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新華社海口5月15日電 經反覆核實論證,海南省林業局15日確認,時隔百餘年,海南再次發現一個壁虎屬新物種——自然保護地壁虎。這也是首個由我國人員在海南本土發現並命名的壁虎屬物種。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拍攝的自然保護地壁虎。(周潤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