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2025年01月08日13:30:33 科學 3743

荷蘭海濱城市席凡寧根的海灘上,常常能看到一些巨大的“怪獸”:

它們身型高達數米,巨大的黃色骨骼組成身體,覆蓋著白色薄膜般的皮膚,呈現出各種形態。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席凡寧根海邊的“巨獸”)

有的像巨型多足蟲緩緩前進…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巨型多足蟲”)

有的像機械鳥一樣在天空飛舞…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機械鳥”)

還有的像寄居蟹飛快地竄來竄去…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寄居蟹”)

還有拖着長尾巴遊盪的“大蛇”。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大蛇”)

其實,這些“怪獸”叫做仿生獸(strandbeest),是當地一位老藝術家theo jansen創作的藝術品。

仿生獸全部由可回收塑料和捆綁帶等一些輕質材料製成,在風力的推動下,就像動物一樣運動。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jansen和他的一隻仿生獸)

這34年來,jansen一直致力於仿生獸的創造和進化,把它們從簡單的仿生機械,一步步升級為精密的智能巨獸。

jansen彷彿一位來自中世紀的穿越者,獨自在現代世界裡實踐着機械朋克的夢想。

他也因此被人們尊稱為“當代達芬奇”…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theo jansen)

jansen於1948年出生在席凡寧根,原本在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讀物理,但因為對藝術過於痴迷,他於是輟學轉而從事繪畫。

jansen的藝術道路不太順利,繪畫成績一直不溫不火。

直到1980年,jansen終於找到了新的靈感,他從報紙上讀到:

全球氣候變暖後,海平面將會逐年上升。到時候,荷蘭的大片土地將會被海水淹沒。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荷蘭部分土地將被淹沒)

於是,jansen突發奇想,決心設計一種巨大的機械來保護荷蘭:

這種機械有堅硬的身體骨骼,由風力驅動在海邊行走,它們一邊行走一邊將沙子踢到一處壘成沙丘,堆起巨大的屏障來保護荷蘭…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年輕的jansen)

隨後jansen把這種機械的設計圖畫了出來,發表在了刊物上,起名為“仿生獸”(strandbeest)。

從最初的設計圖可以看出,jansen一開始就打算把這些仿生獸做成動物形態。畢竟在jansen看來,藝術和科學是完全可以兼容的。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jansen設計的仿生獸)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仿生獸概念圖)

儘管很多人質疑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jansen卻鐵了心要先將它付諸實現。

從1990年開始,jansen開始了仿生獸的製作。

它用了整整三年時間,做出了第一隻仿生獸,起名為vulgaris,別看這隻仿生獸結構簡單,只有兩段式的腿。卻是jansen經過了多種幾何結構嘗試,還編寫了一個電腦模擬程序才做出來。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設計仿生獸的腿)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jansen編程)

這第一隻仿生獸比jansen本人大不了多少,結構也相對簡單,卻在海邊的幾次嘗試行走中都摔倒了。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第一隻仿生獸vulgaris)

首次製造仿生獸失敗後,jansen終於意識到:

要造出理想的仿生獸,需要更大量的科學計算和嘗試,科學規律沒有捷徑可走。

於是jansen一頭扎進計算機里,開始了廢寢忘食的演算,又是三年時間過去,jansen終於探索出了能製作出仿生獸腿部結構的13個理想參數。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jansen找到的理想參數)

1993年,他的仿生獸sabulosa adolescens閃亮登場。這個龐然大物由pvc塑料,綁帶和膠布製作而成。

它能在風力的推送下緩緩移動前進,jansen理想中的仿生獸終於初見雛形…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sabulosa adolescens)

隨後的數年裡,jansen開始不斷調整仿生獸的結構,讓它們運行起來更平穩,更易於驅動。

用jansen自己的話說,這叫“仿生獸的進化”。而用現在許多行業的話來說,可以稱為迭代。

當仿生獸的身體設計開始逐步完善後,jansen又開始着手給它們設計“大腦”。

他給仿生獸裝上感應器,讓它們感覺不同的地形,風力以及障礙,相應調整運動方式。讓仿生獸“懂得”躲避危險…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裝上感應器的仿生獸)

到了2009年,jansen再一次讓仿生獸進化,它的行進步伐變得更有規律,更加順暢。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運動更加順暢)

又過了幾年,jansen又製造出了會搖尾巴的仿生獸adulari…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會搖尾巴的adulari)

2013年,jansen更是造出了可以防側翻,時速達15公里/每小時的快速爬蟲仿生獸apodiacula…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apodiacula速度非常快)

而最近這十年,jansen的仿生獸進化方向越發複雜,他甚至設計了類似肌肉和神經的結構,讓仿生獸能夠更接近動物的形態。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jansen開始模擬肌肉和神經)

jansen就這樣獨自沉浸在製作仿生獸的世界裡,幾乎每兩年就改進和推出一款更新更強大的仿生獸。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能橫向移動的仿生獸)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能高速移動的仿生獸)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能感應和轉向的仿生獸)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能夠儲能的仿生獸)

當然,還有最近這個集大成的組合型仿生獸。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組合體仿生獸)

一心沉迷於造仿生獸34年,如今,jansen坦言:

自己也說不清楚成了仿生獸的主人還是奴隸。只知道這些仿生獸是自己畢生心血凝結成的藝術品,結合了藝術和科學之美。

“生命是有限的,我只希望這些巨大的仿生獸能永遠在席凡寧根的海灘上活動。”

“或許有一天,後來人真能造出守護荷蘭的仿生獸。那樣我也能平靜地死去了。”

風吹就能走!老人34年間創造仿生獸,一步步“進化”,越來越奇了 - 天天要聞

(jansen希望仿生獸能繼續進化下去)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進口原木里竟爬出4隻毒蜘蛛!海關緊急攔截,其中一種毒液可致人中毒 - 天天要聞

進口原木里竟爬出4隻毒蜘蛛!海關緊急攔截,其中一種毒液可致人中毒

近日,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關員在對2批進口原木進行查驗時,發現集裝箱內壁附着不少蜘蛛網。經進一步檢查,現場關員在集裝箱內截獲4隻活體蜘蛛。經送技術機構鑒定,確認上述蜘蛛為1隻阿根廷啡黃蜘蛛和3隻庫拉卡維寇蛛,均屬於外來物種。其中庫拉卡維寇蛛屬於有毒蜘蛛,其毒液含有神經毒素,被咬傷後可能會引起局部紅腫和全...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 天天要聞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最近跟朋友聊起芯片產業,有個數字讓我驚掉下巴——2024年全球芯片設備賣了1171.4億美元,光咱們中國就買走了495.5億,佔比超過四成!這相當於全球每賣出三台造芯片的機器,就有一台是運往中國內地的。但細想之下,這個數字既讓人振奮,又讓人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營卡式爐成了必備品但千萬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爐爆炸事故7人受傷登上熱搜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北京的陳先生與鄰居兩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燒烤時,剛購入一個月、僅使用過兩次的卡式爐突然爆炸,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部分傷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顏寧在其微博發布聲明,闢謠網傳簡歷。圖/顏寧微博截圖知名科學家顏寧再次公開打假,打假的對象仍是假簡歷。據報道,5月4日,顏寧在其微博上發帖闢謠,“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並請微博節後儘快清理...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 天天要聞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原創 黃鑫 經濟日報與大模型對話,生成一件大師風格畫作;依託人工智能技術規劃路線,具身智能機器人可精準識別和抓取零部件……日前舉辦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集中展示了多項新技術新成果,生動展現了數字經濟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扮演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