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玻璃中的“黑科技”奪得40餘項專利授權丨守初心 強“四力” 助發展

2024年11月18日20:33:07 科學 1217
藏在玻璃中的“黑科技”奪得40餘項專利授權丨守初心 強“四力” 助發展 - 天天要聞

四川大竹經開區一角。曾業 攝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攝影報道

“我們研發的玻璃,有些可以替代電磁爐,有些可以做樓體顯示大屏,有些可以聚光發電,‘減碳’能力尤為突出。”11月17日,曾參與崑崙玻璃研發的蔡邦輝,邁入新賽道4年,已成為國內特種玻璃行業的“領頭雁”。

2021年2月,四川英諾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大竹設立總部,蔡邦輝成為“掌舵人”,專攻特種玻璃研發生產。截至目前,其研發團隊已奪得40餘項專利授權,多項“黑科技”被應用到建築、家電、裝飾領域。

給玻璃“抽真空

最低結露溫度可達-50℃

真空玻璃,不僅能隔熱隔音,還能防霜防露。”蔡邦輝說,他們生產的真空玻璃,最低結露溫度可以達到-50℃以下。“我們的客戶涵蓋了高端建築、製冷家電、軌道交通、溫室大棚等行業,應用場景多,一直供不應求。”

藏在玻璃中的“黑科技”奪得40餘項專利授權丨守初心 強“四力” 助發展 - 天天要聞

真空玻璃的隔熱率可達98%。曾業 攝

真空玻璃,為何如此受歡迎?它藏着什麼樣的“黑科技”?蔡邦輝進行了揭秘。原來,這種特種玻璃一般由雙層或多層玻璃組成,玻璃之間用直徑僅為0.2毫米的支撐物呈方陣排列分布,採用真空設計或充填稀有氣體“氬氣”,同時使用一片或兩片Low-e玻璃隔絕熱輻射,四周再採用特殊焊料封接,其隔熱隔音能力比實心牆體還要好。

“給玻璃‘抽真空’,必須在真空環境中進行,技術要求特別高。”蔡邦輝告訴記者,他們聯合世界知名設備製造商,研發出中國第一條智能化連續鋼化真空玻璃生產線。整條生產線,即便是滿負荷運轉,也只需要5到6名工程師值守。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智能化連續真空玻璃生產線,於2023年12月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入最新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類項目名單,屬於“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的技術、裝備及產品”範疇。

40餘項專利授權

引領玻璃行業“綠色革命”

一塊小小的特種玻璃,在方寸之間盡顯科技創新的魅力。

除了真空玻璃,這家企業還有不少“拿手絕活”。封面新聞記者走進工廠發現,他們的新材料產品,包括節能易潔玻璃、低導熱型複合建築型材、輕薄型合金材料等。其中一款被稱為“人造大理石”的玻璃,尤為引人注目。

藏在玻璃中的“黑科技”奪得40餘項專利授權丨守初心 強“四力” 助發展 - 天天要聞

蔡邦輝向記者介紹“人造大理石”。張冰乾 攝

“普通的人造大理石,受限於原材料和加工方式,要麼造價高、要麼質量差,要麼會損害人體健康——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蔡邦輝介紹,他們聯合海南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專家團隊,成功研發出多種新材料特種玻璃,其中的“人造大理石”玻璃,已通過國家質量管理體系、國家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國家3C認證。

“我們攻克了不少技術難關,公司因此成為‘真空玻璃國家質量標準’的參編單位。”蔡邦輝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他們已奪得國內外專利授權40餘項。同時,由海南大學教授姜宏博士領銜,在公司總部設立了真空玻璃和防火玻璃實驗基地及綜合實驗室,專門從事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節能環保材料研發,引領玻璃行業“綠色革命”。

“這幾天,我們每天要向重慶發貨60多噸。”蔡邦輝介紹,這些訂單產品以“無結露玻璃”為主,主要應用於低溫冷櫃等家電領域。“使用我們生產的特種玻璃,保持恆溫的能耗特別低,和使用普通中空玻璃的低溫冷櫃相比,每年每台可節約電費上千元,可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00千克。”

市場“藍海”已開

讓“四川智造”走出國門

鄭州圖書館新館,曾因外牆和房頂採用了真空玻璃,一度成為河南省的“網紅”地標。近年來,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湖南長沙濱江文化園、北京市零能耗示範樓、秦皇島在水一方被動房住宅區等“明星建築”,都因特種玻璃的應用備受關注。

藏在玻璃中的“黑科技”奪得40餘項專利授權丨守初心 強“四力” 助發展 - 天天要聞

應用於建築行業的特種玻璃樣品。曾業 攝

“專家組模擬玻璃面積為1萬平方米的商務樓全年能耗進行測算,真空玻璃比普通中空玻璃節能50%。”蔡邦輝說,在這種情況下,採用真空玻璃替換普通中空玻璃,每年可節約324萬元電費,同時可減排二氧化碳約1540噸。因此,在追求高效節能和環保的當下,特種玻璃正在逐漸嶄露頭角,成為推動綠色建築和低能耗建築發展的重要力量。

“可以運用到建築行業的特種玻璃,除了真空玻璃,還有陶瓷玻璃、蝕刻玻璃、聚光玻璃、顯示玻璃等多種特種玻璃,這個市場是一片藍海,前景廣闊。”蔡邦輝舉例說,在地標性建築物牆面上安裝“裸眼3D顯示屏”,當下特別流行。這種顯示屏的玻璃,就是一種特種玻璃,國內擁有這種玻璃生產技術的企業不多,他們是其中之一。

“我們正在布局國際專利,讓‘四川智造’走出國門,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蔡邦輝介紹,當前,在全力趕製國內訂單的同時,他們已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特種玻璃,在國際市場成了搶手貨。“概算投資5億元、佔地50畝的二期項目,11月份已破土動工。我們計劃新建4條全國產化的連續自動化生產線,力爭2025年4月建成投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着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着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