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學素養如何提升?全國政協委員呼籲:科普,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

2024年03月21日17:15:25 科學 1846

科技工作者如何做科普?我們又如何為科技工作者營造良好的科普氛圍?今年兩會期間,科普也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他們呼籲以高水平科普助力全民科學素養提升,為科技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全民科學素養如何提升?全國政協委員呼籲:科普,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 - 天天要聞

公民參與科學傳播的程度極大提升

番茄如何挑選?胡蘿蔔生吃還是熟吃?芹菜葉斑病又如何防治?提起科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李寶聚最有發言權。

作為農業科學家,李寶聚在工作之餘,拍攝了數百個短視頻來回應百姓關注的話題,包含了蔬菜從種子到餐桌的全過程,李寶聚也因此收穫了幾十萬粉絲,成為名副其實的“蔬菜衛士”。

“科普是科技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委員聯繫界別群眾的重要渠道。”李寶聚說。

實際上,隨着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像李寶聚這樣的全國政協委員以及科技工作者們越來越多地利用互聯網平台,以圖文、視頻、直播等形式,向公眾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和見解,貢獻了大量科普內容,營造了有利於科學發展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社會氛圍,持續推動了我國科普事業發展,促進了公民科學素質穩步提升。

全國政協委員趙瑞峰也高度關注科普工作。

“從總體上看,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信息傳播的渠道得到極大的拓展,科技知識的創造、傳播、擴散、應用從未像今天這樣以如此的規模和速度發展。比如科普方式更加數字化、信息化,應用智能化信息技術,感知用戶需求,組織內容創作,匹配科普資源,及時精準送達,為智能社會科學普及提供智慧化支撐。同時,科學信息的傳播已經從單向傳播演變為雙向互動。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環境下,公民參與科學傳播的程度極大提升。”趙瑞峰說。

據第十二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12.93%,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6.73個百分點,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公民科學素質基礎。

一些科普信息良莠難辨

“儘管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提升速度迅猛,但與西方科技強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普遍高於20%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全國政協委員周源表示。

李寶聚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隨着“三農”領域短視頻爆款頻出,話題度和影響力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但也出現了一些責任感低、利益性博主誤導公眾,同時也由於平台審核機制不健全,優質視頻呈現不足等問題。

李寶聚專門提到了幾年前爆火的千萬粉絲博主“牛愛芳的小春花”。

“這個博主為追求個人利益,將自己包裝成樸素農民的假人設,最終被粉絲曝出人設造假,不僅損害了他們自身的聲譽,也對網絡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李寶聚說,“確保視頻創作者的身份及專業素養問題尤為重要。這些博主可能並非真正的專家或農民,他們加入這個行業的主要是為了獲取關注度和盈利,有的甚至傳播不良信息,影響觀眾學習,並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趙瑞峰也坦言,網絡克服了報紙的版面限制,降低了信息傳播的門檻,使信息得到爆炸式的增長。然而正是這樣的增長速度使得信息良莠難辨,低俗虛假信息泛濫,極大地影響了科普工作的效果。

趙瑞峰還提到了在網絡上開展科普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規監管。由於網絡上信息流通量大,審核能力有限,網絡侵權抄襲現象難以遏制,使得版權的維護變得舉步維艱。

同時,李寶聚也談起了他在科普直播中碰到的難題:“互聯網行業採用人工+AI算法機器人的方式進行審核,由於人工審核工作中具有較強主觀性,在內容審核中依舊存在無法完全保證審核精準性與客觀性的情況,限制了一些行業短視頻發展。

多方合力構建科普新格局

新時代科普工作通過普及科學知識、提升科技素質、培育創新人才等途徑,對於推動全民科學素養提升和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是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因此,我們必須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全面推進科學普及工作,構建現代化‘大科普’新格局。”周源表示。

“應着力提升科普作品的創作水平,廣泛動員各領域的優質創作力量,圍繞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科學精神等核心要素,開展高質量的科普創作工作,並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來豐富科普作品的表現形態。”周源建議。

趙瑞峰認為應該不斷激發科技工作者的科普熱情。各類學校和科研機構要強化科普工作責任意識,加強對單位科普工作的考核,強化科研單位的科普義務,支持科研人員開展科普工作,對科研人員開展科普工作創造條件,在對科研人員進行考核中加入科普指標。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種康也建議加強科研人員發揮專業優勢開展科普工作的引導。比如強化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科研人員的科普工作要求,國家科技計劃項目進一步加強對科普的要求,將科普工作納入到項目考核。

新媒體在科普作品傳播中的作用也需要更加重視。

“要鼓勵互聯網平台企業積極探索科普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將科普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載體。”周源說。

趙瑞峰則建議國家要採取鼓勵和監管並重的措施,既要鼓勵組織和個人利用互聯網等新興媒體手段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又要落實內容審查等主體責任,對非法行為要規範和打擊,引導新媒體科普健康發展。

“互聯網平台也應與國家機關、研究機構、企業等展開合作,共同推動短視頻創作者與行業資源的整合,提高創作者的專業素養。”李寶聚表示。

同時,李寶聚建議建立並優化擇優降限監管機制,平台可以為有資質的專家賬號開通“白名單”,通過平台官方審核獲得“白名單”的賬號擁有更高的權威性和信任度,解決因平台監管讓更多優質的視頻內容製作及傳播受限問題。


原文刊登於2024年3月21日《人民政協報》第7版

記者:王菡娟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用乾冰清洗機精準去除PCBA氧化層?一文講透技術細節! - 天天要聞

如何用乾冰清洗機精準去除PCBA氧化層?一文講透技術細節!

乾冰清洗機如何高效去除電路板氧化層?揭秘無損清洗新趨勢!隨着電子產品精密度不斷提升,電路板表面氧化層的清洗難題成為行業關注焦點。傳統清洗方式往往存在效率低、損傷元件、殘留污染等問題。而乾冰清洗機憑藉其“無水、無化學殘留、無損傷”的特性,正在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星系間的“宇宙決鬥” - 天天要聞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星系間的“宇宙決鬥”

IT之家 5 月 24 日消息,歐洲南方天文台於 5 月 21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天文學家首次觀測目擊了一場激烈的宇宙碰撞:一個星系以強烈的輻射刺穿另一個星系。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揭示了輻射如何削弱受創星系形成新恆星的能力。研究結合了歐洲南方天文台(ESO)的超大望遠鏡(VLT)和阿塔卡馬大型毫米...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 天天要聞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本報北京5月23日電 記者姚亞奇日前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通過實施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我國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棲息繁衍環境穩步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目前,全國2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100餘種瀕危野生植物得到搶救性保護。202...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下) - 天天要聞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下)

04時間真的在“流動”嗎?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打交道,但從科學角度看,時間可能是最容易被誤解的概念之一。我們覺得時間像一條線,從過去流向未來,我們站在中間的“現在”,隨着時間的流動不斷前進。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上) - 天天要聞

宇宙6大未解之謎,可能人類永遠找不到答案(上)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科學的力量一次次改寫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從哥白尼提出“太陽不是宇宙中心”,到牛頓建立經典力學體系;從愛因斯坦彎曲了時空的結構,到薛定諤在貓的命運中揭示量子的不確定性——每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都曾讓人類視野擴展了一大步。
5000多款產品亮相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 天天要聞

5000多款產品亮相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

以“步入低空經濟新時代”為主題的2025第九屆世界無人機大會23日在深圳開幕。同期舉行的國際低空經濟與無人系統博覽會及第十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覽會吸引了國內外825家企業,攜5000多款無人機系統裝備產品進行現場展示。5月23日,參會者了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