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10日,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啟動2023年度成年揚子鱷越冬轉場工作。今年除了仍通過人工轉場進入暖房越冬的2000多條揚子鱷外,另有2000多條揚子鱷將自行爬進人工洞穴里越冬。保護區的“就地越冬”項目將避免在越冬回捕和外放過程中對揚子鱷的傷害,為揚子鱷提供更好的越冬環境。

揚子鱷開始轉場越冬。
揚子鱷又要回暖房過冬了
12月10日上午,在位於宣城市的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育成鱷飼養池,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接力將池內的揚子鱷抓起來放進三輪車裡,隨後運到越冬暖房內。
當天上午,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啟動2023年度成年揚子鱷越冬轉場工作。據介紹,今年大約有2000多條揚子鱷需要人工轉場進入暖房越冬。
在育成鱷飼養池,記者注意到,工作人員抓起來的揚子鱷看上去並不大。據介紹,這些揚子鱷年齡在7歲以下。工作人員很熟練地將池中幾十條揚子鱷抓起放進三輪車裡,雖然在他們的手中揚子鱷很少會激烈掙扎,但是當記者靠近三輪車時,明顯聽到車內的揚子鱷齊齊發出了嘶吼聲。

即將轉場越冬的揚子鱷。
被抓起的揚子鱷隨後被送到越冬暖房處,從車上卸下之後,工作人員會先進行清洗,再放進配有高錳酸鉀水溶液的箱子內浸泡,達到消毒和殺菌。之後再將揚子鱷清洗一遍,最後才將它們放進暖房的池中。

進入暖房的揚子鱷。
據介紹,目前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人工繁育揚子鱷保有量在1萬條左右。保護區已經開展了19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自2003年正式開始野外放歸活動至今,共放歸1608條。根據2023年野外調查結果估算,安徽省揚子鱷野外種群數量接近1200條。
2000多條揚子鱷將“就地越冬”
今年,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成年揚子鱷們越冬有了新方式——“就地越冬”。
據介紹,今年有2000多條揚子鱷不需要人工搬運轉場進暖房越冬,而是自行爬入飼養池旁的人工洞穴內越冬。揚子鱷“就地越冬”項目是2021年度中央財政林業改革發展資金項目,總投資1615萬元,開展了棲息地內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改造提升,並配套監控、保溫供暖等系統建設。

揚子鱷可以自行爬進飼養池邊的人工洞穴越冬。
在該項目現場,記者注意到,今年投入使用的揚子鱷飼養池邊有一排房子,這就是揚子鱷越冬的人工洞穴。這些房子靠近養殖池處分布了一些洞口,揚子鱷可以通過這些洞口自己爬進房子里,人工洞穴內還安裝了噴淋和供暖設施,為揚子鱷們提供適宜的越冬環境。
記者現場看到,目前在人工洞穴里越冬的揚子鱷還很少,據介紹因為雖已入冬,但宣城市近期溫度並不低,本周開始降溫後,預計會有越來越多的揚子鱷自行爬進人工洞穴。“夏天熱的時候,就有不少揚子鱷爬到人工洞穴里避暑。”一位工作人員笑着說。

人工洞穴里有供暖和噴淋設備,為揚子鱷提供適宜的越冬環境。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章松介紹,今年是保護區內的揚子鱷首次可以自行在人工洞穴里越冬,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揚子鱷高密度飼養問題,實現揚子鱷定點監控、行為監測,改變人工飼養揚子鱷的傳統越冬模式,改善了越冬環境,避免越冬回捕和外放過程中對揚子鱷的傷害。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通訊員 劉端群 攝影報道
編輯 張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