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人類終極能源,為何中國是最有希望的?

2023年10月08日09:40:04 科學 1717

製造人類終極能源,為何中國是最有希望的? - 天天要聞

作者:朱可夫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說得太對了。

製造新能源,讓人類過上永久的和平安定的生活,這是全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願望。

那為何說製造終極能源,中國是最有希望的?

因為中國掌握了人造太陽的技術。

這個事情發生在2020年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反應堆在法國開始組裝,35個國家的領導人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慶祝。

由中國、美國日本歐盟韓國印度等國家在一起建造。這個熱核聚變反應堆的原理是,在地球上模仿核聚變的整個過程,通過核聚變釋放出能量。

製造人類終極能源,為何中國是最有希望的? - 天天要聞

然而,如何約束核反應堆的能量運轉?太陽內部的核聚變需要一億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在地球上找什麼樣的材料才能適應一億攝氏度以上高溫?這是個技術難題。誰能拿下這個技術難題,誰將在人造太陽的研製中掌握主動權。

早期的西方科學家做了很多的試驗,包含磁鏡、仿星器等設備,這些試驗都在1950年代進行。

美國科學家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去做這些試驗,代號舍伍德工程。到1958年,英國人的ZETA計劃比舍伍德工程後來居上了,蘇聯科學家提出了環狀磁性器的概念,也對美國有所趕超。

製造人類終極能源,為何中國是最有希望的? - 天天要聞

於是乎,美國、英國和蘇聯在一起搞人造太陽計劃,計劃搞到了1996年,蘇聯都解體了也沒有搞出來。

那這個時候,中國在幹什麼?中國對人造太陽的研究是風景這邊獨好。

1970年代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最快的一段時間,1970年4月,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升空。緊接着,中國科技成果井噴式發展,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和核潛艇都陸續問世。

在這一時期,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出小型的環狀磁形器,為後來中國參與人造太陽的研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製造人類終極能源,為何中國是最有希望的? - 天天要聞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把研製人造太陽的T7裝置給了中國。中國利用此前的技術積累,在合肥開展相關的科學實驗。

經過中國科學家不斷地努力,到了1994年,中國成功掌握了托卡馬克技術,建立東方超環。中國的東方超環能讓等離子形態的物質在1200度的高溫下維持400秒的穩定。

緊接着,中國科學家通過努力實現了東方超環關鍵部件的國產化,國際社會看到了中國掌握了托卡馬克技術,就紛紛邀請中國加入人造太陽的俱樂部。

製造人類終極能源,為何中國是最有希望的? - 天天要聞

美國看到中國加入了人造太陽,也決定加入,歐盟和日本加入了人造太陽。人造太陽的地址選在了法國。

2019年,中核集團和法國聯合成立中法聯合體,加速推進人造太陽的建設。

人造太陽的核心部件都給中國生產,足以說明西方國家,尤其是法國對中國核能技術的高度認可。2020年5月,中國圓滿完成底座安裝。

製造人類終極能源,為何中國是最有希望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對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掌控,引發西方國家的普遍擔心了。但擔心有啥用呢?人家中國技術的先進就擺在那裡。西方質疑西方的,中國自己去做自己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中國計劃在2025年完成IFTR項目。

中國計劃在2035年建成自己的聚變工程試驗堆。

製造人類終極能源,為何中國是最有希望的? - 天天要聞

2050年,中國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將實現商業招標,為人類帶來真正的永久能源,屆時全球可能會掀起來新一輪的工業和科技革命了。

現在,全球最先進的托卡馬克技術包含俄羅斯、法國、日本和中國的相關研發技術。只不過,中國的技術已經大規模實用了,其他國家的托卡馬克技術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近代的中國因為科技的不發達,吃了虧。

1964年原子彈的爆炸,讓中國邁入大國行列。

製造人類終極能源,為何中國是最有希望的? - 天天要聞

而人造太陽的研製成功,將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感謝這些科學家,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讓中國的尖端科學屹立於世界前列。科技實力是話語權,我們有了科技實力,我們不會懼怕任何人。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進口原木里竟爬出4隻毒蜘蛛!海關緊急攔截,其中一種毒液可致人中毒 - 天天要聞

進口原木里竟爬出4隻毒蜘蛛!海關緊急攔截,其中一種毒液可致人中毒

近日,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關員在對2批進口原木進行查驗時,發現集裝箱內壁附着不少蜘蛛網。經進一步檢查,現場關員在集裝箱內截獲4隻活體蜘蛛。經送技術機構鑒定,確認上述蜘蛛為1隻阿根廷啡黃蜘蛛和3隻庫拉卡維寇蛛,均屬於外來物種。其中庫拉卡維寇蛛屬於有毒蜘蛛,其毒液含有神經毒素,被咬傷後可能會引起局部紅腫和全...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 天天要聞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最近跟朋友聊起芯片產業,有個數字讓我驚掉下巴——2024年全球芯片設備賣了1171.4億美元,光咱們中國就買走了495.5億,佔比超過四成!這相當於全球每賣出三台造芯片的機器,就有一台是運往中國內地的。但細想之下,這個數字既讓人振奮,又讓人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營卡式爐成了必備品但千萬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爐爆炸事故7人受傷登上熱搜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北京的陳先生與鄰居兩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燒烤時,剛購入一個月、僅使用過兩次的卡式爐突然爆炸,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部分傷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顏寧在其微博發布聲明,闢謠網傳簡歷。圖/顏寧微博截圖知名科學家顏寧再次公開打假,打假的對象仍是假簡歷。據報道,5月4日,顏寧在其微博上發帖闢謠,“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並請微博節後儘快清理...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 天天要聞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原創 黃鑫 經濟日報與大模型對話,生成一件大師風格畫作;依託人工智能技術規劃路線,具身智能機器人可精準識別和抓取零部件……日前舉辦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集中展示了多項新技術新成果,生動展現了數字經濟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扮演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