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開發新型低溫光熱鑷技術,實現低激光功率控制單個納米顆粒

2023年09月08日19:01:11 科學 1593

在化學、生物和分子操控等領域,科學家們常常用到光鑷這種工具,其主要利用光的動量改變,實現對微納米顆粒和生物細胞的捕獲與操縱。不過,由於傳統光鑷技術存在諸多瓶頸,比如需要較高的激光功率,而這會導致光熱損傷的產生,從而限制其在生物領域的進一步應用。


近年來,全世界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們,已經發展了許多降低光鑷高功率的方法,例如,開發光熱鑷,利用光的熱效應所產生的溫度場梯度,來捕獲顆粒。該方法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但因為其必須要升溫到 40 度以上,所以會給這些生物粒子的無損操控帶來不利影響。


近期,為了降低光熱鑷的生物影響,提高其生物相容性,來自深圳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低溫光熱納米鑷技術,能夠在 0-4 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以及不用表面活性劑的條件下,能夠以較低激光功率實現控制單個納米顆粒


深大開發新型低溫光熱鑷技術,實現低激光功率控制單個納米顆粒 - 天天要聞

圖丨相關論文(來源:Nano Research)


2023 年 4 月 13 日,相關論文以《低溫光熱納米鑷》(Low-temperature optothermal nanotweezers)為題在 Nano Research 上發表[1]。深圳大學碩士研究生周健行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陳嘉傑擔任論文的通訊作者。



深大開發新型低溫光熱鑷技術,實現低激光功率控制單個納米顆粒 - 天天要聞

圖丨團隊合照(來源:陳嘉傑)


在該研究中,實現在 0-4 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下工作,和無需在溶液中添加額外的表面活性劑,是該研究的兩個關鍵創新點所在。


首先,這種低溫優勢得益於水具有反常膨脹的特性。初中物理告訴我們,一般的物體遵循熱脹冷縮的原理,也就是說,物體的體積會隨着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對於水來說並非完全如此,在 4 攝氏度以上時,水的體積會隨着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在 0-4 攝氏度之間,其體積會隨着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因此,水的反膨脹特性在 0-4 攝氏度之間發揮作用,而水的密度最高點則是 4 攝氏度。該團隊利用這種反常膨脹特性,能讓溶液中的顆粒球被推到光強或溫度最高的地方,進而實現對生物粒子的捕獲。


其次,此前報道的同類光熱鑷,都需要加入額外的表面活性劑,才能促使顆粒球順利捕獲到光強中心,而該研究的先進之處在於,即便不採用表面活性劑,也能實現粒子向高溫處的聚集和捕獲。



深大開發新型低溫光熱鑷技術,實現低激光功率控制單個納米顆粒 - 天天要聞

圖丨低溫光熱納米鑷子示意圖(來源:Nano Research)


另外,從應用上看,該低溫光熱鑷技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應用前景。


第一,該技術作為一個理論上的新發現,本身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在冰箱冷藏溫度附近捕獲納米顆粒。


第二,也可以用於其他諸多生物和生命科學的研究中,例如,對單個生物分子的群體聚集或單個分子的力學效應和特徵展開研究。


第三,還有利於推動基於溫度場的生物分子聚集的研究,能為生物科學和生物光子學領域提供一個新的研究平台。


“這個熱效應在地球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而生命的起源又與熱效應息息相關。目前已經有研究表明,熱溫度梯度的存在會促使一些 DNA 分子蛋白質分子實現聚集,進而推動進化的產生,最終實現物種的多樣性。”深圳大學助理教授、特聘研究員陳嘉傑解釋道。


據了解,目前該團隊正在基於上述技術,嘗試對其他的生物分子進行捕獲,比如核酸分子,以及包括牛血清蛋白、Cas 蛋白、猴痘病毒在內的其他生物分子等。


另外,陳嘉傑也表示:“我們除了繼續發展低溫光鑷技術之外,也在探索其他不同的光熱鑷系統。”


對此,他們不僅從水的反常膨脹特性出發進行研究,還會選取一些生物相容性較好的表面活性劑進行切入,希望能基於另外一種技術路線,探索生物粒子捕獲技術。並且,其還將光熱鑷技術和生物傳感技術進行結合,例如 SPR 或 CRISPR 生物傳感技術。未來,該團隊希望能將這項技術用於生物傳感領域,比如,核酸檢測或一些癌症腫瘤標誌物的檢測中。


“通過光熱鑷捕捉一些生物分子的負極,能夠幫助我們在低濃度的狀態下,檢測抗原腫瘤標誌物,進而為生物檢測提供一種更好的手段。光熱鑷不但是一個用來操控的工具,能把粒子捕獲到光強最高的地方,而且能在粒子較多的條件下,實現粒子在微小區域內的富集,這樣有利於應用到更多生物傳感增強的系統中。”陳嘉傑表示。


參考資料:

1. Zhou, J., Dai, X., Peng, Y. et al. Low-temperature optothermal nanotweezers. Nano Research. 16, 7710–7715 (2023). 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3-5659-1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 天天要聞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召開“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光博會)將於5月15日至17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這是國內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專業化程度高、行業地位高、國際化水平高、觀展人數多的頂級盛會之一。大會首次規模化引入境...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 天天要聞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通訊員:羅曉萍、徐玲玲 審核:大慶、彥平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與創新能力,5月8日,武漢市江夏區科學技術協會、江夏區教育局、武漢科技館聯合開展的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來到了江夏區金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聞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Neowin 今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儘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會讓同事和經理認為你的能力不足。這項研究題為《使用 AI 工具會遭遇社交評價懲罰》,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鏈接:點此前往)。研究通過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 天天要聞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們可以精確地改寫生命的藍圖,糾正那些導致遺傳疾病的微小錯誤,或者巧妙地調控基因的表達,讓細胞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這不是遙遠的幻想,而是基因編輯技術正在開啟的未來。長期以來,CRISPR-Cas9系統一直是這場革命中最閃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確的分子剪刀,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強...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 天天要聞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現代餐飲業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觸材料作為直接接觸食物的器具,其材質安全性直接影響消費者健康。根據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所有可能與食品接觸的材料都必須經過嚴格檢測,以確保不會向食品遷移有害物質。
“太空鯊魚”黑洞被發現:距地球 6 億光年,偏離星系中心 - 天天要聞

“太空鯊魚”黑洞被發現:距地球 6 億光年,偏離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隱藏在 6 億光年之外的“太空鯊魚”,一個隱秘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 100 萬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該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質量黑洞那樣位於星系中心,而是遊盪在星系內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恆星...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效能 - 天天要聞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效能

研發人員在實驗室研發產品。文丨羅嘉文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人才既是創新的發起者,也是技術應用的實踐者,是形成新質生產力最活躍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