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害怕黑暗,黑暗如何使人恐懼

2023年04月04日22:08:09 科學 1832


人為什麼會害怕黑暗,黑暗如何使人恐懼 - 天天要聞

當你身處一片黑暗,即便你知道沒有任何威脅你也會本能的感到害怕,這是為什麼呢

研究人員推測,這種天生的恐懼根植於人類歷史中的某個時期——那時候,我們離食物鏈最頂端還很遠。只有在技術出現之後,我們才成為了超級捕食者,而這距今並不太久。

在技術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不斷留意着捕食者——那些想用人類三明治大快朵頤的捕食者。更可怕的是,其中大多數都出沒於夜間,此時的我們格外脆弱,因為我們的夜間視力相對較差。這意味着,對於我們的祖先而言,在午夜時分保持安全格外重要,否則便會死翹翹。多年以來,這種夜間恐懼成為了我們的直覺,今日的我們仍舊能夠體會到輕微的焦慮。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這種焦慮不是一種發展充分的驚恐反應。相反,它是一種揮之不去的預感性恐懼,它將我們置於緊張不安中,而這正是我們祖先所需要的。這類焦慮是身體使你保持警覺的方式,免得你需要通過“打或跑”來脫離危險。

從本質上看,對黑暗的害怕就是對未知事物的害怕。我們看不到外面的事物,因此驚恐不已,因為我們的想象中充滿了最可怕的東西。對於古時候的人類來說,這些東西是獅子及其它捕食者;而對今天這個沒有捕食者的大都市來說,則是怪獸。我們之所以創造出怪獸,是因為它們填補了捕食者的空缺。恐怖電影的原理便是一個絕佳的例子,好的恐怖片從來不會直接呈現出怪獸,因為你的想象會使其變得更加可怕。

隨着早期人類文明慢慢演化成今天的都市社會,我們對黑暗的恐懼保持了下來。只不過它現在變得有點奇怪,因為絕大多數人不再需要害怕黑洞,尤其當我們有了電燈泡、手機屏幕、電視機等物件時——不管怎樣,這些東西使得黑暗成為了一種選擇,而非不可避免之事。

雖然我們不再需要這種恐懼,但它仍舊存在,這十分令人困惑。多年來,遙遠的祖先將這種特徵流傳了下來,直到它植入我們的靈魂中。人類在地球上存在了許久許久,直到不久之前這種恐懼才變成了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們的障礙。

因此,如果你或某個孩子怕黑,請記住,這曾經是一種至關重要的生存特點,它使我們的共同祖先得以存活下來。它並不會使你變成一個膽小鬼,只不過是使你的身體更加適應威脅,從而更容易倖存下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着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 天天要聞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7月6日,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聚焦前沿科學、產業趨勢與政策創新,邀請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推動我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致辭並宣布活動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謝遠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裡,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