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新冠疫情大流行對於世界的影響太大了,它也是二十一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流行疾病。而且這次的疫情大流行到現在依然沒有結束,至於什麼時候能結束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有印度神童之稱的阿南德預言了2023年疫情大流行將會結束,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印度神童阿南德的預言——他在2022年6月30日的視頻中預言了,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間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他預言,雖然現在疫情大流行依然存在,但是到2023年後疫情將不會成為人們擔心的問題。除了預言疫情外,他還有什麼預言呢?他還預言,因為人為的環境破壞,未來將會出現更加極端的天氣和自然災害。以上就是阿南德對於未來的一些預言,這兩個預言雖然看上去似乎是沒有直接聯繫的,然而並非這樣。因為研究發現,氣候變化正在使傳染病變得更糟。
預言視頻截圖
根據發表在《自然雜誌》的新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威脅人類的已知傳染病已因氣候變化而惡化。研究人員分析了10種不同的氣候緊急情況——例如熱浪、乾旱和野火——如何影響數百種傳染病。最後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氣候變化加劇了58%的疾病。這些包括登革熱、肝炎、肺炎、瘧疾、寨卡等。在進行這項研究時,研究人員分析了各種氣候危害如何影響疾病傳播的媒介以及隨後加劇的致病性疾病。例如,乾旱導致蚊子(疾病傳播的常見媒介)集中在有限的水源周圍,增加了西尼羅河等疾病擴散的可能性。環境退化和自然棲息地喪失也迫使嚙齒動物和蝙蝠等攜帶疾病的動物生活在離人類更近的地方,近距離接觸加劇了病毒的威脅。
與此同時,全球變暖正在導致冰蓋和永久凍土融化,暴露出長期被凍結在地下的病原體。這種情況的實例已經有據可查。例如,2016年,一名12歲的男孩在感染炭疽病後死亡。這種疾病可以追溯到一具被感染的馴鹿屍體,該屍體曾被凍結在地下,但由於當年夏天西伯利亞的溫度高達35°C而出現並解凍。由於這次的爆發,還有近20人最終住院。總之由於氣候變化,從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傳染病——也稱為人畜共患病——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對於一些人畜共患病,增加了傳給人類的風險。動物們攜帶可以變異和進化的細菌或病毒,人類可能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通過土壤、水或表面被感染。當你縮小人類與自然世界之間的界限時,人們只會更多地接觸這些東西。
雖然我們現在不知道疫情大流行何時能結束,但是大家也希望大流行越快結束越好。新冠病毒已經更新換代了好幾次了,從原始毒株到德爾塔再到奧密克戎等等。它們似乎沒有停下變異的腳步,現在奧密克戎又出現了很多的子變體。
那麼病毒為什麼會變異?與人類或動物宿主不同,病毒無法自行複製。病毒攜帶自己的遺傳指令,通常會劫持宿主細胞的製造機器——稱為聚合酶的蛋白質,充當基因複印機。 在這個複製過程中引入了突變,突變的頻率取決於病毒的類型。 DNA病毒(使用DNA編碼基因的病毒)往往是穩定的,它們實際上依賴宿主的相同聚合酶來複制它們的基因組。因為(人類)擁有如此龐大的基因組,我們必須確保基因不會犯很多錯誤。所以我們的(聚合酶)實際上能夠校對和修復錯誤。
但是稱為RNA的病毒不具備這種校對能力,因此更容易發生突變。大多數時候,這種錯誤並沒有給病毒帶來任何優勢,甚至會殺死病毒。但是某些時候,它們會引入微小的遺傳變異,這種現象稱為抗原漂移。在流感這種RNA病毒中,編碼表面蛋白基因的微小變化是它每個季節定期出現的原因,也是流感疫苗定期更新的原因。
在網絡上還有一人表示,病毒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更溫和,但現實是情況並非如此。雖然變得更具傳染性和降低致命性會讓病毒更容易生存,但問題是,它並不是一定的。有證據表明動物病毒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加致命,包括兔子身上的粘液瘤病毒和雞身上的馬立克氏病。以及埃博拉病毒,該病毒於2016年被發現發生了突變,不僅使其更容易傳播,而且可能更具傳染性。這種變種最終在2016年流行病結束時死亡。
以及近代歷史上最致命的大流行,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該病毒感染了世界上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並導致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估計死亡率為1%至3%。證據表明,引起這次疾病的病毒確實變異為更致命的變種。因為這些更致命的毒株導致了後來的三起流感爆發,並可能使病毒更善於在人類之間傳播,而不是在鳥類、或其它自然宿主之間傳播,並且更善於逃避免疫系統。
總之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希望疫情能快快地結束。不過大家對於阿南德的預言看看即可,因為他預言所依靠的占星術已經被證實是偽科學,根本無法預測東西。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我是火宗君,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