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3年出現過一次,鯮魚已整整37年未見蹤跡!十年禁漁會是轉機?

2025年04月09日05:43:05 科學 1014

隨着科技車輪滾滾向前,環境的樂章正被悄然改寫,無數物種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轉折。就拿我們身邊的水域來說,那一片看似平靜的世界裡,正上演着一場場關乎生存與滅絕的 “大戲”。今天,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一種神秘而又可能瀕危的魚類 —— 鯮魚身上。

自83年出現過一次,鯮魚已整整37年未見蹤跡!十年禁漁會是轉機? - 天天要聞


中國魚類大揭秘:豐富多樣的水下世界

想象一下,我們國家的水域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充滿驚喜的水族箱,裡面生活着形形色色的魚類。據目前有記載的數據顯示,中國的魚類品種多達 2300 多種,這還僅僅是我們已經發現並記錄在案的。如果把這些魚類比作是一個個獨特的音符,那麼它們共同奏響了一曲關於生命與多樣性的奇妙樂章。

在這龐大的魚類家族中,淡水魚類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它們有 804 種之多,彷彿是這個樂章中最靈動的旋律。而且,魚類家族還被細緻地劃分成了不同的 “小組”,像鯉形目鯰形目鱸形目鮭形目以及鱘形目等 7 個主要類別。鯉形目魚類是這個家族中的 “大戶人家”,有 632 種,占淡水魚類總數的 77.2%,就好像是樂章中的主旋律,佔據着主導地位;鯰形目魚類緊隨其後,有 84 種,佔總數的 10.4%,宛如旋律中的和聲,為整個樂章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自83年出現過一次,鯮魚已整整37年未見蹤跡!十年禁漁會是轉機? - 天天要聞

鱸形目魚類有 56 種,占 6.9%,恰似那偶爾跳躍而出的獨特音符,讓人眼前一亮;鮭形目魚類 22 種,占 2.7%,如同樂章中的裝飾音,雖數量不多卻也不可或缺;鱘形目則只有 7 種,好似樂章中那深沉而厚重的低音,雖然低調但也有着獨特的存在感。而在這眾多的內陸淡水魚類中,常見且產量多的主要淡水經濟魚類大約有 50 多種,它們就像是樂章中那些反覆奏響、讓人耳熟能詳的經典片段。

鯮魚的神秘檔案:曾經的水中 “劍客”

在這豐富多樣的魚類世界裡,鯮魚絕對算得上是一位獨特的 “明星”。鯮魚,又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尖頭鱤、劍鱤,還有個俗名叫馬頭鯨。它的身體細長細長的,就像一把鋒利的寶劍,在水中快速穿梭。下頜微微長於上頜,嘴裡那又尖又長的牙齒,彷彿是寶劍上的利刃,讓人望而生畏。它的鱗片密密麻麻且細小,就像是給它穿上了一層精緻的鎧甲。背部呈現出深邃的灰黑色,而胸鰭則帶着微微的紅色,恰似一位身披黑袍卻暗藏鋒芒的俠客。


自83年出現過一次,鯮魚已整整37年未見蹤跡!十年禁漁會是轉機? - 天天要聞


鯮魚喜歡生活在水體的中下層,是個不折不扣的 “水中獵手”,屬於大型的肉食性兇猛魚類。它以捕食個體較小的魚蝦及其他水生動物為生,那捕食的場景,就像是一位劍術高超的俠客在水中舞動着寶劍,快速而精準地出擊,讓獵物無處可逃。鯮魚的游泳能力超強,速度快得就像離弦的箭,生長速度也十分驚人,一齡魚就能長到 50 厘米長,體重達到 1 千克;三齡魚更是能長到 66 厘米長,體重 3.5 千克。據說,最長的鯮魚體長能達到 2 米,體重能飆升到 50 公斤,簡直就是水中的 “巨無霸”。

自83年出現過一次,鯮魚已整整37年未見蹤跡!十年禁漁會是轉機? - 天天要聞


鯮魚主要分布在長江珠江閩江及其支流水系,偶爾也會在湖泊中露面,它和鰔魚就像是一對有着相似血脈的兄弟,有着一定的親緣關係。在過去,鯮魚可是備受人們喜愛的美味佳肴。它的肉質細嫩得如同剛出鍋的嫩豆腐,刺又少,在早期被列為魚類肉質中的上等食材之一,也是當時重要的經濟魚類。在《中國小吃》的記載里,就有一道以鯮魚為原材料的著名小吃 —— 鯮魚餅,那獨特的風味,曾經讓無數食客為之傾倒。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鯮魚的身影卻越來越難尋覓,這道美味的小吃也只能成為人們記憶中的一抹味道,漸漸消失在了民眾的視線里。

鯮魚的消失之謎:多方面因素的 “圍剿”

那麼,曾經在水中肆意遨遊的鯮魚,為何如今卻蹤跡難尋了呢?這背後的原因,就像是一團迷霧,籠罩着我們。

自83年出現過一次,鯮魚已整整37年未見蹤跡!十年禁漁會是轉機? - 天天要聞


首先,鯮魚和鰔魚一樣,都是兇猛性魚類。這一特性,在魚塘或者小型水庫里,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一旦在這些養殖水域發現鯮魚的蹤跡,那絕對會成為人們清理的第一目標。因為它對於養殖水域里的其他魚類來說,就像是一個恐怖的 “殺手”,即便如青草鰱鱅這樣的 “魚類四大家族”,在鯮魚面前也毫無招架之力,會遭受相當大的破壞。所以,為了保護養殖魚類的安全,人們往往會毫不猶豫地將鯮魚從這些水域中清除出去。

其次,由於鯮魚肉質鮮美,在野外它也成為了捕撈者眼中的 “香餑餑”。過度的捕撈,就像是一把無情的鐮刀,不斷地收割着鯮魚的種群數量。而且,隨着人類建設範圍的不斷擴大,各種大壩如雨後春筍般在江河上矗立起來。這些大壩對於鯮魚來說,就像是一道道無法跨越的天塹,阻斷了它們的洄遊路線,破壞了它們原本的生活習慣。再加上以前人們對保護鯮魚的重視度不夠,在多種因素的共同 “圍剿” 下,鯮魚的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如今已然成為了瀕危物種。

自83年出現過一次,鯮魚已整整37年未見蹤跡!十年禁漁會是轉機? - 天天要聞


據小料記載,1962 年 6 月,在長江幹流的某湖口,曾有一尾大型鯮魚現身,它個體身長達到 168 厘米,體重 50 千克,那龐大的身軀在水中遊動,彷彿是一艘小型的潛水艇,震撼着人們的目光。1983 年 6 月,在珠江上游的西江,又捕獲過一條全長 156 厘米、重 45 千克的大型鯮魚,經測量,它的年齡大約在 15 齡左右。而這,竟然是目前記錄在內最近一次鯮魚的蹤跡了。此後,在 2004 年及 2005 年的洞庭湖流域、2009 年的長江幹流蕪湖段、2006 年 - 2008 年的珠江幹流肇慶段、2009 年的贛江峽江等地,進行了多次魚類多樣性調查行動,然而,就像是大海撈針卻一無所獲一樣,均未能採集到鯮魚樣本。即便如今長江實行了十年禁漁,各地也在積極改善水域環境,可鯮魚到底是否還存在於這個地球上,依舊是一個未解之謎,就像神秘的尼斯湖水怪一樣,讓人充滿了好奇與猜測。

自83年出現過一次,鯮魚已整整37年未見蹤跡!十年禁漁會是轉機? - 天天要聞


人類的行動:為鯮魚帶來希望之光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隨着時代發展逐步走向穩定,人類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對自然造成的傷害,開始踏上回饋自然的道路。增殖放流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就像是給乾涸的土地注入了一股清泉,為水域生態系統增添了新的活力。禁漁禁釣政策也在各地嚴格推行,長江十年禁漁更是成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引領着各地各大知名水域紛紛效仿。這一系列行動,就像是為水域生態系統撐起了一把保護傘,為眾多魚類的生存與繁衍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這一系列保護措施的推動下,已經有了一些令人欣喜的跡象。僅在長江段,就不斷地傳來白豚戲水、中華鱘遊走的消息,這些畫面就像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回饋禮物,讓我們看到了保護行動的初步成效。雖然鯮魚依舊蹤跡難尋,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它不會就這樣輕易地消失在地球上。或許,出於對種族的保護,它們就像一群聰明的隱士,藏到了它們認為較為安全的地方。而如今這十年禁漁,也許就是它們能否重新繁衍種族的希望所在,就像黑暗中的一絲曙光,照亮了鯮魚未來的生存之路。

自83年出現過一次,鯮魚已整整37年未見蹤跡!十年禁漁會是轉機?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