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2022年11月12日22:55:04 科學 1898

我們在一些國內或國外的部分媒體報道上,時有看到有關於外星飛行器UFO的目擊報道,事情的真偽,我們無法具體考證,更沒有官方的證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地球文明絕不會是唯一的存在,而應該是宇宙文明中的之一。

在無限的宇宙中,有着形態各異和不計其數的星系與星雲,各個星系內又有着環境差異極大,狀態、體積和質量各不相同的行星,也許有人會問?它們上面有外星生命嗎?誰也無法給出具體的答案,當然始終有人相信有外星人存在,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實這一點。

揭秘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 天天要聞

幻想中的外星生命


事例:人們在火星隕石中找到了微生物化石,再加上大量的外星人造訪地球的報道,科幻小說、電影的充斥,使得外星生命的傳聞繪聲繪影。然而這些證據實在不足以證明外星生命的存在,長久以來,科學界一直對存在飛碟等外星生命的證據持嘲笑態度。


1947年美國羅斯威爾飛碟墜毀事件曾引起軒然大波,後來美國國防部聲稱這不是真的,聲稱是探空氣球爆炸。但是美國“51區”一直對普通人來說是一個禁區,美國軍方對此是閉口不談,誰也無法確認在那裡進行着什麼樣的科學研究,有傳言稱那裡有外星人活動,但誰也沒有真正見過,不過人類對於外星文明的探索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目前在太陽系內,人們還沒有找到有地外生命存在的證據,關於飛碟也只是一些未得到官方證實的目擊報道。另外關於月球背面的外星人基地說,也只是推測,未得到證實,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之後,美國政府就終止了繼續探月的項目。

揭秘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 天天要聞

阿波羅11號宇航員登月時拍下自己的足跡

據說在月球背面發現了大型的外星飛船和外星人活動的基地,宇航員收到外星人的警告,美國政府考慮到宇航員的安全才終止繼續探月,但是這一切並沒有得到美國官方的證實。


總之,外星生命的存在應該可以肯定的,只是依目前我們地球人類的科技水平還無法發現和找到他們,據美國“旅行者2號”衛星發回的數據和照片顯示,太陽系內目前還沒有發現有地外生命,但是根據對木衛二的環境探測和傳回的數據研究,科學界認為木衛二上很可能存在大量的液態水,有可能存在生命形態。

揭秘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 天天要聞

旅行者二號拍攝的木星


如果在木衛二上能夠找到外星生命,那麼在太陽系內我們就有了真正的鄰居,我們期待中。


生命是美妙的,正是生命的繁衍才使地球上生機勃勃,氣象萬千。生命存在的條件又是非常苛刻的,所在的天體要有堅硬的外殼,要有適宜的大氣層和適合的溫度,要有一定數量的液態水。同時,行星圍繞的天體必須是一顆穩定的恆星。


就太陽系來說,符合上述條件的只有金星、地球和火星。其中地球位於金星和火星之間,處於生命繁衍的最有利的空間。現在還沒有發現金星和火星上有生命。太陽系中其他行星上就更不適合生命存在了。

揭秘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 天天要聞

艾倫望遠鏡陣列

目前,探索地外文明的方法主要有3大類:

①接收並分析來自太空的各種可能的電波。這方面的工作從1960年就開始了。

②人類主動向外太空發出表明人類在太陽系內存在的信號。1974年11月16日,美國利用設在波多黎各阿雷西博305米直徑的射電望遠鏡,發出人類第一組信號,對準武仙座球狀星團,發射3分鐘。

③發射探測器去登門拜訪外星人。美國發射的“先驅者”10號和11 號,“旅行者”1號和2號都在完成對太陽系內的探測任務後,帶着許多人類的信息,作為人類使者,漫遊在恆星際空間如果巧遇人類的知音,他們將從探測器中了解人類的活動,確定進一步交往的可能性,由此可見,探索地外文明是一項綜合性的科學使命,過於樂觀是不現實的,過於悲觀也是沒有根據的。

事實上,科學家認為,一個地外文明曾經造訪、並且現在還在地球附近監視人類的說法是不可信的。

揭秘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 天天要聞

中國天眼


有人曾經計算過,假如銀河系內有100萬個文明,而每年只有一艘飛船到達地球,那麼整個銀河系中每年發射的飛船大約有100億艘,而且製造這些飛船所需的金屬大約是銀河系中所有金屬儲量的1%。換句話說,一個文明只有傾其所有才能達到造訪我們的可能,而像旅行者號這樣的人造物體被另一個文明發現的可能性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這一結論或許讓人非常失望,那些原本讓人激動地飛碟和外星人全都變成的泡影。或許你要指責我打碎了一些人的夢想,然而,世界上還有更令人激動地、嚴肅的科學研究:科學家雖然不屑於飛碟和外星人的傳奇,卻一直致力於科學的搜尋地外生命的跡象。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數學家斯蒂芬·霍金在紀錄片中說,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人類不應主動尋找他們,應盡一切努力避免與他們接觸。

揭秘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 天天要聞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數學家斯蒂芬·霍金


霍金說,在他看來,外星生命極有可能以微生物或初級生物的形式存在,但不能排除也可能存在着能夠威脅人類的高等智能生物,說不定他們的文明程度甚至遠超我們的想象。

“我想他們其中有的已將他們居住的星球上的資源消耗殆盡,可能生活在巨大的太空船上”他說,“這些高級外星人可能成為游牧民族,企圖征服並向所有他們可以到達的星球殖民。”

霍金認為,鑒於外星人可能將地球資源洗劫一空然後揚長而去,人類主動尋求與他們接觸“有些太冒險”。“如果外星人拜訪我們,我認為結果可能與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當年踏足美洲大陸類似。那對當地印第安人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美國歷史學家尼爾認為:在地球上強大的文明總是控制比較弱小的文明,他認為當與水平大大地超過我們的地外文明建立聯繫時,它可能會“壓制”我們的文明,直到它被同化在更高的文明中為止。

中國數學家和語言學家周海中在論文《宇宙語言學》中提出觀點:只要是高級智慧生命,他們的理智在決定着他們必須有分寸地對待一切宇宙智慧生命體,所以外星人與地球人將來是能夠和平共處、友好合作和共同發展的。

以上的種種可能,都是基於我們地球人類的思維,如果有一天真的與地外文明建立了聯繫,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我們目前還無法得知。

搜尋地外文明是一項嚴肅的科學研究,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得到答案?或許是明天,或許是1萬年。既然地球上的生命能夠從無生命的物質中產生和進化出來,那麼在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也有可能會發生類似的故事。

揭秘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 天天要聞

旅行者2號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地球在宇宙中並不是唯一的。像地球一樣的行星有許許多多,幾乎遍布宇宙。因此,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

人們認為地外生命存在的原因有三:一是宇宙中適於生命生存的區域數量很大;二是在地球和太陽系中找到的元素,如C、H、O、N等構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同樣遍布宇宙;三是有機化合反應在許多環境條件下都能進行。

科學家們在星際雲中發現了普通有機分子核糖核酸,更加支持了地外生命存在的學說。

除了採取“被動監測”的方式尋找地外智慧生命外,科學家還嘗試主動聯繫它們。要進行這一活動,首先遇到的無疑是“溝通語言”的問題。

科學家們一直猜測,數學語言可能是每個文明的共同語言。美國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在他的專著《宇宙聯繫》中表示,宇宙中的技術文明無論差異多大,都有一種共同的語言——數學語言。

中國數學家、語言學家周海中也指出,數學語言具有科學性、準確性、簡潔性、抽象性和普適性等特點,是宇宙交際的理想工具。

揭秘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 天天要聞

中國數學家、語言學家周海中(右一)

因此,數學語言就成了人類與地外智慧生命聯繫的首選媒介。美國加州“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正計劃將維基百科的全部內容編譯成數學語言信息,通過射電望遠鏡發送至20光年以外的太空,並希望地外智慧生命能夠接收到這些信息,藉此了解地球文明。

此外,科學家們還嘗試用圖像、音樂、發送實物等方式,嘗試與地外智慧生命取得聯繫。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對地外智慧生命的存在也深信不疑。但他警告,人類主動與它們聯繫或許會招來災禍。儘管如此,不少科學家還是樂觀自信、積極主動地尋找地外智慧生命,如美國天文學家賽斯·肖斯塔克最近就表示,我們應爭取主動與它們建立友好關係,同時加快尋找它們的步伐,尋找的過程比獲得的結果更有意義。


揭秘 |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 天天要聞

浩瀚的宇宙

人類對地外文明的探索不會停止,隨着人類文明和科技的發展,將來有一天我們一定會找到我們地球文明的鄰居—地外文明。

編輯:暖陽

投稿:暖陽

參考

網易 | 美國上空出現一個圓盤式UFO的墜毀目擊

百度 | 探索伽利略衛星,發現木衛二可能的生命痕迹

中工網 | 美國探月計劃為何一波三折

鳳凰網 | 霍金警告地球人“不要和外星人說話”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提前100萬億億億億年?科學家最新警告:宇宙終結倒計時已啟動 - 天天要聞

提前100萬億億億億年?科學家最新警告:宇宙終結倒計時已啟動

各位宇宙探索愛好者們,今天我們要聊一個既震撼又充滿詩意的話題——宇宙的終極命運。荷蘭拉德堡德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我們所在的宇宙可能比科學家們原先設想的“壽命”要短得多!一、驚人發現:恆星殘骸正悄然“蒸發”傳統理論認為,中子星和白矮星這類恆星
“極危”物種低斑蜻,現身白洋淀 - 天天要聞

“極危”物種低斑蜻,現身白洋淀

最近,雄安新區生態環境監控中心在白洋淀觀測到低斑蜻的成蟲種群活動,經上海海洋大學專家鑒定,確定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里極度瀕危物種——低斑蜻。有關專家稱:這一發現標誌着白洋淀經過系統性生態治理,已成功重建符合清潔指示種生存的
危地馬拉城奧羅拉動物園的動物 - 天天要聞

危地馬拉城奧羅拉動物園的動物

(外代二線)危地馬拉城奧羅拉動物園的動物這是5月15日在危地馬拉首都危地馬拉城的奧羅拉動物園拍攝的大食蟻獸。新華社/法新這是5月15日在危地馬拉首都危地馬拉城的奧羅拉動物園拍攝的海島狐蝠。新華社/法新這是5月15日在危地馬拉首都危地馬拉城的奧羅拉動物園拍攝的棉冠狨。新華社/法新這是5月15日在危地馬拉首都危地馬拉...
在鳥兒的世界裡,春天似乎更長一些 - 天天要聞

在鳥兒的世界裡,春天似乎更長一些

北京的春天很短。這或許是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共識。北京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對靠北,立春時節,天氣還異常寒冷,可以說絲毫感覺不到春天的氣息。判定入春,在氣溫上倒是有一個科學的標準。依據《氣候季節劃分》,北京的入春時間通常在每年3月中下旬。此時,北京城內已是春暖花開,公園裡的山桃、櫻花、玉蘭等爭相開放,其他的植...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 天天要聞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重讀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心中的一個困惑得到解答。老一輩科學家靠什麼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就實現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誓言?文中記載,黃旭華有一個觀點近乎口頭禪:“在現代,尖端通常不過是常規的組合……綜合就是創造。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 天天要聞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周二,天文學家觀測到太陽北半球出現巨大的“鳥翅膀”狀噴發,過熱等離子體波洶湧翻騰。 這股太陽物質細絲長度超過100萬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兩倍還多。如今,科學家預測,此次細絲噴發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