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新發現!這個物種極度瀕危

2022年10月11日18:52:08 科學 1763

日前,記者從貴州中醫藥大學獲悉,該校中藥資源團隊近日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上正式發表了貴州蕨類植物一新種:“綏陽耳蕨”。

貴州新發現!這個物種極度瀕危 - 天天要聞

耳蕨屬全球超過500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是鱗毛蕨科中最大的屬,蕨類植物的第三大屬,同時也是蕨類植物分類最為困難的類群之一。目前,耳蕨屬細裂耳蕨組共13種(包括新發現的“綏陽耳蕨”),其中9個種均在貴州有分布。

2018年6月,貴州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教師王波、孫慶文、王澤歡等在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開展藥用植物調查中,在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山地溝谷發現該種植物,經過三年多的持續野外和引種觀察,並結合分子生物學研究,最終確定為鱗毛蕨科耳蕨屬細裂耳蕨組的植物新種。

王波介紹,目前,僅在“綏陽耳蕨”發現地周邊發現不足50株該種個體,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辦法,將“綏陽耳蕨”初步評估為極度瀕危等級。

貴州新發現!這個物種極度瀕危 - 天天要聞

“綏陽耳蕨分布區域狹窄,種群數量極少,系統位置特殊。”王波表示,該新種的發現對推斷耳蕨屬物種的起源、演化、地理分布及系統發生關係等具有重要科研價值。

綜合:中國新聞網、貴州中醫藥大學、貴州日報

來源: 貴州交通廣播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 天天要聞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三院”)胃腸外科暨胃腸手術功能保護研究中心新技術應用沙龍上,一款名為DeepGuide的手術導航系統對外發布。該系統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使胃腸腫瘤手術的系膜完整率從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術應用沙龍現場。甄曉洲...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 - 天天要聞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

中新網嘉興5月13日電(記者 王逸飛)13日,在浙江嘉善舉行的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這也是長三角首張跨域“生物多樣性圖譜”。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現場。浙江省生態...
11000年前的冒險,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類北遷傳奇 - 天天要聞

11000年前的冒險,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類北遷傳奇

在蘇格蘭斯凱島發現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時代工具顯示,約11000年前,人類已踏足如今的蘇格蘭北部。 這一發現表明,史前人類勇敢穿越蘇格蘭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線變幻莫測的險境,向北遷徙的距離遠超此....
探訪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430餘項顛覆性技術項目展“科創雄心” - 天天要聞

探訪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430餘項顛覆性技術項目展“科創雄心”

極目新聞記者 榮枚“因聚而變,惟創則新”。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浪潮下,這句充滿力量的話語成為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的生動註腳。5月13日,“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湖北行報道團走進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進入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展廳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創之樹”。“勞動者”人形機器人、高產高蛋白宜...
中國創面修復學科發起者之一陸樹良教授逝世,享年64歲 - 天天要聞

中國創面修復學科發起者之一陸樹良教授逝世,享年64歲

沉痛悼念陸樹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創面修復中心主任、上海市燒傷研究所原所長,《中華燒傷與創面修複雜志》常務編輯委員,中國創面修復學科發起者之一陸樹良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2日13時05分在瑞金醫院逝世,享年64歲。陸樹良教授專註於燒傷診療、創面修復及組織再生等學術研究,曾主持國家“...
阿司匹林在蘭花種養中的科學應用 - 天天要聞

阿司匹林在蘭花種養中的科學應用

在蘭花種植領域,一種看似“跨界”的養護方法正逐漸被蘭友們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促進蘭花生長、增強抗性。這一方法看似神奇,實則蘊含著植物生理學的科學原理。本文將從成分解析、作用機制、應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方面,系統闡述阿司匹林在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