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北京時間10 月4日,法國科學家阿蘭 · 阿斯佩、美國科學家約翰 · 弗朗西斯 · 克勞澤和奧地利科學家安東 · 塞林格被授予 2022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在量子信息科學研究方面的工作。據了解,安東·塞林格2016年被聘為南京大學名譽教授,並作為代表與南大簽署《南京大學-奧地利科學院合作備忘錄》,在量子物理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

△2016年,安東·塞林格訪問南京大學
安東·塞林格是奧地利籍物理學家,現任奧地利科學院院長,長期從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是國際上量子物理基礎檢驗和量子信息領域的先驅和重要開拓者。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驗,塞林格在量子物理基礎檢驗方面建立了始創性的功績。他曾與合作者在國際上率先開展中子、原子、大分子的量子干涉實驗,實現了無局域性漏洞、無探測效率漏洞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提出並在實驗中製備首個多粒子糾纏態(GHZ態),這在量子力學基礎檢驗和量子信息中起着關鍵作用。
基於量子物理的基礎檢驗,塞林格與同事開發出了多光子干涉度量學,進一步把它們廣泛用於量子信息處理,具體包括量子密集編碼、遠距離量子通信、光量子計算等領域。其中,他在1997年首次實現量子隱形傳態的工作,被公認為是量子信息實驗研究的“開山之作”。
從1983年開始,塞林格一直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機構定期交流與合作。通過“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塞林格團隊以合作形式參與到中國科學院主導的洲際量子通信實驗。而且,還在全球第一次使北京-維也納兩地的量子保密通信成為可能,該成果入選了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的“2018年度國際物理學十大進展”。此外,塞林格還受聘為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名譽教授。
2016年11月3日,奧地利科學院院長、量子物理科學家安東·塞林格教授訪問南京大學,時任校長陳駿會見來賓。雙方就量子物理等多個領域的合作開展深入探討,並簽署《南京大學-奧地利科學院合作備忘錄》。當天下午,授予安東·塞林格院長南京大學名譽教授儀式暨鐘山論壇學術報告在鼓樓校區舉行。安東·塞林格以“從量子物理謎團到量子信息技術”為題作學術報告。

△安東·塞林格在南大作學術報告
今年77歲的安東·塞林格,是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馬小松教授在奧地利讀博士和博士後階段的導師。 據悉,自2015年來到南京大學工作後,馬小松教授課題組與安東·塞林格教授領導的研究組在光量子態調控與量子通信領域保持着長期合作關係,包括科研項目合作、科研人員互訪和學生交流,並在光量子疊加與糾纏的物理原理、量子通信網絡、量子芯片和量子模擬等諸多方向作出了多項國際領先的學術成果。
現代快報+記者 於露 綜合南大官微
(圖片來源於南大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