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證券,陳竹、韓世通、王凱旋)
公司概覽:國內領先的“一站式”生物試劑和技術服務平台
深耕研發與技術服務,打造國內生物試劑行業領軍企業
義翹神州成立於 2016 年,於 2021 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從事生物試劑研發、生 產、銷售並提供技術服務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為全球製藥企業和生命科學研究機構提 供高質量的生物試劑產品和高水平的技術服務。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重組蛋白、抗體、基因、 培養基,此外還提供生物分析檢測服務以及為製藥公司與生物技術公司選取候選臨床藥物。 根據公司 2021 年年報,義翹神州目前生產和銷售的現貨產品種類已超過 5.2 萬種,其中 重組蛋白試劑超過 6,500 種,抗體試劑種類約 14,000 種,其中單克隆抗體數量超過 4,900 種。經過多年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其客戶已涵蓋大學、科研院所、醫藥研發企業等國內 外各類生物研發單位。義翹神州憑藉其全面的產品結構、優質的產品質量為眾多客戶在生 命科學基礎研究和醫藥開發、生產質控等環節提供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支持,已成為生物 試劑行業國內領先的科技公司之一。
義翹神州由神州細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分立而成,分立後專註於生物試劑業務。母公 司神州細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7 年,通過其試劑業務的盈利支持神州細胞的生 物葯業務,因此試劑業務的研發和市場投入受限,隨着神州細胞多個生物葯產品進入臨床 研究階段,研發和生產線投入均快速增長,試劑業務盈餘無法滿足生物葯業務的資金需求。 鑒於試劑業務和生物葯業務面臨的不同發展問題,神州細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決定將兩類 業務分立。2016 年母公司進行存續分立,分立後分別為神州細胞和義翹科技。
公司創始人謝良志博士技術出身,組建專業團隊從事生物試劑研發生產。公司董事長 謝良志博士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曾任美國默克集團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為 解決我國蛋白和抗體等生物試劑主要依賴進口且價格較高的問題,謝良志博士於 2007 年 創立北京義翹神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通過組建專門從事生物試劑研發和生產的獨立團隊, 建立了全套蛋白、抗體生物試劑關鍵技術平台,開發出一系列生物試劑產品。截至 2021 年 12 月,謝良志直接持有公司 2.12%的股份,並通過拉薩愛力克間接控制公司 50.42%的 股份,合計控制公司 52.54%。股份持股比例較高,與公司利益深度綁定,對公司控制力 強。
公司核心團隊專業背景較強,研發與管理能力突出。公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層次水 平高、人才結構合理、專業技術能力強的研發隊伍,彙集了免疫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工程等領域的專家和人才,為公司的新品研發和技術服務提供了強大的人才保障。公司核心 技術團隊均獲得生命科學及醫學等相關學科的碩士或博士學位,並擁有多年研究經歷,核 心管理團隊也曾在知名葯企擔任管理崗位,專業經驗豐富。如公司總經理張傑系北京大學 醫學部神經免疫學專業博士,曾工作於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部、美國 費因斯坦醫學研究所,擁有共計 6 年免疫學研究經驗。
公司基於自主研發的全面生產平台,不斷拓寬業務領域。公司憑藉自主研發一系列全 面、高效的核心技術平台開發數萬種生物試劑,不僅覆蓋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 學等基礎科研領域,還能夠為創新藥物研發提供採購生物試劑產品和相關技術服務的渠道, 滿足市場對生物試劑的需求。根據公司 2021 年年報,公司目前生產和銷售的現貨產品種 類超過 5.2 萬種,其中重組蛋白超過 6,500 種,包括超過 4,500 種人源細胞表達重組蛋白, 能夠全面滿足客戶對接近人體天然蛋白結構和性質的重組蛋白的需求。此外公司還可提供 抗體約 14,000 種,基因產品約 32,000 種及培養基 16 種,覆蓋生命科學研究的多個領域。 通過持續的產品與技術創新開發,公司在生命科學研究、醫學研究、新葯研發、檢驗學研 究、食品安全和農業科學等業務領域不斷拓寬細分,為海內外眾多客戶提供全方位高質量 的生物試劑產品。
依託在蛋白和抗體研發生產等方面的優勢,公司還可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技術支持服 務。由於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藥物研發涉及的研究領域分布廣泛,應用場景多元,對於各 類生物試劑的需求種類眾多,市場上現有的生物試劑庫無法滿足其全部需求,因此公司面 向科研單位及醫藥研發、生物技術企業提供重組蛋白表達純化、抗體開發與生產等定製化 服務,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疫情期間新冠業務增厚公司業績,非新冠業務蓬勃發展
疫情期間新冠業務增厚公司業績,非新冠業務加速成長。2020 年公司業績實現大幅 增長,主要系疫情爆發以來,公司快速反應迅速開發出一系列疫情病毒相關蛋白、抗體等 生物試劑產品,被國內外客戶大量採購,公司 2020 年營業收入達 15.96 億元,同比增長 782.77%,歸母凈利潤 11.28 億元,同比增長 2996.89%,其中新冠相關產品貢獻收入達 到 13.42 億元。而 2021 年隨着疫情相關產品收入貢獻降低,公司營業收入達 9.65 億元, 同比減少 39.53%,歸母凈利潤為 7.20 億元,同比減少 36.15%。但同時全球生命科學研 究發展迅速,市場需求旺盛,隨着各類生物醫藥企業及科研機構對研發投入的不斷增加, 對生物試劑產品的需求持續提升。為及時滿足客戶需求,公司依靠自主研發並獨立掌握的 核心技術平台,不斷豐富產品及服務種類,依託全面、高效的核心技術平台,開發了數萬 種生物試劑產品的同時提供蛋白、抗體表達純化等服務,在下游強勁需求下,公司非新冠 業務蓬勃發展——2021 年公司非新冠病毒相關業務收入 3.59 億元,同比增長 41.41%, 2017-2021 年非新冠類產品 CAGR 為 37.31%。
重組蛋白與抗體產品貢獻絕對收入,CRO 服務與培養基類產品快速增長。公司營業 收入主要來源於重組蛋白與抗體類試劑,其中公司 2020 年業績實現爆髮式增長主要系新 冠相關產品貢獻,分產品來看,重組蛋白試劑實現收入 4.76 億元(新冠相關產品 3.29 億 元),同比增長 326.55%,占當年收入的 29.81%;抗體試劑收入 10.38 億元(新冠相關產 品 10.10 億元),同比增長 5088.24%,占當年收入的比例為 65.03%;基因、培養基與 CRO 服務同比增速分別為 79.35%、15.72%、92.98%。而 2021 年新冠病毒相關業務受疫情變 化、防控政策、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收入貢獻顯著下降——公司 2021 年重組蛋白試劑 實現收入 3.10 億元(我們預計其中新冠相關產品 1.13 億元,非新冠產品約 1.97 億元,同 比增長 34.37%),同比減少 34.94%,占當年收入的 32.12%;抗體試劑收入 5.29 億元(我 們預計其中新冠相關產品 4.92 億元,非新冠產品約 0.37 億元,同比增長 31.16%),同比減少 49.04%,占當年收入的比例為 54.82%;基因、培養基與 CRO 服務同比增速分別為 -20%、58.82%、76%。
高毛利率產品帶動公司綜合毛利率維持高位。2019-2021 年度公司主營業務綜合毛利 率分別為 83.99%/96.88%/93.97%,其中 2020 年新冠相關業務毛利率約 98.19%,2021 年我們預計約 98%;而 2020 年非新冠相關業務毛利率約 89.95%,2021 年我們預計約 88%。 其中分產品來看,重組蛋白、抗體、基因產品毛利率較高,達到 80%以上;CRO 服務與 培養基產品毛利率在 60%-80%之間。
新冠疫情推動業績高增長,毛利率與凈利率呈上升趨勢,期間費用率持續優化。 2017-2019 年公司凈利率低於 30%且有下降趨勢,主要系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增長所致; 2020-2021 年凈利潤大幅增加,分別增長 70.6%/74.6%,主要系新冠催化下公司營業收入 規模大幅增加,同時規模效應導致期間費用率大幅下降與產品價格上升。而隨着公司收入 規模的快速增長,公司各項費用率持續優化——2019-2021 年公司銷售費用率分別為 24.37%/5.83%/8.44%,2020 年度銷售費用率大幅下降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影響,業務規模 大幅增加所致,2021 年度銷售費用率同比上升主要系新冠病毒相關業務下降,公司收入 規模減少所致。2021 年管理費用率有所增長,與公司人工成本增加相關。2017-2021 年公司研發投入不斷增長,其增長趨勢與業務規模相匹配。公司 2017-2021 年財務費用率較 為穩定,財務費用主要為匯兌損益,匯兌損益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較小。
綜合毛利率在同行業佔據領先地位。2018-2021 年公司平均毛利率遠超同行業其他公 司綜合毛利率均值,2019-2021 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 84.00%/96.88%/93.97%——一方面 公司自主建立起品類齊全、規模龐大的產品庫,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採購生物試劑和服 務的渠道;另一方面,公司擁有核心原材料開發和製備的能力,能夠有效提高研發效率和 產出率,降低研發和生產成本。
公司分析:掌握核心生物試劑研發技術,業務迎來高速發展期
獨立自主技術平台與相對閉環研發體系的雙重優勢
公司研發團隊技術背景深厚,研發經驗豐富。公司擁有高素質規模化的技術和管理團 隊,彙集了免疫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工程等領域的專家和人才。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專職研發人員共有 122 人,其中博士 7 人,本科及以上 109 人,是一支經驗豐富、 層次水平高、人才結構合理、專業技術能力較強的研發隊伍,為公司的新品研發和技術服 務提供了強大的人才保障。此外公司在國內、美國和歐洲等地均建立了市場和技術支持團 隊,能夠快速掌握市場動態,高效地跟進客戶對於產品選購、技術參數和實驗開展等方面 的諮詢和服務需求。公司研發團隊人員數量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但科研能力較為突出。 2019-2021 年公司研發團隊人數分別為:89 人、102 人、122 人。
公司不斷技術創新,核心平台持續賦能。公司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始終重視對新產品、 新服務的研發投入,並憑藉持續的研發投入,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優化現有技術平台並開 發新技術、新產品。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系列核心技術平台具有全面、高效、成本可控的特 點,且具有較強的普適性。相關的技術平台能夠應用於同類型不同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幫 助公司高通量、快速、高效、低成本研製高質量、多樣化的生物試劑並且實現大規模生產, 同時可支撐公司全面快速地滿足客戶對多樣化生物試劑與技術服務的需求,其核心技術具 有較強的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公司 2018-2019 年研發費用率均高於同行業其他公司均值, 主要系公司為不斷提升競爭優勢,豐富產品種類,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所致;而 2020-2021 年度研發費用率低於同行業其他公司,主要受新冠疫情影響導致新冠相關產品收入大幅增 長。
公司作為以研發為驅動力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擁有 4 個核心技術平台。通過多年的 研發和技術積累,公司建立核心技術平台,能夠根據市場需求,高效率研製多樣化生物試 劑,並根據客戶個性化需求及時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同時在原有技術和經驗的基礎上,公 司持續開展技術平台優化、產品研發工作,不斷完善核心技術平台,以維持技術先進性和 競爭優勢。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的核心技術平台已成功完成超過 6500 種重組蛋白產品開 發,數量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公司在規模化生產方面與成本控制方面具有較強優勢。規模化生產能力是價格競爭的 關鍵,公司憑藉高通量快速搖瓶體系與規模化生產體系,可實現百升以上大規模生產,規 模效應明顯,提升產出率的同時顯著節省人力成本,並降低了單位擴大生產所需投入材料 成本,進一步有效對產品成本進行控制。2018-2020 年公司重組蛋白單位成本逐年降低, 主要系規模化生產使得人工成本、製造費用等相對固定成本在成本中的比重下降所致。
公司的核心原料開發和製備能力構成“內部閉環”的技術支撐。公司研發了規模較大 的蛋白和抗體試劑產品庫,在生產過程中許多關鍵原材料的開發和製備自主掌握,在外銷 的同時滿足內部自用需求。通過“內部閉環”的技術支撐,實現培養基、蛋白抗原、表達 載體等多種核心原材料的自主製備,大幅減少外部採購,有效降低產品研發生產成本,從 而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具備價格競爭優勢,還能減少外界不可控因素對產品開發與生 產的影響,保證產品開發的效率和供應的及時性。
公司品類數量行業領先,海外市場積極拓寬
公司分立前,自 2007 年起開始研發並生產重組蛋白生物試劑,而行業內領軍企業 R&D Systems 成立於 1976 年,PeproTech 成立於 1988 年。公司憑藉全面、高效的核 心技術平台優勢,與國內外知名廠商相比,在重組蛋白產品種類上取得了一定優勢。截至 2021 年底,公司已經自主研發了規模較大的蛋白和抗體試劑產品庫(現貨產品),其中蛋 白試劑產品數目超過 6,500 種,抗體試劑產品數目約 14,000 種,另有現貨基因產品近 32,000 種,並能獨立生產用於培養 HEK-293、昆蟲細胞等的多種培養基,其中蛋白產品 數量方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公司產品客戶認可度高,可支持國內外研究人員在生命科學領域和醫藥領域進行高水 平的科學研究。據公司官網統計,2017 年以來公司產品支持各科研機構發表論文超過 4,300 篇,其中發表在生命科學領域世界頂級期刊 Science、Nature 和 Cell 的論文共有 80 篇。截至 2020 年底,共計 407 篇正式發表或者預發表的學術文章中提及使用了義翹神州 的新冠病毒相關蛋白、抗體等生物試劑或者技術服務,為新冠病毒的基礎研究提供了充分 支持。
公司不斷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在保持存量客戶的同時,大力開拓新客戶,2020 年新 冠疫情在全球爆發以來,公司基於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病毒生物試劑產品研發經驗,迅速研 發出眾多新冠病毒相關的重組蛋白、抗體和基因產品,贏得了客戶的認可,其中重組蛋白客戶數量同比增長 58.00%,抗體客戶數量同比增長 79.07%,CRO 客戶數量同比增長 61.36%,公司的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公司銷售團隊規模持續增加,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公司 2021 年銷售人員數量約 114 人,同比增長 48%。近年來,公司搭建高質量境內外銷售團隊,境內外銷售人員數量快速 增長,且銷售團隊中具備生命科學專業研究生學歷背景人員佔比較高,專業能力強,能夠 對客戶的產品選購、使用及售後過程提供及時、專業的服務。公司銷售人員服務直銷客戶 並協助經銷商進行技術支持與產品售後服務工作。2019 年,公司產品銷售以直銷為主, 其佔比在 60%以上,直銷、經銷收入佔比較為穩定;疫情爆發後,2020 年公司新冠病毒 相關生物試劑產品被下游生物客戶大量直接採購,直銷比例大幅上升,增長率達到 1093.51%,剔除疫情影響,公司直銷與經銷收入增長率超過 30%。
全球化市場加速布局,公司海外收入佔比較高。海外市場生物科技相關的基礎科研和 醫藥研發活動活躍度高,對生物試劑產品需求量大。公司在海外市場的滲透率和銷售基數 較低,隨着公司境外銷售子公司的設立,海外市場開拓力度增大,境外銷售收入和佔比穩 步提升。公司全資子公司 Sino US 與 Sino Europe 分別於 2017 年與 2018 年於美國、德 國成立,截至 2020 年公司已在全球授權數十家經銷商;2021 年 11 月 29 日,公司日本全 資子公司完成設立登記。2019-2021 年境外收入佔到營業總收入的 52.47%、81.48%和 78.13%,海外收入逐步攀升,產品優勢在境外得到認可。公司憑藉自身性價比優勢與重組 蛋白產品數量優勢,不斷增強全球市場競爭力。公司上市後持續拓寬海外市場,以併購重 組的方式加大市場和銷售團隊布局,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的產品已銷往全球 90 多個國家或 地區。
新冠產品彰顯公司實力,疫情催化下公司迎來高速發展
快速響應新冠病毒生物試劑研發需求,收入端迎來爆髮式增長。2020 年公司利用自 身在重組蛋白和抗體試劑研發方面的技術平台優勢和多年從事病毒試劑產品研發積累的 經驗,快速響應,迅速研發出 360 多種新冠病毒研發急需的相關重組蛋白、抗體及基因等 關鍵試劑產品,為新冠病毒的基礎研究、疫苗和藥物研發及病毒抗原、抗體檢測提供了關 鍵試劑的支持,其中公司在 2020 年 1 月 22 日成功表達新冠病毒重要靶點蛋白-RBD,距 全球首次公布新冠病毒序列的日期(1 月 11 日)相差 11 天,成為全球首先公布上市的新 冠病毒重組蛋白科研試劑——公司 2020 年新冠類產品銷售收入達到 13.42 億元,佔到 2020 年總收入的 84.07%。 2021 年公司針對引發全球新一波疫情的奧密克戎(Omicron)變異株,僅用 6 天就 完成了從分子構建,到細胞培養、蛋白純化、質量檢定等一系列工作,成功生產出奧密克 戎(Omicron) 變異株 RBD 蛋白試劑,第一時間提供給相關機構開展研究——公司 2021 年 新冠類產品銷售收入達到 6.06 億元,佔到 2021 年總收入的 62.76%。
公司新冠產品廣泛應用於全球基礎和醫學研究、新葯和疫苗研發、臨床診斷。在疫情 不斷反覆且病毒變異更加迅速的情況下,公司持續快速增加新冠相關試劑的研發,支持科 學抗疫。據公司不完全統計,公司新冠相關產品運用於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科研人員的新 冠研究;相關機構共計發表 900 多篇新冠學術論文,其中發表於 Science、Nature、Cell 的論文數量達到 170 余篇。 公司持續研發和生產新產品,新冠產品數量更豐富,產品覆蓋度高。隨着對新冠病毒 研究的不斷深入,對於蛋白、抗體等生物試劑新需求持續出現;同時由於 RNA 病毒在復 制、傳播過程中容易出現變異,新冠病毒已經出現了多個變異的毒株,不同毒株存在不同 的突變位點,也對生物試劑提出了新的需求。公司持續根據市場和研究需求並開發新產品。 公司 2021 年累計新開發上線 323 種新冠相關生物試劑,全面覆蓋 33 種主要變異毒株, 產品覆蓋度在全球主流生物試劑供應商中始終處於領先地位,滿足客戶對於各類新冠病毒試劑產品的多樣化新需求。
公司穩定的產品性能和全面、及時的產品供應,有效增強了客戶黏性。由於不同廠商 產品在序列、性能方面存在一定差異,為最大限度減少研發、生產、質量控制過程中生物 試劑差異引發的波動性,工業客戶傾向於持續從同一公司採購新冠病毒生物試劑。公司在 疫情期間研發速度快、供貨及時、品類全面、產品質量高,保證客戶能及時採購到新冠病 毒基礎研究、疫苗和藥物研發及病毒檢測等過程中所需的各類生物試劑,在疫情爆發初期 依靠快速的反應速度獲得了眾多工業客戶。我們認為在疫情後期,客戶將持續與公司進行 後續合作,業績有望保持穩定。 產能持續擴張匹配客戶需求。公司的產能主要以重組蛋白和抗體產品為主。2018-2019 年度,公司產能為 16400 升,利用率在 70%以上;為適應公司逐步擴大的生產規模,公 司於 2019 年引入了新的生產設備,於 2020 年初完成設備調試,在公司 2020 年新冠病 毒相關產品產銷量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又於 2020 年二、三季度引入部分設備適度擴充產 能,公司 2020 年產能和產能利用率迅速提升;同時,重組蛋白和抗體再生產均由細胞表 達和分泌得來,不同的工藝和技術參數下,單位培養體積產出的產品質量可能有較大差異。 由於新冠病毒相關的重組蛋白和抗體產品銷售較為集中,公司針對熱銷的少數產品進行了 系統化的生產工藝優化,促使單位培養體積產出的試劑量不斷提升。此外,細胞培養生產 過程中單位培養體積的抗體產品產出量(以質量計)一般遠高於蛋白產品,因此公司產能 足以支持抗體產量的快速提升,滿足客戶對於新冠病毒相關抗體產品的較大需求。
公司計劃充分利用現有的蛋白、抗體技術平台,針對市場需求的蛋白、抗體診斷試劑 原料進行研發,開拓診斷原料產品線,打破進口原料壟斷,供應全球診斷試劑生產商。 培 養基是公司研發和生產生物試劑的重要原材料,也是公司的產品之一。公司計劃在現有的 技術和產品積累基礎上,開發乾粉培養基產品線,滿足遠距離運輸和低成本存儲的需求, 從而進一步提升培養基產品供應能力,擴大客戶群體。
他 山 之 石 : 全 球 生 物 試 劑 與 科 研 服 務 領 導 者 Bio-Techne
Bio-Techne Corporation(NASDAQ:TECH)於 1981 年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 創立,前稱為 Techne Corporation,目前擁有 R&D Systems、Novus Biologicals、Tocris 等一系列子品牌,公司通過整合利用多學科的專業知識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及實行戰略性收 購擴大專業產品範圍,為生命科學和臨床診斷科研人員提供高質量的試劑、儀器、定製生 產和檢測服務,有助於揭示特定疾病的性質、診斷和進展。服務客戶包括製藥企業、生物 技術公司、科研機構、醫院、政府等。根據公司 2022年財報,截至 2022年 8月底,Bio-Techne 在全球範圍內共有超過 3000 名員工,累計開發產品超過 50 萬個,期刊發表論文引用超 35 萬次。
2018 年之前,Bio-Techne 的市值平穩增長,2018 年開始公司市值呈飛速增長趨勢, 截至 2022 年 8 月底其市值已超過 120 億美元。2022 財年 Bio-Techne 營業收入達到 11.06 億美元,營業利潤為 2.97 億美元。公司所提供的蛋白質相關試劑與服務質量居於世界之首, 其抗體研究水平也處於世界前列。2013-2018 財年 Bio-Techne 收入複合增速為 15.67%, 2018-2022 財年複合增速為 14.51%;營業利潤 2013-2018 財年複合增速為-2.72%,但隨 着公司對收併購後各產品業務線部門的調整和整合,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逐步體現, 2018-2022 財年公司營業利潤的複合增速為 21.48%。
經過四十年的技術發展和收購擴張,Bio-Techne 進一步革新其核心產品技術,填補科 學研究的空缺之處,公司業務趨於多樣化,其提供的試劑、設備及相關服務囊括了自然科 學的眾多領域。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為消耗品的生產與銷售,服務客戶主要為醫藥及生物技 術公司。
Bio-Techne 業務對應的市場主要分為以下七個部分,累計對應全球終端市場規模約 140-200 億美元,具體來看:
1. 蛋白組學研究試劑:總市場規模約為 30 億美元,Bio-Techne 預計市場增速為中個 位數增長,該部分為 Bio-Techne 的主要業務,其市場佔有率為 10%左右,業務增速為 9%~11%。蛋白組學研究試劑的產品主要為蛋白質和抗體,包括具有高生物活性的高質量 蛋白、具有天然蛋白結構的全長蛋白、具有特定功能的單克隆抗體等,可用於細胞生長分 化、免疫檢測相關研究。Bio-Tech 目前可提供約 6000 種蛋白質和 425,000 種抗體變體, 更全面地滿足客戶需要。旗下品牌包括 R&D Systems、Tocris、Novus 等。
2. 蛋白組學研究工具:總市場規模為 20 億~30 億美元,Bio-Techne 預計市場增長速 率為中個位數增長,Bio-Techne 該方面業務增速約為 15%,市場佔有率接近 10%。蛋白 組學研究工具的主要產品包括免疫測定、Westernblot、生物加工儀器,可實現快速定量分 析,減少人工操作與其他干擾,提升分析結果準確度。主要通過 R&D Systems 與 ProteinSimple 兩個品牌提供相應產品。
3. 細胞培養及基因治療:隨着細胞治療技術的發展,總市場規模約 30 億~50 億美元, Bio-Techne 預計市場增速可達 20%,而 Bio-Techne 的市佔率僅為 1%,但公司針對該項 業務擁有明確的戰略規劃和總體布局,未來的業務發展增速有望逐步上升,Bio-Techne 預 計該業務增速約為 50%。利用 B-Mogen 的基於轉座子的非病毒基因編輯技術和 Quad 的 細胞激活技術,公司擁有一套完整的細胞和基因治療的工作流程,有能力在該領域提供新 的產品與技術。
4. 組織病理學:市場規模在 10 億~20 億美元之間,Bio-Techne 預計市場增速為中個 位數增長,Bio-Techne 市佔率為 5%左右,業務發展速度超過 20%。利用 RNAscope 這 一新穎的原位雜交(ISH)技術檢測完整細胞內的目標 RNA,以單細胞分辨率提供高敏感度 和特異的空間信息,應用 Advanced Cell Diagnostics 的基因組分析試劑進行相關研發。
5. 液體活檢:市場總規模超過 30 億美元,Bio-Techne 預計市場增速超過 20%, Bio-Techne 的市場佔有率為 1%左右,業務處於較快增長約 50%。公司也將其作為未來的 發展重心,利用 Exosome Diagnostics 的技術,通過對外泌體提取、純化、擴增及分析完 成相關檢測,也能夠實時監測細胞所處的生物過程。
6. 分子診斷(基因組學&腫瘤學):市場總規模在 10 億美元左右,Bio-Techne 預計市 場增速在低雙位數增長,公司市佔率不足 5%,但業務發展速度超過 20%,2021 年收購 Asuragen 後擁有市場領先的遺傳載體篩選和腫瘤學診斷試劑盒開發技術,多用於臨床和 研究應用以及分子水平的控制。
7. 診斷試劑:市場總規模為 10 億~20 億美元,Bio-Techne 預計市場增速為中個位數 增長,Bio-Techne 市佔率可達 10%,業務增速為 4%~6%左右,公司憑藉超過 40 年的診 斷試劑開發和製造經驗,已經成為臨床控制、校準器和試劑盒的市場領先供應商,旗下品 牌包括 R&D Systems、Biospecific、Asuragen。
2014 年之前,Bio-Techne 分為生物技術部門和診斷部門兩個部門運作,2014 年收購 Protein Simple 之後,新增了蛋白質平台部門,將公司主要部門增長為三個。
1. 生物技術部門(Biotechnology)。生物技術部門收入佔比達六成以上,主營業務 為向生物技術與生物醫學生命科學領域的工業研究和學術研究人員提供實驗室耗材,其產 品包括蛋白質、抗體、免疫測定、流式細胞儀產品、細胞內信號產品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等。
2. 診斷部門(Diagnostics)。診斷部門為客戶提供一系列用於診斷設備和作為驗證 工具的控制器和校準器,此外還生產銷售包含在診斷試劑盒中的其他試劑。Bio-Techne 於 2014 年收購 Bionostics 公司,2015 年 7 月收購 Cliniqa Corporation,進一步補充和擴展 了其臨床診斷控制解決方案。
3. 蛋白質平台部門(Protein Platforms)。Bio-Techne 收購 Protein Simple 後自 2015 年起建立該部門,其主要業務為開發並銷售用於蛋白質分析的專利產品及耗材以簡化、定 量、多次重複蛋白質分析流程,加強了公司在免疫分析市場的市場地位。
從 2018 年起 Bio-Techne 進行業務重整,將之前的三個部門重新組合為蛋白質科學和 診斷基因組學兩個業務部門,旗下包含 R&D Systems、Novus Biologicals、Tocris、 ProteinSimple 等數十個子品牌,覆蓋了蛋白質及診斷學領域的諸多研究內容。 1. 蛋白質科學(Protein Sciences,2022 財年營收佔比為 75.18%):整合高質量純 化蛋白試劑與蛋白質分析業務,為客戶提供更多基於蛋白質的解決方案。 2. 診斷學與基因組學(Diagnostics & Genomics,2022 財年營收佔比為 24.82%): 結合診斷試劑、儀器和檢測方法,多方位覆蓋診斷產品市場。
蛋白質科學部門
蛋白質科學部門為 Bio-Techne 的主要營收部門,近四年收入佔比均達到 70%以上。 2022 財年該部門營業收入為 8.32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13%。該部門提供高質量純化蛋 白質和試劑解決方案,包括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抗體、免疫測定、生物活性小分子化合 物、組織培養試劑和 T 細胞活化技術。除此之外該部門還提供蛋白質分析解決方案,為研 究人員提供高效、簡化的自動化蛋白質印跡和多重酶聯免疫吸附劑測定(ELISA)。
診斷學和基因組學部門
Bio-Techne 的診斷學和基因組學部門近幾年利潤率波動較大,2022 財年該部門收入 為 2.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20.68%。其主要業務為診斷產品的開發和製造,包括 FDA 監 管的質控品、校準品和臨床化學質控品以及為原始設備製造商和臨床客戶提供其他試劑, 同時開發並生產一系列臨床分子診斷腫瘤學檢測產品,還生產銷售用於研究和臨床的基於 組織的原位雜交分析。
回顧 Bio-Techne 近 30 年的發展歷程,其主要發展策略為提高核心產品競爭力,收購 業務和全球化擴張齊頭並進,同時注重資源及時重整,正是對發展策略的正確選擇造就了 Bio-Techne 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成功。我們認為國內生物試劑公司未來有望學習並借鑒 Bio-Techne 的成功經驗,由國內生物試劑領軍企業逐漸發展為全球生物試劑領導者。
發展策略 1——核心產品持續性創新
2022 年 Bio-Techne 研發開支為 8714 萬美元,研發投入比例為 7.88%。公司將用於 研發的持續大量投資轉化為率先上市的優質產品,提高現有產品質量與測量精度。在 2020 年受 COVID-19 影響,大量科研實驗室和研究中心關閉,Bio-Techne 的收入增長率有所降 低,但公司也為 COVID-19 提供了優質的新型解決方案,其開發的完全定量血清測試不僅 能夠確定患者是否接觸過病毒,還能夠確定患者的免疫水平,是目前最具體、最準確的血 清測試。在未來 Bio-Techne 還計劃大力開發用於癌症診斷風險評估的外泌體檢測平台, 為病人提供更簡便的家用檢測試劑盒。
發展策略 2——全球化布局和新業務擴張
Bio-Techne 在全球範圍內拓展其銷售業務和分銷渠道,以增強其全球影響力和客戶粘 性。自 2007 年在上海創立中國分公司後,積極拓展中國市場,在 2018 年後與中國多家企 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22 財年 Bio-Techne 在中國營收達 112.44 百萬美元,實現 23% 的內生增長,占公司總業務營收的 10.17%。
同時公司精準把控市場動向,利用其現有產品組合將產品擴展到新的研究領域,創新 開展細胞與基因診斷業務,並將其作為企業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2018 年前 Bio-Techne 的產品服務主要側重於蛋白質方面,2018 年後隨着活細胞作為治療劑的革命 性用藥出現,針對靶向癌症的細胞療法和基於幹細胞的療法研究不斷增多,公司看到了生 物加工和細胞治療市場業務發展的可能性,將研究內容擴展到相關試劑和分析儀器的生產。 2019 年起 Bio-Techne 引入了新的細胞和基因治療業務部門,並通過一系列併購和研發提 升其研究能力(Bio-Techne 分別於 2019 年收購 Quad 和 B-Mogen 兩家企業,得力於 Quad 獨特的免疫細胞激活系統和 B-Mogen 的基於轉座子的非病毒基因編輯技術,目前公司已 擁有一套較完整的細胞和基因治療流程,能夠為癌症研究、診斷、治療提供有力工具。同 年公司與 Fresenius Kabi 和 Wilson Wolf 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能夠提供世界頂級的生物 反應器以及最先進的白細胞分離設備;此外 2019 年 Bio-Techne 投入約 5000 萬美元在明尼蘇達州建設最先進的 GMP 蛋白質工廠,於 2021 年第一季度正式開啟,目前共有 61000 平方米的設施,該工廠投入使用後可大規模流程化生產商業化的 GMP 級蛋白,並能提供 不同類型的產品以滿足客戶不同需求,還能夠用於臨床診斷治療),生產高質量的試劑和 高精度自動化分析儀器以推動該業務進一步發展,公司預計未來五年後該部門收入將突破 30 億美元。
發展策略 3——及時根據公司資源進行業務重整,加強業務間協同效應
近十年間 Bio-Techne 進行了兩次業務重整。2015 年收購 Protein Simple 後,在原有 的生物技術部門和診斷學部門的基礎上,又添加了蛋白質平台部門,擴大蛋白質領域的業 務範圍,向更多客戶提供更優質的蛋白質研究解決方案。2018 年收購 Exosome Diagnostics 後,公司將原有的三個部門重整為蛋白質科學和診斷學&基因組學兩個部門, 更加科學性地發揮各部門優勢,將其多樣化的專業知識和產品組合優勢帶到研究和診斷領 域,提供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和支持臨床突破所需的資源。 綜上,回顧 Bio-Techne 近 30 年的發展歷程,其主要發展策略為創新研發提高核心產 品競爭力,持續收購和全球化擴張齊頭並進,同時注重資源及時重整。義翹神州作為國內 領先的“一站式”生物試劑和技術平台,擁有豐富的產品庫,在研發驅動下不斷布局全球 化市場,中長期成長確定性強,我們認為義翹神州未來有望學習並借鑒 Bio-Techne 的成 功經驗,由國內生物試劑領軍企業逐漸發展為全球生物試劑領導者。
盈利預測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生物試劑與技術服務一站式供應商,主要業務包括重組蛋白、抗體、 基因和培養基等產品。2020 年受新冠影響,公司新冠相關收入迎來爆發性增長,考慮到 未來新冠相關產品收入貢獻逐步減弱,而公司非新冠業務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我們預計
① 重組蛋白:公司目前研發和生產的重組蛋白產品超過 6500 種,包括 4500 多種 人源細胞表達重組蛋白產品,能夠全面滿足客戶對於最接近人體天然蛋白結構和 性質的重組蛋白需求。未來公司將根據市場反饋和研究熱點,研發新藥物靶點蛋 白產品,利用現有的重組表達技術平台,開展重組抗原產品用於診斷領域方向等, 預計 2022-2024 年新冠業務收入增速分別為-65.00%/-45.00%/-25.00%,非新冠 業務收入增速分別為 20.00%/42.00%/40.00%;
② 抗體:公司目前研發和生產的抗體產品種類已經超過 14000 種,其中單克隆抗 體數量超過 4,900 種,能夠覆蓋生命科學研究的多個領域,為分子生物學、細胞 生物學、免疫學、發育生物學、幹細胞研究等基礎科研方向和創新藥物研發提供 “一站式”採購生物試劑產品和技術服務的渠道。由於科研領域對抗體的需求數 量眾多且較為分散,公司未來將針對科研需求,增加抗體產品開發數量;同時公 司計劃在未來 1-2 年重點開發僅識別某種病毒的特異性抗體,以及廣泛識別變異 前後的廣譜性抗體,預計 2022-2024 年新冠業務收入增速分別為-75.00%/-45.00% /-25.00%,非新冠業務收入增速分別為 35.00%/45.00%/42.00%;
③ 培養基:我們預計未來泰州工廠投產後,培養基將進入規模化生產,不斷滿足高 端培養基市場需求,預計 2022-2024 年保持快速增長,收入增速分別為 10.00%/ 40.00%/32.00%;
④ CRO:公司不斷拓展技術服務業務領域,我們預計 2022-2024 年收入增速分別為 30.00%/45.00%/42.00%。
綜上,預計公司 2022-2024 年收入分別為 6.05/7.21/9.49 億元,凈利潤分別為 3.97/ 4.38/5.49 億元。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