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航天愛好者們今天的大戲都是在看雙小行星重定位測試飛行器(DART)撞擊雙星系統的迪莫福斯小行星的巨大成功故事,至少我自己的朋友圈裡都是這個,甚至連根本不懂航天與天文的同學和朋友也在瘋轉。當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APL)沸騰歡呼的那一刻,我也同樣認為這是NASA、歐空局們取得的巨大成功,關於DART撞小行星的話題現在太熱,以後有機會我會單獨說一說。不過就在DART新聞霸屏的同時,位於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卻不得不重返總裝大廳(VAB)了。不過這件事並未引起巨大的關注,對於媒體運作熟練的老手NASA,這次有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感覺了。
SLS火箭順利返回VAB廠房 22-9-27
大約3天前,我曾經發文說NASA希望嘗試在9月27號發射阿爾忒彌斯一號,但隨後第二天NASA就推翻了自己的聲明,取消了27日的發射,10月2日是否發射也要看當時還未命名的颶風“伊恩”的運行數據。按照NASA的描述,只要颶風來襲時風速不高於174公里/小時,SLS火箭就可以呆在發射台上無需返回VAB,反之則要進行回滾操作。最終在9月26日,NASA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為了保護火箭不被颶風影響,SLS需要運回到總裝大廳進行躲避。火箭的回滾操作從北京時間27日中午11:20左右開始,整個過程大約需要11個小時(事實上本文發布時,SLS火箭已經在21:45左右順利返回了VAB廠房)。
古老的履帶式運輸車運輸SLS火箭
NASA表示,連日來與NOAA等機構密切合作的數據顯示伊恩颶風絲毫沒有減弱的意思,同時也為了有足夠的時間讓員工做好準備,因此才決定將SLS火箭運回總裝廠房。NASA並沒有再次預計重新將火箭運上發射台的時間,但可以確定的是火箭將在VAB中對飛行終止系統(FTS)進行電池更換,以應對太空部隊的認證,同時還會對火箭的部分系統進行檢查,畢竟這枚火箭已經在發射台上硬生生地挺了一個多月了。另外火箭所攜帶的10顆納米小立方衛星中,有幾顆已經處於虧電狀態,但這次火箭運回VAB大概率不會拆開獵戶座飛船與上面級的連接,因此這幾顆納米衛星的命運並不樂觀。
SLS火箭在發射台上的最後一晚
有人說,NASA這次是自導自演的一場好戲,我並不完全否認這一點,至少大家知道颶風就要來了的時候,NASA肯定是鬆了一口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剛才提到的FTS飛行終止系統的認證問題上,該系統的引導模塊是用電池供電的,更換電池的前提是將火箭拆開。正常情況下太空部隊只會給一個20天的認證,但為了當時9月3日的發射,破格將認證時間延長到25天,當時媒體的說法是這已經達了一個極限。而幾天前NASA為了火箭發射又跟東部山脈協商將認證延長到10月2日以後,一下子再推遲30天,這從可靠性上其實是說不過去的,畢竟擊毀火箭和攔截導彈的情形還不完全一樣。而且,火箭在發射台上放了一個多月,各個子系統可能都需要一些額外的檢測,搞不好還真是利用這次颶風當台階,就坡下驢把火箭拖回了VAB。
按照NASA的慣例,SLS火箭在27日返回VAB後,檢測工作至少要持續半個月,也就是說火箭最早返回發射台的時間可能是10月中旬,從SLS抵達發射台再完成發射前的準備還需要至少10天的時間,也就是說一切順利的話SLS火箭下次準備好發射的時間大概是10月下旬。下個月球軌道窗口將在10月17日至31日打開,但10月24-26日、28日間有其他已確定的任務不能發射,SLS能在10月份發射的窗口只剩下3-4天。所以一不留神,SLS火箭的首飛就要滑到11月份去了,而11月份的月球發射窗口將在12日至27日間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