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航天員,未來有望登陸月球值班

2022年08月26日10:40:03 科學 1519

人類航天科技的發展,讓登陸月球已經成為可能,我國的載人飛船將會在2025年左右登陸月球,這個飛躍之後,還有一個大喜訊傳來,我國將會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航天員未來有望像現在中國空間站一樣,到月球登陸並經常值班。

中國將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航天員,未來有望登陸月球值班 - 天天要聞

最近我國已經有官方消息,關於在月球建造國際科研站的計劃正在進行論證和設計中,如果這個科研站建造成功,意味着月球上將會實現長時間停留人類,進行必要的科研和考察等項目。

將要建造的月球站點,是建造在月球表面的人類科研基地,能夠容納人類宇航員和科學家在月球上進行工作和生活,一旦實現這個創舉,意味人類已經從地球到月球上長時間能停留,人類科技的進步已經取得了突破進展。

在月球開展航天科研和更多研究項目,直接分析月球上蘊藏的各種礦藏等,都會比從月球帶樣本回地球要更加便捷,當然這個前提是需要把必需的科研設備等,從地球運送到月球的基地上去。

中國將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航天員,未來有望登陸月球值班 - 天天要聞

當然了一旦科研站建造成功,就是宇航員們的值班站點了,必要的設備就要一點點從地球上搬過來了。

那麼這個月球科研站是不是要建造很多年呢,並不是很遙遠,我國目前的計劃是在2030年左右就把這個月球科研站建造完成,至少基本型會打造完畢,能夠分期再進行完善和細化等。先讓宇航員有落腳的位置,能夠先開始前期的工作,後面再逐步完善所需要的設備和拓展的空間等。

中國將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航天員,未來有望登陸月球值班 - 天天要聞

我國計劃在2030年完成首期的建造,到2045年會建造成綜合性的規模比較大的月球基地,到時能夠容納一定數量的人員停留,也能建造很多通過太陽能等設施進行能源轉換的設備等,目前估計最大的問題就是水源和食品的長期供給問題,另外如何到達月球和往返於地球和月球之間更為經濟高效的通勤問題等。

隨着人類對月球的了解越發深入,相信未來月球可能也是地球移民的一個選擇之一,到那時月球科研站不僅能為人類在月球建造一個工作場所,還能為未來人類從月球向著更遠的星系出發,打造更加有方便條件的基地,那些科幻電影里的情節,很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真的成為事實了。

中國將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航天員,未來有望登陸月球值班 - 天天要聞

目前建造月球國際科研站,是屬於我國航天工程的四期任務,已經從2021年開始正式啟動,並且計劃要在2030年完成首期的建造。現在正在進行相關火箭和運載飛行器的研發和論證等。

美國媒體馬上又關注起來,認為我國使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又要在月球上圈地了。而且國際社會對我國的這個航天項目很感興趣,尤其對於我國建造的月球科研站的位置會選擇在哪裡,更是眾說紛紜。

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曾經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完成了靠近月球赤道附近的登月。

中國將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航天員,未來有望登陸月球值班 - 天天要聞

我國的科研站計劃沒有公布登月的位置,但是從此前我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經登陸月球背面這個信息來看,中國航天工程對於月球的探索似乎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計劃。

而且這些已經引起了美國和國際方面的關注和興趣,認為中國在航天和探月方面,可能取得了更加有信心的研究突破,已經具有能力把更多的宇航員送到太空和月球,也能有信心打造一個適合長期停留的月球科研站點。從這個計劃來看,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已經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水平。

中國將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航天員,未來有望登陸月球值班 - 天天要聞

的確如此,我國的月球探測器成功從月球帶回土壤樣本,還和國際方面的科學家一起進行研究,未來在實施階段中,相信如果符合中國航天工作的要求,一些友好國家的科研人員很可能會申請獲批到我國建造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去探訪和合作。

從中國航天工程有條不紊,準備充分地推動現狀來看,中國對於月球科研站的設計和計劃,已經胸有成竹。

中國將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中國航天員,未來有望登陸月球值班 - 天天要聞

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非常震驚,中國形成了顯著的高效科研風格,一方面在航天科技領域不斷突破和騰飛,另一方面還是非常低調和謙遜,不斷探索更多科技可能實現的目標。

中國的這個創舉不僅是中國航天工程的飛躍,更是對整個人類社會探索月球的具有里程碑式的進展和突破,更是未來人類向更廣闊的太空宇宙發起主動探尋的重要起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