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宇宙發信發點啥?人類被外星人監控?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

2022年07月03日16:26:24 科學 1573

人類是被外星人監控的?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三體人”存在嗎?我們要向宇宙發出信息嗎?可以發點啥呢?

大家好,我是奧利給

UFO研究經費不超過10萬美元

2022年5月,美國國會舉行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第一次UFO聽證會,但是雷聲大雨點小,會上公開的信息不多,只有兩個疑似UFO的影像。

向宇宙發信發點啥?人類被外星人監控?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 - 天天要聞

一個是天空中閃爍的熒光綠三角形物體,這個被證實跟附近的無人機系統有關,是光線穿過夜視鏡造成的烏龍。

另一張照片顯示了一個發光的球形物體從一架軍用飛機的窗口快速飛過,這個現象現場沒有給出進一步的解釋。

向宇宙發信發點啥?人類被外星人監控?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 - 天天要聞

到底UFO有沒有到訪過地球?應不應該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問題,其實被大多數科學家斥為“不是真正的科學”,這一研究領域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數據”,靠某一個單一的現象得出結論實在是不科學。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隨後宣布要組建一個專門的UFO研究小組,這是它第一次介入不明飛行物調查,研究定於今年秋天啟動,持續9個月,所需經費不超過10萬美元。

向宇宙發信發點啥?人類被外星人監控?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 - 天天要聞

10萬美元,由此可知,他們也不怎麼重視,象徵性地研究一下吧!

我們是宇宙黑暗森林的小兔子

在這個問題上科幻小說家的描述要精彩得多!

劉慈欣在《三體》中,給出了一個宇宙社會學概念——黑暗森林法則

向宇宙發信發點啥?人類被外星人監控?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 - 天天要聞

地球就像宇宙森林中的一隻小兔子,一旦被更高智慧等級的外星人發現,人類將被奴役、地球將遭到滅頂之災,所以我們應該悄悄藏在黑暗的宇宙森林裡,千萬不要發出什麼動靜,以免被獵人的槍口瞄準。

其實科學家的探索從未停止。

1973年,麻省理工學院天文學家約翰·鮑爾提出了另外一種更加恐怖的解釋:就像人類在動物園裡觀察動物,外星人可能也正在默默地觀察人類,我們就像被外星人圈養的動物。

向宇宙發信發點啥?人類被外星人監控?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 - 天天要聞

他們把人類文明圈隔出來,就像在宇宙中設立了一個“自然保護區”,故意不跟人類接觸,隔着玻璃罩看着我們的呢,這就是著名的“動物園假說”。

2016年,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鄧肯·福根對這一假說提出質疑,他認為,“動物園假說”實現前提是多種外星文明達成一致,大家都同意建立這樣一個“銀河動物園”,不然的話,只要有外星文明不同意就會打破“不接觸原則”,就會有外星人闖入地球。

向宇宙發信發點啥?人類被外星人監控?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 - 天天要聞

不管是哪種猜想,其實都是建立在我們人類對自身社會的認知之上的,也許人家外星人根本不是這麼想的。

到底要不要給外星人發信息呢?

那是否要主動向外星人發送信號,這個問題一直是科學家們激辯的焦點。

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主動“打招呼”會讓地球面臨“暴露的風險”。

向宇宙發信發點啥?人類被外星人監控?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 - 天天要聞

2015年9月,在一個搜尋外星人的“突破聆聽”項目啟動會上,發起人之一、劍橋大學宇宙學家斯蒂芬·霍金明確警告,不要對宇宙“大喊大叫”,因為地球之外閱讀人類信息的文明可能“比我們早了數十億年”,它們會更加強大。

他認為,這些先進的外星文明可能具有與人類同樣的暴力、侵略和種族滅絕特徵。這正是《三體》所描寫的故事。

而美國天體生物學家道格拉斯·瓦科赫則不同,他認為要想讓“銀河動物園”的管理員現身,人類可以通過向附近恆星發送強大的、信息豐富的無線電信號向外星人介紹自己,“他們可能就會回應我們”。

向宇宙發信發點啥?人類被外星人監控?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 - 天天要聞

他認為我們地球可能根本還沒有被外星文明發現,根本還沒有進入“銀河動物園”,我們是那隻被遺忘了的野生小兔子,還沒有被關進動物園,所以瓦科赫認為“為了進入銀河俱樂部,我們必須提交申請,也許甚至支付一點會費。”

你覺得應該給外星人發點啥?

早在1974年,阿雷西博望遠鏡就對太空發送出人類的第一條無線電信息,目的地是25000光年以外的球狀星團 M13,發送時間不超過三分鐘,信息通過一種二進制編碼被傳遞出去。

此後,“主動搜索派”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如何用最少信息傳遞關於人類社會和物種的最多內容。

向宇宙發信發點啥?人類被外星人監控?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 - 天天要聞

1977年的一次“對外傳播”中,兩艘宇宙飛船搭載的“黃金唱片”更是彙集了人類文明的精華:包括115幅圖像,圖像中有太陽光譜、水星、火星、人體解剖圖、胎兒、男女關係圖、地球內部結構、大陸漂移等。

搜集的聲音中有海浪、風、雷的聲響,座頭鯨的歌聲,55種人類古代、現代語言連續說出的“你好”,中國的吳語巴赫貝多芬莫扎特的音樂精選等。

2017年,“地外文明搜尋”組織連續三天向12光年之外的魯坦星發射了重複信號,這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統,包含一顆潛在的“宜居行星”。

向宇宙發信發點啥?人類被外星人監控?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 - 天天要聞

與“阿雷西博圖像”相比,這條信息更加複雜,包含了很多基礎數學、物理學概念和一些科學知識,包括告訴外星人為什麼1+1=2,解釋無線電信息如何讀取以及人類的時間概念是什麼。

心理學家認為外星人是這樣的

科學家樂觀估計,如果一切順利,人類在2042年前就可以收到外星人的回復。

“地外文明搜尋”組織第二條信息將於2022年10月4日發送。

這一次目標是距離地球39光年的恆星,將發送一個更豐富的“包裹”:元素周期表的細節、原子的組成,以及英國爵士搖滾樂隊的歌曲和俄羅斯音樂家的樂曲。

雖然人類一直很努力地期待可以跟外星人溝通,但目前很少有科學家相信地球已經被外星人造訪,有些人認為UFO可能是某種新的軍事飛機或是大氣現象。

向宇宙發信發點啥?人類被外星人監控?美國組建UFO研究小組 - 天天要聞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心理學教授阿爾伯特·哈里森在《恐懼、混亂、平靜和喜悅:人類對外星文明的反應》一文中指出,目前為止,人類對外星人的反應是科學、想象和媒體炒作的混合體。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着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着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