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 要牽住人才培養“牛鼻子”

2022年06月30日07:58:02 科學 1757
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 要牽住人才培養“牛鼻子” - 天天要聞

錢培元

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任務。根據《南沙方案》,南沙將推動粵港澳科研機構聯合組織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項目,共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同時推動海洋科技力量集聚,加快與中科院香港科技大學共建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是中國科學院、廣州市政府和南沙區政府三方共建的省實驗室,其香港分部便設在香港科技大學。近日,廣州海洋實驗室香港分部主任錢培元教授接受了廣州日報記者的專訪,分享他對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科技合作的看法。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錕 圖由受訪者提供

用人才培養夯實內地香港科技合作基礎

廣州日報:廣州海洋實驗室總部與香港分部之間有很多合作互動,比如訪問學者就是重要的內容。對於內地和香港科學家而言,會從這種互動中收穫些什麼?

錢培元:我認為雙方年輕學者都可以受益頗豐。

首先,他們的科研思路可以進一步打開。因為香港對學者的培養方式和內地不一樣,港科大與香港其他大學相比也有獨特之處。且香港的國際學術交流非常頻繁,全球頂級科學家上演的“頭腦風暴”對年輕學者今後選擇研究方向大有裨益。

其次,在學術交流中,年輕學者可以學到很多新方式和方法,幫助他們打破固有科研方式,以便更好地與國際接軌。

最後,內地與香港海洋科學家們可以在這個平台建立合作交流的機制。港科大海洋科學系也有很多年輕的老師,他們在國外生活多年,對內地規則比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申報方式並不熟悉。我很希望看到,內地和香港青年科學家通過良性互動,建立信任關係,他們將來一起申請內地和國際的研究經費。

針對一些青年學者提出的科學問題,如果內地和香港實驗室都不能提供解決條件,香港可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聯繫海外科研資源一起解決科學問題。這會進一步幫助青年科學家成長為首席科學家。若干年後,內地和香港海洋科學界的合作基礎會更加紮實,長遠合作交流的機制也會逐步建立。

目前,內地的研究經費很豐厚,但是省實驗室高質量的博士生還非常稀缺。我們去年啟動博士生的聯合培養計劃,一是藉助港科大的國際聲望和教學質量吸引高質量的生源,二是通過港科大招生突破南沙研究生招生名額的限制。今年我們會推動博士後的聯合培養計劃,為內地博士後人員提供境外工作經驗。

跨境科研資金成功撥付讓香港科學家看到希望

廣州日報:2019年,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8月1日向香港分部成功撥付3800萬元(人民幣,下同)科研經費,這是廣州市首筆科研資金成功跨境撥付。這次跨境撥付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請您談談跨境資金使用方面會遇到哪些問題?

錢培元:這筆錢主要是用於建設香港分部。在跨境科研資金撥付上,省實驗室對香港分部的經費支持起到典範作用,開創了先例。當國家正在創造條件,鼓勵香港科技工作者去參與內地科技計劃之時,經費過河讓香港科學家看到了希望,原來如果爭取到內地的研究經費,經費是真的可以過河、真的可以在香港使用。

我曾經承擔不少國家研究項目,除了國家海洋局曾經開闢過特殊通道將我的科研經費撥到港科大之外,其他科研經費都不能過河,導致香港科學家在使用這些經費時重重困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內地研究經費的主要開支在於設備和耗材等,對用於“人員”的費用管控很嚴格,而香港研究經費主要開支正是勞務費,所以我們在內地研究經費無法聘請足夠人員協助研究。

在香港分部剛剛成立之時,我們與省實驗室有諸多交流,討論經費使用的具體方式。協議中也進一步明確了過境經費的管理使用方法——即按照香港研究資助局的經費管理使用方法和港科大的現有的財務體制和制度來執行。科學家可以按項目需要調整經費的使用,最大價值地利用好經費,而不會最終為了花錢而花錢。

當然,跨境科研資金在使用上的確遇到了一些困難,這也源於內地和香港的財務管理制度的差異。比如在項目管理方面,香港特區政府資助的項目和分部資助的項目提交報告的頻率不同。財務經費管理方面也有不同,從總部到分部項目經費撥款有一定的滯後。比如說內地的經費在實驗室成立數月之後撥付,但在港科大,只要經費不到位,項目就不能啟動。目前,這些差別造成的問題在省實驗室的支持下都有了解決方法。

海洋科技的發展需要耐心和沉澱

廣州日報:目前《南沙方案》提出將南沙打造成我國南方海洋科技創新中心,您如何看待南沙在海洋科技方面的發展前景?

錢培元:港科大是香港唯一擁有海洋科學專業的大學,港科大在海洋研究上已經頗有建樹,我也在此為之奮鬥了近30年。可見,海洋科技力量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積澱。在中國南方的海洋科技力量中,廣州地區有不俗的實力,如中國科學院南海研究所、自然資源部南海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等一批涉海機構均坐落於此,廣州的人才優勢也非常明顯。

南沙的海洋科技能否得到發展,取決於多方面因素,但最根本還是人才。沒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就不能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海洋機構。我非常希望廣州和南沙能夠支持廣州海洋實驗室放開手腳,吸引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人才。

廣州日報:您在1993年1月加入港科大,港科大就像一張白紙吸引着您去按自己夢想去構思建設學科。您如何看待如今的港科大(廣州)?

錢培元: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人會有不同的夢想。我花了十年辛苦建起了港科大的海洋實驗室,然後又花了十年時間完善我們海洋環境學科課程。再花了多年時間創建了港科大海洋科學系,所以學科的創建和發展就是夢想一步一步實現的過程,對此我毫不後悔來到港科大。

但夢想有時不可能即刻實現。對於位於南沙的港科大(廣州)來說,要建世界一流的學科,開荒牛們需要有這樣的思想準備。我也相信政府會給港科大(廣州)充足的時間去發展。

針對一些青年學者提出的科學問題,如果內地和香港實驗室都不能提供解決條件,香港可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聯繫海外科研資源一起解決科學問題。這會進一步幫助青年科學家成長為首席科學家。

在跨境科研資金撥付上,省實驗室對香港分部的經費支持起到典範作用,開創了先例。

南沙的海洋科技能否得到發展,取決於多方面因素,但最根本還是人才。沒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就不能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海洋機構。

——錢培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