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外星人?2個月內傳出7大消息,中美俄日航天局都坐不住了

2022年06月26日20:08:11 科學 1111

到底有沒有外星人?

在今年之前,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還比較猶豫,雖然傾向於有,但是畢竟沒有什麼石錘的證據,但是最近2個月以來,接連看到中美俄三國航天局傳出的新聞,不得不讓我有些懷疑,是不是真的找到外星人存在的證據了。

真的有外星人?2個月內傳出7大消息,中美俄日航天局都坐不住了 - 天天要聞

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我們把近期2個月的幾個事件串一下:

  1. 2022年4月24日,中國宣布將着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共同應對近地小行星撞擊的威脅,為保護地球和人類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2. 2022年5月17日,美國國會在國會山召開了一次有關UFO的聽證會,這是UFO這個概念誕生的50多年來,美國國會第一次就此話題召開聽證會。
  3. 2022年6月6日,日本“隼鳥二號”探測器從地外小行星“龍宮”帶回的樣品中,發現了20多種氨基酸,而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材料
  4. 2022年6月9日,美國NASA宣布,從全國徵集最優秀頂尖科學家,成立一個專門研究UFO事件的小組
  5. 2022年6月11日,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德米特里·羅戈津表示,外星生命一定存在,它們可能比人類更聰明,技術更先進。外星生命可能正在研究人類文明,只是沒被發現。
  6. 2022年6月14日,中國地外文明搜尋首席科學家張同傑教授透露,他的團隊使用“中國天眼”發現了幾例來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術痕迹和地外文明候選信號。
  7. 2022年6月17日,美國宇航局宣布,在僅距地球33光年的星系中發現2顆類地行星,這個星系是離地球最近的星系之一

真的有外星人?2個月內傳出7大消息,中美俄日航天局都坐不住了 - 天天要聞

拆開看,這幾件事好像關聯不大,但是一旦放在一起看,僅僅2個月之內,中美俄日航天局就接連傳出了7個有關外星生命的消息,這個頻次,這個消息的集中度也有點太誇張了,不難讓人懷疑一件事:人類已經掌握了外星人存在的確切證據,只不過還處於保密階段。

真的有外星人?2個月內傳出7大消息,中美俄日航天局都坐不住了 - 天天要聞

當然,以上結論僅僅是我個人的推測,雖然沒有直接證據,我還是支持存在外星人這個結論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宇宙實在太浩瀚宏大了,我們簡單算個題。

目前人類可觀測的宇宙長度接近920億光年,由於宇宙一直在膨脹,可觀測範圍外,宇宙還有多大,沒人知道。僅就這920光年範圍內,科學家推算,至少存在着1000億~2000億個大小不一的星系,而一個銀河系里就至少有1000億個恆星,簡單相乘,宇宙中至少存在1000億億~2000億億個恆星。

真的有外星人?2個月內傳出7大消息,中美俄日航天局都坐不住了 - 天天要聞

2000億億的太陽系裡,難道還找不出一個另一個有生命的地球?因此,單從概率角度看,外星人一定是存在的。

真的有外星人?2個月內傳出7大消息,中美俄日航天局都坐不住了 - 天天要聞

此外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地球是碳基生命系統,所有的有機生命都以碳原子為最小元素,但是不代表這是生命的唯一形式,在數億光年之外,很有可能存在着一種新的生命體系,它們以硅或者其他金屬元素為生命基底,比如美國系列電影《變形金剛》中的汽車人就是硅基生命

真的有外星人?2個月內傳出7大消息,中美俄日航天局都坐不住了 - 天天要聞

自從哥白尼在1543年發表了《天體運行論》後,有沒有外星人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人類400多年時間。

在哥白尼之前,人類主流學說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宇宙萬物的起源,自然也就沒有外星人的概念,此時的人類其實挺幸福的,畢竟沒有選擇就沒有煩惱,就像豬不需要做高數題一樣的道理。

真的有外星人?2個月內傳出7大消息,中美俄日航天局都坐不住了 - 天天要聞

但是沒想到人類中出現了哥白尼這個“叛徒”,這小子本來是個富二代,只不過運氣不好,爹死得早,於是被舅舅送去學醫,最終機緣巧合地愛上了天文學。

某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哥白尼點燃蠟燭,將一堆前人記錄的數據進行了系統性總結,結果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才是。雖然這個結論現在看也不全對,但是卻引發了一個可怕的後果:人類第一次開始慌了,如果我們不是宇宙中的唯一,那麼是不是存在外星人?

真的有外星人?2個月內傳出7大消息,中美俄日航天局都坐不住了 - 天天要聞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人類證實了確實存在外星生命,而且跟我們的生命形式完全不同,會不會引發人類新的科技爆炸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 天天要聞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速度的理解往往基於牛頓力學體系下的相對速度概念。比如,當我們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觀察到車外的物體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後移動,這個速度是相對於汽車這個參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卻截然不同,無論在何種參考系中測量,光在真空中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 天天要聞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釋制冷機獲國際訂單,將批量出口“一帶一路”國家,標誌着我國自主量子計算核心裝備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釋制冷機稀釋制冷機是超導量子計算機的關鍵核心設備之一,能夠為量子計算機提供接近絕對零度(IT之家註:-273.15℃)的極低溫運行環境,除量子...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 天天要聞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布氏葦鶯:雀形目、鶯科、葦鶯屬鳥類,屬小型鳥類。體長12-15厘米,體重10-12克。其中國內主要分布於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庫、水塘、溪流、沼澤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叢、蘆葦叢以及草叢中。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 天天要聞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今日4時5分 我們迎來“小暑”節氣小暑,暑氣漸盛雖還未到最酷熱之時卻已奏響了盛夏的序曲年方過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稱“小熱”暑氣蒸騰、熱浪翻湧雖未到三伏極盛之時但此時的沈城已浸滿了夏日的濃烈氣息此時節氣溫飆升最高可達35℃雷雨也時常突襲悶熱與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 天天要聞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美國這會兒估計正對着空氣拍大腿。20多年前7000萬美元就賣掉的稀土工廠,現在想花7億都買不回來。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話語權攥在咱們手裡,它想造點像樣的東西,還得看咱們臉色。這事兒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稀土這玩意兒,聽着像土裡的稀罕物,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轉換技術,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其高能量轉換效率和廣泛的燃料適應性使其在能源領域具備了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分布式發電、便攜式能源裝置和大型電力系統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平板式SOFC電池堆重複單元(CRU)及千瓦級電堆實物圖▲ 2011~2020 年全球SO...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 天天要聞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專註AIGC領域的專業社區,關注微軟&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大語言模型(LLM)的發展和應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場研究和AIGC開發者生態,歡迎關注!全球著名媒體CNN消息,一對國外夫婦飽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無精症,精液中無法檢測到精子,而這是導致男性不育的罕見病症之一。在傳統檢查中,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