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2021年08月30日23:08:03 科學 1102

南北極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讓地球上大部分人對這兩個地方敬而遠之?我們對兩極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在影視中了解,天氣寒冷,被冰川白雪覆蓋。但北極允許遊客參觀,但南極一般人是不準進入的。

那麼南北極究竟有何不同,南極巨大冰層下,科學家們發現了哪些未解之謎,為何至今仍未破解呢?今天我們就來深度科普!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先來說說南北兩極的差異,南極和北極雖然同為“冰雪世界”,但溫度差卻十分大,南極的平均氣溫在零下50°,而北極的平均溫度僅僅達到零下18°,造成南北極溫度差異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是由於兩極的海拔不同,南極四周被海洋所包圍,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而北極則不同,四周被陸地包圍,所以海拔也就幾十米,在海拔的差距之下,氣溫肯定也是大不相同的。

造成南北極溫差大的的原因則是洋流,北極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所以從赤道經過的暖流,可以進入到北冰洋里,所以海水溫度相對不會太低。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而南極則不同了,除了南極大陸,周圍全是海洋,只能圍繞着南極洲這一個海流來迴轉,從其他地方進來的暖流都被擋回去,就算能進來,很快就會被輻射掉,所以南極相對來說才會更冷一些。說出來你可能不敢相信,南極大陸上歷史最低溫度竟然高達零下90°。

對於南北兩極的歸屬權也是十分的有意思,由於南極境內氣候惡劣,並且境內沒有國家,所以不在任何人的管轄之內,南極地區沒有人在這裡生活,雖然有研究團隊在這裡常年考察,但是要進行輪換,但北極就不同了,這裡有人常年居住,還有多個城市,就比如挪威的特羅姆瑟城。

除此之外,北極還有大量未開採的資源,目前北極陸地面積分屬於八個國家,美國、加拿大、瑞典、挪威、俄羅斯等,時至今日,北極的煤炭、石油礦藏開採已經進行開採了上百年了,而南極卻大不相同。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在1961年,12個國家簽署了南極條約,規定中明確表示南極是屬於人類共有財產,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國際社會達成一致,暫不開採南極資源,並且不允許任何人未經許可進入南極,真想見識冰雪世界的話,可以去北極旅遊。

南極大陸是在1820年被人類發現的,在這201年間,去過南極大陸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人們十分好奇南極到底有何奇妙之處,為何被稱為地球最神秘的地區之一,南極的面積大約有1400萬平方公里,比許多國家都要大的多。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南極超過95%都是被冰雪覆蓋,而北極則大部分面積都是海洋,陸地佔總面積的一半還不到,順便提一下,世界上90%的冰都在南極,而且全是淡水冰,相對應是,南極的淡水,佔世界總量的70%,這樣看的話足以說明,南極的資源可能會超乎我們的想象。

北極的溫度相較來說比較友好,所以有許多植物生長在這裡,在植物環境的影響下,養活了很多食草動物,當然,有吃草的,也一定會有吃肉的,北極最具代表性的食肉動物就是北極熊了,成年的北極熊最長可達到3米,體重最高可達500公斤以上,北極熊也是北極地區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

除了北極熊還有北極狼北極狐,除了陸地上的動物,海里的動物也是種類頗多,由於大面積是海洋,除了海豹等體型較小的動物以外,還有鯨魚這樣體積大的動物,可以說來到北極參觀絕對可以大飽眼福。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而在這相比之下,南極地區就要顯得平淡一點了,在極寒的天氣影響下,使得南極基本上沒有什麼動植物,不過南極有一種極具特色的鳥類動物,那就是體態可愛的企鵝,除了陸地上的,海里的動物和北極基本上沒有區別。

南北兩極雖然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有兩個共同點,兩極同樣都有極晝和極夜,這樣的現象是由於地球自轉的傾斜才導致的,維度的差異導致極晝、極夜的持續時間有所不同,當維度到達南極點和北極點時,南極前半年北極處於白天,南極則是黑夜,下半年就剛好調換過來,你敢相信嗎,兩極一年僅僅只有一個晝夜。

接下來為大家講第二個共同點,北極光、南極光大家都聽說過吧?如果出現極光現象,南極和北極是同時發生的,極光由於太陽風里的離子,被地磁引力吸引到兩極才造成的,而且是同時吸引過去的,如果可以從太空的角度看到的話,就可以看到南北兩極同時發光的景象。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在兩極中,南極大陸被外界譽為最神秘的地區之一,在發現南極這201年間,我們人類到底有什麼驚奇的發現呢?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可能一輩子也未必有機會到南極,但南極的研究卻和我們的生活有一些特殊的關係,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世界各國都熱衷於南極的研究,在南極的一些發現,冥冥之中正影響着我們的生活。

近年來各地頻繁出現極熱天氣,側面反應了全球變暖可能變為現實,究竟嚴重到什麼程度,我們並不知曉,但是在南極這樣極寒天氣的影響下,竟然還能出現2公里長的冰坑,對於這個現象自然引起科學家們的探討,他們一致認為這個冰坑是受全球變暖的影響下才形成的。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不禁讓人感嘆,就連南極這樣的冰雪世界,都會出現這樣的巨坑,這也意味全球變暖正在逐漸加劇,如果人們依然破壞自然環境,必將受到嚴重的反噬。

不僅如此,英國攝影隊在南極發現了非正常現象,在他們的拍攝下,我們看到了難以想象的一幕,在南極的冰層之下,有一個“未知生物”在遊動,但很明顯看上去並不是生物,更像是軟軟的冰柱。

最不可思議的是這種冰柱,就像我們在影視中所看到的畫面一樣,在它遊動的同時,所經過的位置全部都被凍結,向海底的其他位置擴散,很明顯冰層下的生物被凍住後無法動彈,最終導致死亡,目前科學家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只能通過推測的形勢來解讀。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通過畫面我們最起碼可以知道冰柱的威力極大,因此被人們稱作為“死亡冰住”,根據科學家的說法,死亡冰住的形成和南極的極低氣溫有關,美國的一位教授在反覆的研究中發現,這個冰柱在移動的過程中形成一片特殊的區域,區域內可能會形成空氣,但是最讓人頭疼的便是它完全不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摸不清楚下一步它會走到哪裡。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除了發現死亡冰柱以外,在1991年時,俄羅斯還對南極的沃斯托克湖進行鑽探,這個湖泊是南極大陸最大的湖泊之一,總面積達到1.5萬平方公里,湖水最深達到800米,在人們剛發現這一湖泊時,最上層的冰層厚度超過4000米,據資料顯示這裡已經有上千萬年的歷史,在這之前這片冰封的湖泊從未向外界展示。

隨着俄羅斯科學家的努力,前後將近耗費了20年的時間,才把沃斯托克湖神秘的面紗揭開,隨後科學家對採集的樣本進行研究,發現了有許多單細胞生命體,通過DNA進行詳細的分類後,竟然發現這裡的生物種類超過了3500種,並且可以確定歷史久遠。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隨後美國也選擇在惠蘭斯湖進行鑽探工作,這裡的工作跟俄羅斯之前的工作量相比之下會好上不少,因為這裡的冰層比較薄,惠蘭斯湖的冰層厚度僅有800米,跟沃斯托克湖的相差5倍之多,2013年美國科研人員開始鑽探,僅僅用了兩個星期就破開了湖面冰採集樣本。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在惠蘭斯湖發現了更多神秘的古細胞,他們的封存時間達到了百萬年之久,很難想象這些生物在極端環境中發展了成千上百萬年,可以說是歷史上的一大奇蹟,顛覆了無數人的認知,再一次讓科學家們認識到生命的極限。

這也讓我們聯想到了馬里亞納海,它是公認的世界最深處,海溝達到了一萬多米,我們都知道大海佔地球總面積的70%,而大海的深處一直是人們無法探索到的區域,但人類資金無法乘坐潛艇到達海溝最深處,因為該海溝底部的大氣壓達到1100個,這對於人類來說顯然是承受不了的。

但是人類對於海洋的神秘卻是無比嚮往的,我們都知道,在海底200米以下,光線就已經照不進來了,只會出現一片黑暗的景象,那麼200米以下的生物是怎麼生存的呢?隨着人類常年以來的探索,科學家們發現達到1000米的深度後,這裡的部分生物已經自帶光源了。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不同程度的深度,會有不同類型的海洋生物,在海域達到5000米處,生活着一種名為深海龍魚,它和我們平時見到的淡水魚完全不同,它的牙齒一排一排看起來十分兇殘,它的全身沒有鱗片,靠身上的光源吸引周圍其他魚群。

8000米以下的海域還發現了獅子魚,從名字上來看肯定是什麼兇猛的魚類,但事實上卻有着憨厚可愛的外表,它身上沒有魚鱗,跟我們常見的娃娃魚有點相似,但是大家知道馬里亞納海溝10000米以下的地方有什麼樣的生物嗎?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裡生存着一種名為阿米巴蟲的生物,根據科學家的分析,這種生物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幾億年了,估計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吧,這讓我們不禁感嘆,無論是南北兩極、還是海洋,都有我們人類至今為止依然解不開的難題。

這些生物在特殊的環境生活可以說是一個奇蹟,再一次刷新我們了解到生命的極限,更甚的是,在任何我們想象不到的環境中,可能都有他們存在的身影,大自然的神秘絕不僅限於此,而文中提到的兩地,雖然已經有了一些神奇的發現,但遠遠達不到我們揭開他們神秘的面紗。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雖然有人曾經說過隨着科技慢慢的發展,人們會解開所有謎題,但事實真會如此嗎?就比如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存不存在地球內核的入口?人類又是否能突破極限到達這個深度?

因此,在所有問題都不確定的前提下,我們能做得十分有限,只要我們自身做到保護環境,才能避免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反噬,全球正在逐漸變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今天的視頻就分享到這裡,你還想了解哪些未解之謎呢?喜歡我的內容,請留下你寶貴的關注、點贊和評論吧!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南極冰層下,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謎?科學家至今仍未破解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 天天要聞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米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黃鵬報道)7月9日,記者在位於米東區北部沙漠東北部的新疆華電烏魯木齊光伏基地100萬千瓦/400萬千瓦時獨立新型儲能示範項目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吊裝調試。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是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化學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 天天要聞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人類大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織,要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細胞種類和神經聯接規律,近日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系列成果給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7月10日深夜,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介觀腦圖譜系列成果,實現從嚙齒類到靈長類大腦的跨越。10項成果以專題論文集的形式集中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神經元》《發育...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 天天要聞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研發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發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 天天要聞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文︱陸棄隨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續攀升,傳統器官捐獻嚴重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美國初創企業LyGenesis推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創新方案:通過將供體肝細胞注射至患者體內淋巴結中培育“微型肝臟”,嘗試在患者自身體內製造可替代肝臟功能的器官。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 天天要聞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冬蟲夏草千年傳承的滋補良藥採藥人的尋覓自公元780年起冬蟲夏草便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載入史冊從《藏本草》到《中國藥典》均有記載李時珍更將其譽為“人身不老葯”贊其兼具蟲之陽剛與草之陰柔成為中藥中獨一無二的“陰陽同補”聖品享有“東方聖草”“葯中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 天天要聞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鏈”主企業,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高端裝備製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清潔能源裝備骨幹企業。當前,中國中車搭建了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研發平台,構建了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開創了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聞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1日電(吳平華 楊錦 )智匯長江首城,共享成長價值,10日,由宜賓市科學技術局、宜賓市數據局、宜賓市高鐵南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長江首城宜創匯”協同創新大賽人工智能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 天天要聞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時間:2023年5月10日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