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之內,遼寧這所高校發表2篇論文,為癌症治療、腫瘤疫苗研發提供新思路

2021年05月11日22:48:11 科學 1670

2021年4月,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郭鳳、魏敏傑教授、於兆進副教授等先後在國際知名期刊Autophagy與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上發表了腫瘤相關的研究論文,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為臨床治療胰腺癌、腫瘤治療性疫苗的研發提供了新思路。

魏敏傑/於兆進課題組在新型腫瘤治療性表位肽疫苗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1年4月28日,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魏敏傑/於兆進課題組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影響因子為11.059,JCR分區Q1及中科院分區醫學1區)發表文章“HLA-A2.1-restricted ECM1-derived epitope LA through DC cross-activation priming CD8+ T and NK cells: a novel therapeutic tumour vaccine”。於兆進副教授、劉雯思博士生和何英博士生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魏敏傑教授、李劍平教授和張睿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

5日之內,遼寧這所高校發表2篇論文,為癌症治療、腫瘤疫苗研發提供新思路 - 天天要聞

魏敏傑/於兆進課題組一直致力於基於腫瘤抗原優勢CTL表位肽的新型腫瘤治療性疫苗的相關研究。該研究聚焦新型腫瘤抗原多肽LA的篩選、疫苗免疫抗腫瘤活性評價和免疫活化機制研究;首次報道了ECM1蛋白來源的HLA-A2.1限定性優勢CTL表位肽LA及其誘導的DC-CTL和DC-NK雙重免疫抗腫瘤效應,揭示了疫苗LA經樹突狀細胞(DCs)胞內液泡途徑交叉呈遞激活CD8+T細胞,以及通過激活DCs表面TLR4受體信號,提升MICA/B表達進而活化NK細胞,這一種全新的雙重免疫活化機制。

5日之內,遼寧這所高校發表2篇論文,為癌症治療、腫瘤疫苗研發提供新思路 - 天天要聞

傳統腫瘤治療性疫苗僅關注如何提升CD8+T細胞活性,該研究結果改進了該策略,尋求兼顧提升CD8+T細胞和NK細胞的免疫活性,顯著提升了疫苗抗腫瘤效應,為腫瘤治療性疫苗的研發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工具。

郭鳳-王午陽聯合團隊發現:靶向溶酶體離子通道可治療胰腺癌

2021年4月23日,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藥物毒理學教研室郭鳳教授-徐州醫科大學江蘇省麻醉學重點實驗室王午陽教授聯合研究團隊在知名雜誌Autophagy(2019 IF:9.77)在線發表了題為“MCOLN1/TRPML1 finely controls oncogenic autophagyin cancer by mediating zinc influx” 的研究論文。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郭鳳教授、徐州醫科大學王午陽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醫科大學王萌萌博士和徐州醫科大學齊劍崧博士、邢燕紅博士、劉宇程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

5日之內,遼寧這所高校發表2篇論文,為癌症治療、腫瘤疫苗研發提供新思路 - 天天要聞

研究人員發現激活存在於溶酶體膜上的一種非選擇性陽離子通道TRPML1可特異性地抑制腫瘤細胞的自噬活動,闡明TRPML1對於腫瘤細胞自噬活動的調控是通過其介導溶酶體庫的鋅離子釋放所實現。TRPML1通道激活後,將溶酶體內的鋅離子釋放到細胞漿,被釋放到細胞漿中的鋅離子通過抑制兩種SNARE蛋白,syntaxin17與VAMP8的結合,從而阻礙了自噬小體與溶酶體的融合過程,最終抑制腫瘤細胞的自噬活動。

5日之內,遼寧這所高校發表2篇論文,為癌症治療、腫瘤疫苗研發提供新思路 - 天天要聞

TRPML1對於自噬的抑制作用可以通過誘發凋亡細胞周期抑制,有效阻止小鼠異種移植人源胰腺癌的生長,極大地延長了異種移植胰腺癌小鼠的壽命。該研究闡明TRPML1通道調控腫瘤細胞自噬過程的分子機制,靶向激活TRPML1,通過其抑制腫瘤細胞自噬活動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癌的生長,為臨床治療胰腺癌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

關注"中國醫科大學招就處"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腫瘤醫學網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 天天要聞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Q輻射具有兩面性!“快把WiFi關了,有輻射!”“電腦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輻射!”“孕婦必須穿防輻射服!”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眾對輻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懼。然而,科學真相往往顛覆認知。恐懼:混淆與誤解公眾對輻射的深度誤解和過度恐慌,常因混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輻射類型: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γ射線等高能輻...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 天天要聞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近日,寧德時代起訴海辰儲能等主體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已由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定於8月12日開庭審理。這場糾紛因兩家企業在587Ah儲能電池標準領域的競爭引發行業關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儲能港股IPO關鍵期,其上市進程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 天天要聞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導讀】中科曙光擬與中科星圖共同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中國基金報記者 盧鴒太空計算正成為新的戰略新興技術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圖7月8日晚公告稱,雙方當日簽署了《太空計算領域的合作開發框架協議》,將共同推動“太空計算”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落地、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國太空算力服務...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中國藍新聞 浙江之聲記者 徐欣悅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13時中心位於溫州偏東方向約118公里的海面上,預計將於今天傍晚到夜間在台州到寧德一帶沿海登陸。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胡堯文介紹,目前看,儘管颱風強度不強,但有三個特點要特別關註:一是路徑罕見,作為第一個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再可能登陸浙...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天天要聞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盧煜明被認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下一個中國科學家”。撰文丨凌 駿責編丨汪 航近日,歐洲科學院官網在線更新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在列。盧煜明院士是全球無創產檢技術的奠基人,他耗時22年開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技術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個國家落地應用,每年為全球孕婦...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院士相聚上海,預測未來50年科學發展 - 天天要聞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院士相聚上海,預測未來50年科學發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等眾多科學家和青年科研人員相聚上海黃浦江畔,參加“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科學峰會”。這場峰會聚焦科學未來發展趨勢,在對話環節請科學家預測未來、寄語青年。西湖大學校長、2017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施一公院士認為,AlphaFold(阿爾法摺疊)人工智能系統的問世,改變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