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ER雜誌最新出版:組織工程研究中骨科植入物的臨床應用文章26篇,您的閱讀點評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2021年05月11日22:45:17 科學 1918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 第25卷 第15期

CJTER雜誌最新出版:組織工程研究中骨科植入物的臨床應用文章26篇,您的閱讀點評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天天要聞

研究與報告

骨與關節生物力學

1. 六自由度關節機器人測定套筒型導向生長棒的生物力學特徵

薛靜波,朱 斌,李昃鵬,王 程,歐陽智華,晏怡果

2. 膝外翻兒童步態的時空、運動學、動力學參數特徵

李 陽,姜淑雲,李一瀛,俞 艷,魯瀟瑩,王丹辭

3. 三種後路單節段固定方式治療Ⅱ型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學性能

阮漢江,金根洋,李新武,姚 建,武 鵬,張 引,張 帥,肖 俊

4. 3-35 歲健康男性自然行走時足底壓力的特徵與變化

林琴琴,李若明,耿元文,元 航,楊小麗


數字化骨科

5. 新型股骨頸內固定系統治療不穩定性股骨頸骨折有限元分析

范智榮,蘇海濤,周 霖,黃暉達,周俊德,江 濤,劉子桃

6. 脛骨近端關節外骨折兩種內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韓世翀,李 昌,刑海洋,葛文龍,王 剛

7. 脛後肌腱轉位治療足下垂的有限元分析

何少波,劉繼超,楊立峰,丁永峰,李伍建


人工假體

8. 雙節段頸人工椎間盤置換與頸椎間盤切除融合後頸椎矢狀位參數的變化

陳 江,李晉玉,鄭晨穎,白春曉,張 帆,劉楚吟,趙學千,袁巧妹, 邸學士,康晟乾,賈育松

9. 不同界面假體全髖關節置換治療老年髖關節疾病的比較

劉蓬然,焦 瑞,陶 金,陳 輝,戴紀杭,顏連啟

10. 全膝關節置換過程中內側副韌帶損傷的直接修復聯合支具輔助治療

劉 坤,徐 浩,王英振,張海寧,方 源,項 帥,呂成昱

11. 漢防己甲素干預假體周圍磨損顆粒誘導下骨溶解模型的體外實驗

劉子歌,劉心蕊,李 燕,宋國瑞,張 晨,陳德勝

12. 髖關節置換中短柄假體置入位置差別的力學分析

李詠壑,王獻抗,孟 昱,劉 璐,張春秋,葉金鐸


脊柱植入物

13. 胸腰椎爆裂骨折伴神經損傷圍術期隱性失血的統計學決策樹模型分析

高志祥,肖 聰,楊紅濤,孟祥玉

14. 腰椎骨盆矢狀面參數對骨質疏鬆椎體壓縮骨折球囊擴張椎體後凸成形後繼發鄰椎骨折的影響

張 樂,潘 彬,阮如昕,郭開今

15. 椎間孔鏡治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療效及預後:非隨機、對照、2 年隨訪臨床研究

陸 明,王春紅,李 敏,羅 濤,林永綏,周威力,沙寶學,王明鑫, 孟德強,高振巢,楊廣令,趙星丞,陳 秋


骨科植入物

16. Salter 骨盆截骨及植入物內固定 治療兒童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中長期隨訪

劉永裕,徐景利,林天燁,吳 峰,沈楚龍,熊冰朗,鄒啟昭,賴啟忠,張慶文

17. 多孔鉭棒治療 ARCO Ⅰ - Ⅱ期 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後塌陷及相關因素分析

蘇敬陽,張耀傑,曹 斌,郝學偉,李 曉,韓永台

18. 第三骨塊對股骨幹骨折髓內釘固定後骨癒合效果的影響

毛國庶,周 敏,李曉明,周子紅, 殷渠東


技術與方法

骨科植入物相關大數據分析

19. 基於 VOSviewer 生物醫學領域 3D 打印的知識圖譜分析

宋涯含,吳雲霞,范道洋


骨與關節圖像與影像

20. 髕下脂肪墊水腫與滑車及髕股關節形態相關性的 MRI 評估

陳小龍,趙 衡,胡 蓉,羅光華, 劉進才


綜述與專論

21. 髖臼四方區骨折:植入物治療及相關研究進展

楊又瑋,馮 衛


循證醫學

22. 橈骨遠端骨折掌側鋼板固定後是否需要修復旋前方肌的 Meta 分析

何祥忠,陳海雲,呂 陽,劉 軍,黃俊翰,高世華,管建豪,王養發

23. 氨甲環酸和 ε- 氨基己酸減少全膝關節圍置換期失血有效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陳 旺,馮 碩,張 羽,陳向陽

24. 關節鏡聯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骨關節炎效果的 Meta 分析

李安安,陳嘉韻,陳 錦,宋 敏,李聰聰,葉國柱,吳高藝,林文政,蔡宇寧,劉文剛

25. Masquelet 技術治療感染性骨不連療效的 Meta 分析

許燦宏,孟 林,董盼鋒,占華松,宋世雷

26. 氨甲環酸聯合利伐沙班在原發性全膝及全髖關節置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項 Meta 分析

高豐禾,陳桐瑩,林傑彬,梁祖建

CJTER雜誌最新出版:組織工程研究中骨科植入物的臨床應用文章26篇,您的閱讀點評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天天要聞

CJTER雜誌最新出版:組織工程研究中骨科植入物的臨床應用文章26篇,您的閱讀點評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 天天要聞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Q輻射具有兩面性!“快把WiFi關了,有輻射!”“電腦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輻射!”“孕婦必須穿防輻射服!”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眾對輻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懼。然而,科學真相往往顛覆認知。恐懼:混淆與誤解公眾對輻射的深度誤解和過度恐慌,常因混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輻射類型: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γ射線等高能輻...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 天天要聞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近日,寧德時代起訴海辰儲能等主體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已由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定於8月12日開庭審理。這場糾紛因兩家企業在587Ah儲能電池標準領域的競爭引發行業關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儲能港股IPO關鍵期,其上市進程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 天天要聞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導讀】中科曙光擬與中科星圖共同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中國基金報記者 盧鴒太空計算正成為新的戰略新興技術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圖7月8日晚公告稱,雙方當日簽署了《太空計算領域的合作開發框架協議》,將共同推動“太空計算”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落地、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國太空算力服務...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中國藍新聞 浙江之聲記者 徐欣悅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13時中心位於溫州偏東方向約118公里的海面上,預計將於今天傍晚到夜間在台州到寧德一帶沿海登陸。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胡堯文介紹,目前看,儘管颱風強度不強,但有三個特點要特別關註:一是路徑罕見,作為第一個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再可能登陸浙...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天天要聞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盧煜明被認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下一個中國科學家”。撰文丨凌 駿責編丨汪 航近日,歐洲科學院官網在線更新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在列。盧煜明院士是全球無創產檢技術的奠基人,他耗時22年開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技術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個國家落地應用,每年為全球孕婦...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院士相聚上海,預測未來50年科學發展 - 天天要聞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院士相聚上海,預測未來50年科學發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等眾多科學家和青年科研人員相聚上海黃浦江畔,參加“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科學峰會”。這場峰會聚焦科學未來發展趨勢,在對話環節請科學家預測未來、寄語青年。西湖大學校長、2017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施一公院士認為,AlphaFold(阿爾法摺疊)人工智能系統的問世,改變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