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森提奈島——地球最後的禁區,人類從未踏足的寶地

2021年05月06日22:00:16 科學 1595


隨着人類科技文明越來越發達,加上旺盛的求知慾以及膽大不怕死,說實話,少有人類不敢踏足的地方了。但今天小左要和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是地球上唯一一塊人類不敢涉足的土地,除此之外可以說世界上人可以抵達的角落,基本上都已經有了人類的足跡,但唯獨有這麼一個海外荒島,至今無人涉足。它就是北哨兵島,別名北森提奈島,小島坐落於孟加拉灣安達曼群島之中,領域名義上屬於印度,並與印度本土隔海相望,小島面積約為60平方公里,大概抵得上80個故宮的。在茫茫海面上,就像一個毫不起眼的石頭。據印度稱,小島整個被茂密的森林覆蓋,曾用偵察機查看,結果不是失聯就是無功而返。就算衛星觀察,也無法看到小島內部的景象,問題來了:

自從探險人員發現這個小島直到今日,竟沒有人知道裡面是什麼樣子,據傳到現在為止登上小島的人都沒有再出來過。這有些讓人毛骨悚然,看似一個極其普通的島嶼,如何讓大家有去無回的呢?本期就帶大家揭秘世界上最危險的島嶼——北森提奈島。


印度有專家調查稱,北森提奈島上居住着在一支與世隔絕的強悍部落,到今天為止,目測已經延續了近6萬年之久。探險人員冒死觀察,島上居民的體型與非洲的俾格米人部落非常相似,同樣的皮膚黝黑,身材矮小,卻異常強壯,看起來就像動漫里的黑色版忍者神龜。近七年來隨着不停觀察,人類學家給出過了以下的猜測:非洲諸多土著是沿着印度洋海岸,從而擴散到了全世界,所以這些學者們懷疑島上的原始人部落,極有可能就是第一批走出非洲的智人直系後代。根據這一猜測他們聯想出,在上萬年前,一支部落,由族長帶頭沿着海岸線抵達到了這裡,如今的印度領域附近海島,滄海桑田隨着海平面逐上升,這支部落的後代徹底的困在了這裡,從此與世隔絕。


說到這裡不得不插播一句,其實在地球上存在着許多原始部落,比如我國雲南省的大山深處,就有一個叫做翁丁佤寨的村落,這裡被稱為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曾有着400多年的歷史,現今仍保留着原始建築風格和帶有濃重色彩的風俗文化。但這些所謂的“原始部落”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都和現代文明有過接觸,唯獨北森提奈島,孤身飄蕩海中,好像幽靈一般時隱時現,對現代文明近乎一無所知。直到今天,島上人民對於“國家”二字是什麼概念。在他們眼裡,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對於落後和先進更沒有明確認知,目前只知道他們對外人沒有半分好感,甚至說充滿敵意,明確表現為只要有人登上這座小島,這裡的土著就會嚴陣以待,被發現了之後就會用長矛和弓箭刺殺。甚至有帶着善意而來的探險家,手裡拿着食物登島,仍然被暴力相向,為此發生了很多流血事件。這就讓專家頭大了,上不去島,茂密的森林又擋住了衛星監測。這時候可能會有人問了,為什麼不選擇暴力進島呢,你印度不是喜歡耀武揚威嗎,喊來幾艘航母登島不就完了。其實大家不清楚一個原始部落的價值,尤其是這種延續幾萬年的部落,就算島上保留的原始植被和原始動物都是大有研究價值的東西,更別提一些文明火種之類的了。暴力拆遷不行,和平上島也不行,專家們只得選擇折中方案,在小島附近駐紮來觀察。長久下來也有些收穫,比如說島上人們有着屬於自己獨立的語言,並非是當地的一些方言,而是獨立於之外的新語種,還有他們身材矮小,平均身高僅有165公分左右,平常會蟄伏在茂密的叢林中,食物來源則是靠狩獵和採集果類,並沒有耕種和養殖的行為,除此之外專家們還在北森提奈島的岸邊,發現了他們吃剩下的空貝殼,堆積的如小山一般,由此也就判斷出他們靠海吃海,喜歡螃蟹和貝類,不得不說這伙食水平相當不錯。


北森提奈島——地球最後的禁區,人類從未踏足的寶地 - 天天要聞


令人吃驚的是,島上的土著人平時生火用的火源竟然依靠雷擊,我們都知道,新石器時代的人為生火大約在1萬年前便在地球上傳播了。這也就意味着,北森提奈島上的部落甚至都沒有經歷過石器時代。除此之外,他們狩獵和抗敵的武器還是用石頭製成的長矛和弓箭,這更加讓專家們確定了島上的文明進展應該還處於最原始的舊石器時代。這對於已經進入文明社會的我們而言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所以專家給這群土著人取名為“古人類活化石”。


2011年,印度展開全國人口普查,他們估算北森提奈島的人口大概在50-400人之間,不得不說這個數據看起來挺兒戲的,所以也被印度時報稱之為瘋狂的猜測。不過也有專家推測。島上的人口應該比過去少了很多,中間或許發生過大規模衝突,聯繫島上變故時間專家判斷,可能與英國殖民地行政官莫里斯波特曼有關,在1880年,莫里斯波特曼發現了這座小島,並於同年帶領一支全副武裝探險隊登上了小島。經過幾天小心翼翼地活動,他們成功帶走了一對中年夫妻以及四個孩子,並將這六個人帶到位於不遠處的布萊爾港,試圖讓他們走進現代文明社會。可這些原始部落里的人,在孤島上與世隔絕上萬年,身體的免疫系統現代人有所不同,這也就代表無法抵禦對我們而言不算問題的常見病原體。


在這樣的情形下,他們剛剛抵達了布萊爾港,便有兩名成年土著夫妻去世了。如果你對歷史感興趣,就會發現這種情況其實非常普遍。比如當年航海家剛踏上美洲大陸的時候,印第安人就感受到了來自病毒的“惡意”,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印第安人與世隔絕太久,沒有免疫力去抵抗他們所帶來的細菌和病毒,導致成片的印第安人為此丟掉性命。所以北森提奈島的土著人看似強壯,但面對病毒仍是不堪一擊。這對夫妻突如其來的死亡,嚇壞了當時沒文化的英國殖民地行政官,於是趕忙讓剩下的四個小孩得以倖免,重返島上。當時莫里斯波特曼還給這些孩子們買了很多的禮物,他認為自己的過失毀滅了這個原始家庭,所以儘可能地補償,除此之外即便沒有弄明白他們的語言,但英國殖民者還是期望這幾個孩子能夠成為現代文明與原始部落之間聯繫紐帶。然而正是因為這位行政官的愚蠢,讓重返的孩子們不光帶來了禮物,還帶來了外界的病毒。結局可以想象,島上的土著人口急劇下降,死後屍體不敢觸摸,只能扔到森林裡腐爛。正是經過了這次事件,讓島上的居民對現代人畏如蛇蠍。1967年,印度政府秘密開展了針對島上土著的建交活動,試圖建立起友好的往來關係。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島上的人們呢,始終不肯接受印度,從未卸下防備,只會憤怒地揮舞着武器,嘴裡嚷着讓他們離開。要說人類膽子大呢,明知道土著不好惹,硬是要偏向虎山行,其中最倒霉了莫過於國家地理欄目社。1974年,國家地理設計組協同一對人類學家前往北森提奈島拍攝紀錄片素材。

當時國家地理設計組已經很謹慎了,比如在沙灘上放下了許多的禮物,其中包括一輛微型的塑料車,一些椰子,一頭活豬,加上一個玩偶和一套鋁製炊具。但島上的人並不領情,相反拿了東西之後,反手就是向著紀錄片導演的大腿射了一箭。最過分的是,島上的土著,看到導演被擊中,在沙灘上高興地跳舞。


北森提奈島——地球最後的禁區,人類從未踏足的寶地 - 天天要聞



經過層層討論之後,印度下令所有人不得靠近這座小島,規定以北森提奈島為中心,周圍5海里內封禁,日夜有印度軍隊把守。這個做法還是很穩妥的,對雙方都是一種保護。一是外界人不靠近也就不會遭到土著的攻擊,二是外界的病毒也不會傳染給他們,這樣就可以很好地保證了原始人類物種生存。更重要的是,土著身上所攜帶的原始病毒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致命的因子。


最近一次有關北森提奈島的新聞,還是在2018年的11月,美國傳教士來到了這座孤島,當時他租了一艘船,並花高價雇了幾名當地的漁民,把自己送到了島上。儘管聽不懂土著語言,但他還是帶着聖經勇敢的面對土著人,結果剛上沙灘,就被團團圍住,用長矛活生生的捅死了。距今已過去了3年,但他的身體仍躺在島上。而美國政府對此也是也率先表態,為了保護地球上僅存的原始部落,島上的人將不會受到任何形式的佔有。


北森提奈島——地球最後的禁區,人類從未踏足的寶地 - 天天要聞


問題來了,發現原始文明之後,我們該不該主動接觸呢?下面給大家分享幾個曾經發生過的一些真實案例。安達曼群島以前生活着很多土著部落,英國殖民者的登島,讓他們放棄抵抗,接受了現代化的教育。可這些部落里的人,陸陸續續的都患上了流行性疾病,更有甚者剛出去就死了。再比如加洛瓦人,在島上生活得好好的,當地硬是將幾個島連接在了一起,結果與世隔絕的部落成了著名的旅遊打卡聖地。每天都有的成百上千的遊客跑到這裡。


而加洛瓦人,動物一樣供遊客參觀,過分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遊客們經常拿着食物讓這些土著唱歌,跳舞,甚至是脫衣表演。所以在發現北森提奈島之後大家才會感覺如此稀有,是一塊難得的處女地。而土著們誓死保衛自己的土地,反而換來了長治久安的生活環境。所以對於這些土著來說,不打擾就是保護。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