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科學家警告:亞馬遜雨林開始加速地球變暖!至暗時刻已到來

2021年03月22日02:42:05 科學 1370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眾所周知,氣候變化已經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惡劣影響,如海平面上升、極端熱浪和極端天氣的增加。三月初,一項發表在《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上的研究警告稱,亞馬遜雨林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嚴峻的氣候變化與人為破壞使其逼近生態崩潰的臨界點。而世界最大雨林崩潰的影響又將傳導至氣候危機,引發對人類未來存亡的擔憂,這比我們預想中的情況要糟糕得多!

30名科學家警告:亞馬遜雨林開始加速地球變暖!至暗時刻已到來 - 天天要聞

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關於亞馬遜流域對全球氣候影響的最全面的評估,它計算了亞馬遜河流域進入大氣的所有溫室氣體,並評估了人類活動對這一地球上最大碳匯的直接影響。研究發現,隨着末日般的森林大火、極端乾旱和大規模土地開墾的發生,亞馬遜雨林釋放出的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為主)量已經超過了當地植物和土壤中儲存的等價熱量!

30名科學家警告:亞馬遜雨林開始加速地球變暖!至暗時刻已到來 - 天天要聞

為此,30多名科學家警告稱,這意味着亞馬遜雨林已經從碳匯轉變為碳源很可能無法起到降溫的作用,而是開始使地球加速變暖。這一結果比我們預想中的要糟糕得多,也意味着亞馬遜的至暗時刻已經到來。與之相關聯的,則可能是人類未知的命運。

30名科學家警告:亞馬遜雨林開始加速地球變暖!至暗時刻已到來 - 天天要聞

在亞馬遜河流域,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由森林降解驅動的,如此龐大的碳源將使得地球大氣二氧化碳含量超前達到2035年的預計水平。

也就是說,我們再也不能指望雨林幫我們抵消因人類活動而超額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亞馬遜雨林正在加速“浪費”全球剩餘的碳預算——當然,這完全是我們自己惹的禍。研究人員還擔心,隨着非法的雨林砍伐增加,該地區正迅速接近災難性的“引爆點”邊緣,隨時可能變為一個更加乾燥的生態系統。

30名科學家警告:亞馬遜雨林開始加速地球變暖!至暗時刻已到來 - 天天要聞

二氧化碳並不是影響地球氣候的唯一因素,引發全球變暖的另外兩個重要物質是一氧化二氮(N2O)和甲烷(CH4)。這兩種氣體在大氣中的存在壽命不及CO2那樣長,但它們引發溫室效應的強度卻是驚人的——每個N2O分子的熱捕獲量是CO2的300倍!

在過去的兩年中,亞馬遜地區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均大幅增加。現在,這些很少被人關注的“新”溫室氣體正加速將亞馬遜推向崩潰的邊緣。下圖為各種溫室氣體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循環。

30名科學家警告:亞馬遜雨林開始加速地球變暖!至暗時刻已到來 - 天天要聞

長時間的乾旱會降低亞馬遜地區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並增加大規模火災爆發的可能性。2019年亞馬遜地區創紀錄火災引發全球高度關注,火焰將樹木變成煙塵與灰燼,吸收了更多的陽光,進而加速了大氣溫度的上升。

考慮到亞馬遜河流域的規模,森林(及其富含微生物的土壤)吸收或釋放的溫室氣體的量即使看似變化很小,但累加起來也就一個天文數字,致使整個生態系統發生劇變

30名科學家警告:亞馬遜雨林開始加速地球變暖!至暗時刻已到來 - 天天要聞

僅在巴西境內,自2012年以來的人為森林砍伐量就增加了60%,每年為採礦和農業發展砍伐了成千上萬平方公里的森林。除此以外,大壩的建設、季節性洪水、暴風雨、畜牧業的興起都在不斷改變當地環境,進而引發亞馬遜雨林的崩潰。

30名科學家警告:亞馬遜雨林開始加速地球變暖!至暗時刻已到來 - 天天要聞

地球之肺正在遭遇史無前例的摧毀。此時此刻,保護亞馬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

責編/朱張航宇

信息來源: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北京新型研發機構再“+1” - 天天要聞

北京新型研發機構再“+1”

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研究院近日成立。該研究院是一家新型研發機構,將聯合相關創新主體,共同開展人工智能安全研究與治理實踐,積極構築全球化交流平台,建立健全覆蓋技術研發、風險評估、倫理審查、應急處置的全鏈條安全治理體系。“人工智能的發展給全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變革。我們在經歷、體驗與感受的同時...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新進展!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發布 - 天天要聞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新進展!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發布

我國量子計算產業迎來新進展。近日,中國科研團隊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國第四代自主量子計算測控系統“本源天機4.0”。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天機”研製團隊負責人孔偉成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系統可以有效縮短百比特規模量子計算機的研製時間和...
四川大學馬朗、程沖、羅紅團隊《AFM》可注射刺狀人工過氧化物酶複合水凝膠,用於生物適應性和協同對抗子宮內膜感染 - 天天要聞

四川大學馬朗、程沖、羅紅團隊《AFM》可注射刺狀人工過氧化物酶複合水凝膠,用於生物適應性和協同對抗子宮內膜感染

子宮內膜感染可導致急性子宮內膜炎和子宮持續炎症,嚴重時會導致不孕。子宮內膜感染的臨床管理主要依賴於及時的抗生素應用。然而,抗生素的過度和不恰當使用已經引發了耐葯菌的大量增殖,加劇了藥物耐藥性的危機。急需開發一種利用感染微環境有效對抗子宮內膜感染和促進子宮內膜修復的局部抗菌治療策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粉色預警!餘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報! - 天天要聞

粉色預警!餘杭全面清理,看到立即上報!

最近,在河道邊散步時,你有沒有注意到一串串粉紅色的“葡萄”?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而是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的卵塊!小余兒提醒:發現粉紅色卵塊請立即上報!隨着近期氣溫攀升福壽螺即將進入全年最瘋狂的繁殖期如果您遇到上面這些“粉色葡萄串”千萬要注意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當中我曾經提到過,我們這代人小的時候,經常見到的蟲子基本上都會成為我們的“玩具”,而蜜蜂,則是當時小男孩證明自己“勇敢”的蟲子之一。我小時候是長在市區的,很難接觸到蠍子、蜈蚣這種真正“兇猛”的蟲子,蜜蜂,已經算是頂級的了。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 天天要聞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海外創新葯進展• 阿斯利康BTK抑製劑獲批新適應症:當地時間5月6日,阿斯利康宣布其BTK抑製劑阿可替尼與苯達莫司汀和利妥昔單抗聯合使用已在歐盟獲得批准,用於治療未接受過治療且不適合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2025年5月,哥倫比亞小鎮布加的天空中曾出現一個以“非傳統飛行軌跡”移動的球形物體,引發全球關注。當地人稱其為“UFO”,而科學家通過對該物體的初步分析,發現其內部結構複雜且存在未知符號,進一步激發了關於“外星技術”的猜測。儘管官方尚未確認其來源,這一發現已在學術界和民間引發激烈討論。今年3月,多名目擊者...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 天天要聞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5月8日,寶龍灣區未來科技園正式開園,標誌着深圳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領域又邁出了堅實一步。由龍崗中心醫院與亞輝龍攜手打造的 “低空物流 + 集團檢驗中心” 創新成果在開園儀式上驚艷亮相,成為全場焦點。據悉,5月下旬,“無人機運輸社康標本”項目還將陸續開通7條航線,完成龍崗中心醫院下屬29個社康全覆蓋。今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