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很黃,究竟是怎麼回事?醫生坦言:分清這兩個因素,無須驚慌

尿液是在泌尿系統的作用下,經由尿路,最終得以排出體外的一種液體排泄物。尿液的有序排出能夠幫助調節身體內部水與電解質的平衡,同時還能夠發揮清除代謝廢物的積極作用,特別是能夠及時將退化變性的蛋白質以及由核苷酸所產生的一系列含氮化合物儘快排出體外。

醫生坦言,在身體健康的狀況下,人們所排出的尿液,顏色大多呈淡黃色液體狀,而在某段時間內,如果所排出的尿液顏色一直都比較黃,那麼就要引起注意了,從臨床角度出發,尿液很黃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只要分清楚了,科學調理,無須驚慌。

一、生理性因素

1.尿液濃縮

早上剛起床所排出的晨尿,由於體內的尿液呈濃縮狀態,其中所含有的廢棄物濃度比較高,所以就會導致尿液呈現明顯發黃的情況,這是正常的;如果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時間都沒有排尿,尿液在膀胱內所停留的時間超過四小時以上,抑或是當下的天氣比較炎熱、水分蒸發速度較快,同時補水量不足,那麼此時在排尿過程中,也會發現有尿色黃染的情況,但並不會使人感到排尿疼痛以及有尿頻、尿急等不適表現,只要在適當飲水,滿足機體對水分的需求之後,尿液顏色就會逐漸恢復正常。

2.食用維生素類藥物或含黃色色素食物

如果在某段時間內服用了維生素類的藥物或食用了含黃色色素的食物,那麼也同樣容易使人出現尿色黃染的問題。比如,在服用了一段時間磺胺類抗生素之後,就可能會出現尿液黃染的情況,但在停止服用了相關藥物之後,尿液顏色就會得到明顯的恢復,會慢慢變得正常。而飲食方面,比如在某頓飯中攝入了較多的胡蘿蔔或芒果等天然黃色色素含量較豐富的食物,那麼也同樣會導致尿液顏色明顯發黃,在增加飲水量之後,就會有一定改善與緩解。

二、病理性因素

1.存在黃疸性疾病

從臨床角度出發,如果肝臟或膽道部位出現了梗阻性疾病,並因此促使體內的膽紅素水平有異常升高趨勢,那麼由於膽紅素溶於水後,會通過腎臟過濾最終排出體外,如此一來,也會有尿色黃染的情況出現,此時,往往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檢查,通過檢查血膽紅素水平以及肝臟、膽囊等狀態,來明確究竟是不是存在梗阻性黃疸疾病。

2.存在泌尿系炎症

除了黃疸性疾病外,如果泌尿系統出現了炎症問題,那麼也同樣可能有尿液顏色發黃的情況,與此同時,患者還會出現尿頻、尿急,甚至是尿痛的疾病反應。

【本圖文由“醫者榮耀”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蕗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