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9日,是第19個國際護胃日。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工作、生活越發忙碌;在飲食不規律的高壓生活下,胃痛、胃脹、反酸都是常態問題。
而這些癥狀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隱匿的胃部疾病。據2022年全國癌症報告指出,我國胃病發生率高達85%;胃病也不僅是簡單的胃疼、噁心,這些常見癥狀或許都在預示着一些胃部疾病,朋友們不妨自查:
1、胃炎
由於感染、長期服用某些藥物、酗酒等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癥狀通常包括胃部痛、噁心、嘔吐等。
2、胃潰瘍
慢性胃炎進一步發展可形成潰瘍;主要癥狀為節律性上腹部疼痛,以及餐後疼痛減輕等。
3、胃腺瘤
良性腫瘤,可能無癥狀,但有時會出現出血或阻塞等相關癥狀。
4、胃癌
早期癥狀並不明顯,進階癥狀包括無緣由的體重減輕、反覆上腹部疼痛、吞咽困難等。
5、功能性消化不良
並非器質性疾病,但可表現為上腹部不適、飽脹感、早飽感等。
6、胃食管反流病(GERD)
胃酸反流入食管,造成胸骨後燃燒感、酸水迴流、吞咽困難甚至咳嗽等癥狀。
如何更好保護胃
要保護好我們的胃,可以這樣做:
1、健康飲食
定時定量,避免過度暴飲暴食。減少油膩、高鹽、過辣食物的攝入,選擇新鮮蔬菜水果和高纖維食物[1];減少酒精和高咖啡因飲品的消費。
2、生活方式調整
戒煙,減少煙草製品對胃黏膜的刺激;管理個人壓力,採用放鬆技巧如瑜伽、冥想等;保證充足的睡眠,促進身體全面恢復和修復。
3、保持良好心態
規避精神壓力過大,情緒波動可能對胃酸分泌產生影響;處理好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減少慢性應激。
4、適量運動
定期進行輕中度運動,比如散步、游泳、慢跑等,有助於提高消化功能和身體其他系統的健康。
5、專業醫療指導和定期檢查
出現胃部不適或消化問題時應及時諮詢醫生;高風險人群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胃部檢查,如胃鏡等。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胃是一個情緒器官,保持一個好心情,對於維護胃部健康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哦~
編輯:春雨醫生
圖源:壹圖網
參考文獻:
[1]張忠德, & 王梅香. (2014). 飲食與胃炎及胃潰瘍的關係研究. 中國飲食文化, 9(4), 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