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2020年12月24日14:20:39 健康 1240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它就是肥腸了,大家一定都還不知道吧,肥腸也是我們平時常說的豬大腸了,口感雖然美味,但是卻非常的臟,這是因為它是豬的消化器官,每天都會有食物殘渣留在上面,可想而知日積月累下去得有多少細菌,而且很難清洗乾淨,吃多了對身體有害,還是少吃為好。下面小編教給大家的就是麻辣肥腸小面的做法,喜歡吃肥腸的朋友可以偶爾吃一次,但一定要清洗乾淨再吃,在家做更放心衛生,快來看看小編是怎麼做的吧

麻辣肥腸小面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By 孩媽妮妮

配料:

細麵條 200克、熟肥腸 250克、麻椒 2克、 鮮辣椒 2個、蒜 2瓣、姜 2片、郫縣豆瓣醬 1大勺、米醋 1大勺、老抽 適量、糖 1小勺、精鹽 適量

烹飪步驟:

1.熟肥腸斜着切條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2.鮮辣椒切片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3.蒜切片、姜切絲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4.麻椒備好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5.熱鍋凉油下入麻椒炸至紫色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6.下入蒜和姜、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7.入辣椒炒出香味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8.加入適量開水煮開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9.調入米醋和黃酒去腥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10.蓖去原料只留液體備用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11.另起鍋,加少量油下入蒜瓣和肥腸翻炒,用老抽調色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12.倒入剛才的液體煮開,加適量鹽和糖調味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13.麵條煮熟挑入碗中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14.澆上肥腸和湯汁即可

“最臟”的一道菜,醫生從來不吃,比抽煙危害大,還有很多人愛吃 - 天天要聞

烹飪小貼士:

肥腸怎麼清洗乾淨?

1. 準備食材: 豬大腸一根,地瓜粉(或生粉,或鹽等)一大把。

2. 就是先燒一鍋熱水,煮開,備用。

3. 將肥腸翻過來,先將附在油脂上面的髒東西,小淋巴去除乾淨,油脂可以留部分,這樣的口感比較好。

4. 將備用開水再加些涼水,稍微有點燙手就可以了,備用。

5. 肥腸用溫水沖洗下,然後撒上少許地瓜粉,抓洗,直到大量粘液產生,用溫水抓洗乾淨,倒掉髒水。

6. 這樣反覆抓洗個2-3遍,用溫水沖洗乾淨,再把大腸翻過來,也照同樣方法抓洗2-3遍,再用溫水沖洗乾淨,就可以了,基本都沒有粘液了,味道也已經去的差不多了,非常的乾淨。

大家學會了嗎?

喜歡美食傑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來1個月像“被牛含在嘴裡” - 天天要聞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來1個月像“被牛含在嘴裡”

北京進入“蒸煮模式”網友:出門就像“被牛舔了一口”近日,北京進入“蒸煮模式”。據中國天氣網預報,7月4日至17日的14天中,北京有12天有降雨。7月12、13日,最高氣溫可達37℃。陰雨天氣頻繁,濕度大,有市民表示毛巾、衣物都有餿味了。網友評論稱“感覺出門像被牛舔了一口,黏黏糊糊”“北京居民終於也體會到回南天的痛...
“桑拿天”持續來襲,高溫健康風險你了解嗎? - 天天要聞

“桑拿天”持續來襲,高溫健康風險你了解嗎?

記者從中央氣象台獲悉,中央氣象台7月4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預計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大部、四川東部、重慶、華南北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部分地區局地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桑拿天”超長待機對我們的健康有什麼影響?一起來看中國氣象局專家怎麼說。記者:阮帥...
告誡冠心病患者:年過60,寧願吃點肥肉,也別亂吃這4物 - 天天要聞

告誡冠心病患者:年過60,寧願吃點肥肉,也別亂吃這4物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