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暗戰”

2025年07月08日07:30:23 健康 1738

醫療“暗戰” - 天天要聞

  爭奪患者、人才與資源

  合作辦醫“兵臨城下”

  民營資本重塑行業規則

  三甲醫院新院拔地而起

  當三甲醫院的新院區在禪西拔地而起,當省級醫院通過合作辦醫“兵臨城下”,當民營資本以百億投入重塑行業規則,一場圍繞患者、人才與資源的醫療“暗戰”正在佛山悄然上演。佛山醫療版圖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競合與重構。

  南都推出專題報道,聚焦佛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醫療高地”戰略背景下,三甲醫院、鎮街醫院、民營機構與外來者這四大醫療勢力在政策驅動、資本介入、患者分流、技術迭代中的多維博弈,揭示醫療供給側改革的深層邏輯。

  西進突圍

  近五年佛山市三甲床位激增超40%  

  站在市二醫院新院區觀景台上東望,老城區的市一醫院大樓與城西現代化醫療綜合體遙相呼應,恰似這座城市醫療生態的過去與未來。五年間40%的床位增長,“東西南北中”全域布局的三甲網絡,百億級民營資本的強勢入場——佛山醫療資源擴張的規模與速度令人矚目。

  市二醫院綠島湖院區的啟用,是這場擴張潮的典型縮影。這座投資33.75億元、配備1200張床位的醫療綜合體,承載着雙重使命:對醫院自身而言,是突破老城區空間枷鎖的“翻身仗”——此前其眼科等王牌科室在暑期高峰已無力承載洶湧人流。對城市而言,則是填補禪西55萬人口三甲空白的戰略落子,將急危重症轉診時間從40分鐘壓縮至“15分鐘醫療圈”內。

  南都記者觀察發現,“西進”成為佛山三甲醫院擴張的共同選擇。

  市一醫院將手術室“搬進”高明區人民醫院,重構區域急救體系,成功搶救危重患兒的案例印證了資源下沉的迫切價值;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三水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等省級力量的新院區相繼落子,近五年全市三甲床位激增超40%。

  擴張背後是城市化倒逼與醫院內卷的雙重驅動。當廣州大三甲醫院通過合作辦醫“兵臨城下”,佛山本土龍頭不得不在擴張與生存間尋找平衡點。  

  明暗博弈

  效率失衡、同質化迷思和人才爭奪戰  

  市一醫院託管高明醫院的“輸血式幫扶”陷入尷尬困境——高明門診量增長緩慢,市一本部急診量卻因基層轉診不暢而激增。“我們就像醫療界的‘銀行’,既要保證優質資源,又要維持服務均衡。”市一管理層道出資源調配的深層矛盾。

  數據顯示,佛山基層診療量佔比57.96%,距2025年65%的目標仍有差距。硬件老化與患者“小病也要擠三甲”的就醫慣性,使“大醫院吃不下,小醫院接不住”的困局愈演愈烈。

  當骨科機器人成為市一、佛中醫、禪醫的“標配”,當腫瘤中心紛紛開設“中醫護理門診”,特色專科正淪為標準化配置。一台骨科手術機器人採購價動輒數千萬,疊加改造、維護與培訓成本,高昂投入下實際利用率與資源浪費的質疑不絕於耳。為平衡drg(即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控費壓力,公立醫院不得不將醫美、口腔等市場化科室作為“現金奶牛”,引發公益屬性稀釋的爭議。

  今年5月,醫教融合領域接連上演重磅簽約:市二醫院與廣東藥科大學共建附屬醫院,市一醫院牽手南方科技大學。這背後是尖端人才的爭奪白熱化——市二為引進專家開出“30萬生活補貼+30萬購房補貼”,市一博士後年薪高達65萬。一面是副高以上專家持續流向廣深大三甲,一面是醫學博士主動下沉鎮街醫院尋找“自由度”。

  一位紮根基層的博士坦言:“成為學科帶頭人推動科室‘起死回生’,比在三甲內卷更有盼頭。”

  民營資本則憑藉“個性化人才戰略”加入戰局:和祐醫院為人才定製學科發展路徑,構建職業全周期吸引力矩陣。 

  基層求生術

  差異化生存與在地化破局  

  在“參天大樹”的夾縫中,基層醫院摸索出特色化生存法則。

  “增診不增收”是普遍困境——張槎醫院住院量增長22.91%,收入反降6.44%,drg控費與財政投入不足使其陷入“越忙越窮”循環。而破局之道在於如何激活“在地化能力”。

  張槎醫院憑藉中醫治未病科實現社區衛生站中醫業務量激增800%;丹灶鎮整合二級醫院與社區中心,康復醫學科躋身市級特色專科;均安鎮在社區站點嵌入133張醫養床位,開創失能老人照護新模式。“與其追逐三甲評級,不如讓每個社區都有拿得出手的特色服務。”一位業內人士點出基層生存的本質。

  大瀝醫療集團的誕生則提供了另一種思路——三家區級醫院合併為1620張床位的“佛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試圖以整合替代擴建。但合併只是開始,“1+1+1>3”的實現需跨越管理複雜度激增的挑戰。 

  民營變局

  信任重塑與技術降維打擊  

  進入2025年,佛山民營醫療機構“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在加劇。中小機構在drg改革與公立特需擴張中舉步維艱,頭部資本卻以技術賦能重塑行業邏輯。

  美的斥資百億打造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和祐醫院,以ai技術貫穿診療全流程,卻按公立標準收費,打破“民營即高價”的偏見;復星禪醫憑藉6500萬“射波刀”、120萬元一針的car-t療法構建技術壁壘,以“基礎醫療+高端服務”分層滿足需求。當禪醫成為全國非公醫院競爭力六連冠,其發展印證一個趨勢:技術硬實力與服務精細度結合,方能重建患者信任。

  佛山醫療的“暗戰”遠未終結。

  當三甲醫院在東西南北的版圖上插滿旗幟,當鎮街醫院在中醫康復與醫養結合中開闢生路,當民營資本用ai與尖端設備重塑價值邏輯,一個更根本的命題浮出水面:醫療資源的豐富是否必然轉化為健康獲得感?

  答案藏在市民的選擇中——是寧可擠三甲也不願踏入社區醫院的慣性,是鎮街醫院滿意度提升背後特色專科的崛起,是為服務體驗甘願自費赴民營醫院的消費升級。

  佛山醫療高地的建成,終將取決於能否在“公益與效率”、“擴張與均衡”、“競爭與協同”的鋼絲上,走出自己的平衡之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勝負之匙不在大樓多高、設備多精,而在於能否讓每個市民在最近的半徑內,獲得最適配的醫療服務。

  監製:劉岸然 謝江濤

  策劃:李平 何惠文

  采寫:南都記者 孫振凌 王倩 唐宇松 李煥怡 實習生 趙孟佳

  攝影:南都記者 鄭俊彬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共啟醫療協同新篇 ,SIMC加入上海市肺科醫院專科聯盟 - 天天要聞

共啟醫療協同新篇 ,SIMC加入上海市肺科醫院專科聯盟

7月2日,上海國際醫學中心(SIMC)與上海市肺科醫院在滬舉行戰略合作簽約暨專科聯盟揭牌儀式,標誌着SIMC正式加入上海市肺科醫院專科聯盟(SPHSA)。雙方將在人才與學科共建、危重症保障、國際醫療探索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協同,為社會辦醫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上海市肺科醫院院長陳昶表示,此次聯盟的成立,旨在積極探索...
靈芝孢子油品質大揭秘:哪個品牌最適合養生? - 天天要聞

靈芝孢子油品質大揭秘:哪個品牌最適合養生?

靈芝孢子油品質大揭秘:哪個品牌最適合養生?靈芝孢子油的養生價值與市場現狀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越來越多追求健康生活的中老年朋友開始關注傳統養生珍品——靈芝孢子油。這種被譽為"仙草精華"的珍貴物質,以其獨特的保健功效在養生圈掀起一股熱潮。
2025磷蝦油界的翹楚!五大精品品牌全面解析 - 天天要聞

2025磷蝦油界的翹楚!五大精品品牌全面解析

2025磷蝦油界的翹楚!五大精品品牌全面解析引言:磷蝦油的健康革新在當今追求健康生活的時代,海洋生物活性成分越來越受到關注,其中磷蝦油以其獨特的營養價值成為營養補充劑市場的新寵。2025年,隨着科研技術的進步和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磷蝦油產
長壽的“身體密碼”被發現了!這10個特徵你占幾個? - 天天要聞

長壽的“身體密碼”被發現了!這10個特徵你占幾個?

“長壽體質”並非玄學,其實有跡可循!研究發現:心率緩、手勁大……這些你常忽略的身體特徵,竟蘊含著健康長壽的“關鍵密碼”!快看看你中了幾個?第一個就難倒很多人……健康時報圖1個狀態控制穩定血壓穩為什麼血壓穩定=長壽密碼?血壓可以被稱為是生命的
急救時掐人中反會延誤時機 健康耳朵無需定期清理別亂用滴耳液 - 天天要聞

急救時掐人中反會延誤時機 健康耳朵無需定期清理別亂用滴耳液

義診醫生為患者檢查。 孩子通過擲骰子完成健康知識問答。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模擬醫學中心主任王西富為高中生講解海姆立克急救法。 7月3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揭陽市衛生健康局、廣東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等多家單位,在揭陽市惠來縣惠城鎮成功舉辦“健康科普進鄉村暨廣東好醫生好護士志願服務行活動”第二場專場...
“大胖墩”減肥 手術是最佳武器 - 天天要聞

“大胖墩”減肥 手術是最佳武器

醫生接診。 多學科減重門診。 2025年,國家全面體重管理3年計劃啟動元年,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率先成立“肥胖代謝病綜合診療中心”,並創新性開設全國首個“多學科體重管理門診”,以“1+3+N”多學科診療模式向肥胖危機宣戰。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肥胖代謝病綜合診療中心主任楊景哥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典型案例:患...
醫療“暗戰” - 天天要聞

醫療“暗戰”

爭奪患者、人才與資源 合作辦醫“兵臨城下” 民營資本重塑行業規則 三甲醫院新院拔地而起 當三甲醫院的新院區在禪西拔地而起,當省級醫院通過合作辦醫“兵臨城下”,當民營資本以百億投入重塑行業規則,一場圍繞患者、人才與資源的醫療“暗戰”正在佛山悄然上演。佛山醫療版圖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競合與重構。 南都推出專題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