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檢查項目解析:尿液如何“訴說”身體狀況

2025年06月07日10:43:10 健康 1126

去醫院體檢或看病時,尿常規檢查往往是“常客”。這小小一杯尿液,就像人體健康的“晴雨表”,能從多個維度反映身體狀況。但面對尿常規化驗單上密密麻麻的項目,很多人常常一頭霧水:這些項目到底查的是什麼?異常又意味着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來逐一解析尿常規的主要檢查項目,帶你讀懂尿液里隱藏的健康密碼,讓你在面對尿常規檢查時不再迷茫。

一、尿液一般性狀檢查:直觀反映尿液基本狀態

1.尿量:身體水分平衡的“計量器”

尿量是尿常規檢查中首先會關注的項目,它就像身體水分平衡的“計量器”。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每天尿量約為1000-2000毫升,這會受到飲水量、運動量、天氣等因素影響。尿量過多可能是飲水過多、糖尿病等原因導致;尿量過少則可能是身體缺水、腎臟功能異常等引起。通過尿量檢查,能初步判斷身體的水分代謝是否正常。

2.顏色:尿液的“外觀警報”

正常尿液顏色多為淡黃色至深黃色,就像透明的“琥珀色液體”。尿液顏色的變化能發出直觀的“外觀警報”:如水樣無色可能是飲水過多或尿崩症;深黃色甚至呈濃茶色,可能是身體缺水、肝膽疾病等;出現紅色尿液則要警惕是否有血尿,可能與泌尿系統感染、結石等有關;醬油色尿可能提示溶血等問題。觀察尿液顏色是尿常規檢查的第一步,能為後續檢查提供重要線索。

尿常規檢查項目解析:尿液如何“訴說”身體狀況 - 天天要聞

3.透明度:尿液清澈度的“鏡子”

正常尿液新鮮時多為透明狀態,放置後可能出現輕微渾濁。透明度就像尿液清澈度的“鏡子”,如果尿液新鮮時就渾濁,可能是含有較多細胞蛋白質、細菌等成分,常見於泌尿系統感染、結石、腎臟疾病等。通過觀察尿液透明度,能初步判斷尿液中是否存在異常成分。

4.氣味:尿液的“氣味信號”

正常尿液有微弱的特殊氣味,這是由尿液中的揮發性物質所致。尿液氣味的改變能傳遞出不同的“氣味信號”:爛蘋果味可能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氨臭味常見於泌尿系統感染;腐臭味則要警惕可能存在嚴重的泌尿系統感染或晚期膀胱癌等。雖然氣味檢查相對主觀,但也能為健康判斷提供一定參考。

二、尿液化學檢查:檢測尿液中的化學成分

1.尿蛋白:腎臟功能的“偵察兵”

尿蛋白是尿常規檢查中非常重要的項目,它如同腎臟功能的“偵察兵”。正常情況下尿蛋白含量極少,尿常規檢查呈陰性。當腎臟的濾過功能出現問題,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蛋白質會“漏”到尿液中,使尿蛋白呈陽性。此外,劇烈運動、發熱等生理因素也可能導致暫時性尿蛋白陽性。通過檢測尿蛋白,能及時發現腎臟功能是否異常。

尿常規檢查項目解析:尿液如何“訴說”身體狀況 - 天天要聞

2.尿糖血糖狀況的“監測儀”

尿糖檢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糖狀況,是血糖的“監測儀”。正常情況下尿糖為陰性,當血糖超過腎糖閾(一般為8.88mmol/L)時,尿糖會呈陽性,常見於糖尿病。但尿糖陽性並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也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如一次性攝入大量糖分,或其他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導致。尿糖檢查是篩查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確診還需結合血糖檢測。

3.尿酮體:代謝狀態的“指示器”

尿酮體是體內脂肪代謝的中間產物,是代謝狀態的“指示器”。正常情況下尿酮體為陰性,在飢餓、劇烈運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情況下,體內脂肪分解增加,尿酮體可能呈陽性。通過檢測尿酮體,能了解身體的代謝狀態,尤其是對於糖尿病患者,尿酮體檢查是監測病情的重要項目。

4.尿膽紅素尿膽原:肝膽功能的“信號燈”

尿膽紅素和尿膽原檢查能反映肝膽功能,是肝膽的“信號燈”。正常情況下尿膽紅素為陰性,尿膽原呈弱陽性。當肝細胞受損或膽道梗阻時,膽紅素的代謝和排泄出現障礙,尿膽紅素可能呈陽性,尿膽原也會發生相應變化。例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膽結石等疾病,都可能導致尿膽紅素和尿膽原異常。通過這兩項檢查,能輔助判斷肝膽系統是否存在問題。

尿常規檢查項目解析:尿液如何“訴說”身體狀況 - 天天要聞

5.尿pH值:尿液酸鹼度的“測量儀”

尿pH值用于衡量尿液的酸鹼度,是尿液酸鹼平衡的“測量儀”。正常尿液pH值多在4.5-8.0之間,平均值為6.0左右。尿pH值的變化與飲食、疾病等因素有關:食肉過多可能使尿液偏酸性;素食為主則可能偏鹼性;泌尿系統感染、痛風、某些腎臟疾病等也會導致尿pH值異常。了解尿pH值有助於評估身體的酸鹼平衡和某些疾病的診斷。

尿常規檢查就像一把打開身體健康之門的鑰匙,通過對尿液中各種項目的檢測,能讓我們了解身體內部的諸多信息。雖然面對化驗單上的項目可能會覺得複雜,但了解這些項目的意義後,就能更好地理解醫生的診斷和建議。下次進行尿常規檢查時,你就可以更清楚地知道這些檢查項目到底在“查什麼”,從而更積極地配合檢查,為維護自身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一吃就腹瀉的人,是腸胃虛?醫生: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吃就腹瀉的人,是腸胃虛?醫生: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你是否也曾疑惑過,為什麼有些人一吃東西就拉肚子?難道真的是所謂的“腸胃虛弱”?其實未必,這種情況背後可能隱藏着更嚴重的問題,尤其需要留意以下4種疾病。一、吃東西總拉肚子,真的是腸胃虛嗎? 很多人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剛吃完東西沒多久,肚子就開
馬上入伏了,提醒抑鬱的老年人:天氣炎熱,4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了,提醒抑鬱的老年人:天氣炎熱,4件事最好少做

馬上就要入伏了,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尤其是那些長期和抑鬱情緒鬥爭的人,日常生活和治療往往都充滿了挑戰。你會發現,很多抑鬱的老人不僅是心理上的痛苦,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影響了。說到底,心裡不舒服,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連以前喜
二甲雙胍天天吃,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二甲雙胍天天吃,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提起來二甲雙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作為傳統降糖藥物,二甲雙胍可謂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首選藥物,尤其適用於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上不僅可以單用,還可以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聯合治療。二甲雙胍天天服用,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便秘治療的核心突破 - 天天要聞

便秘治療的核心突破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發現身邊的老年人有這樣的困擾: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結,排便費力。這其實就是便秘在作祟。據統計,老年人便秘的發生率較高,約為15%-20%,而在長期卧床的老年人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50%。
國產創新減重藥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輕度脂肪肝 - 天天要聞

國產創新減重藥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輕度脂肪肝

7月7日下午,全球首個GCG/GLP-1雙靶減重藥物——瑪仕度肽(商品名:信爾美)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開出上海首張處方。該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小英為一位超重並伴有輕度脂肪肝的患者開具這一處方,這也標誌着該中國創新減肥藥物在上海正式落地使用。這名患者今年27歲,身高1米83,體重93公斤,BMI達到27.77,此前在體檢中發...
淚目!工廠打工男子拒絕手術,醫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 天天要聞

淚目!工廠打工男子拒絕手術,醫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在東莞一家電子元件廠的流水線上,38歲的章明正重複着日復一日的裝配工作。2023年初春的一個下午,這個沉默寡言的陝西漢子突然捂住胸口栽倒在傳送帶旁,工友們看見他面色煞白,冷汗浸透了深藍色的工裝。"像有把刀在胸口攪動",這是他被送到東莞市人民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 - 天天要聞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7月7日電 (鄭江洛)7日晚,由福建中醫藥大學主辦,福州市青年創業促進會(簡稱“福州青創”)、海峽青年綜合服務中心承辦的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兩岸青年共同探討中醫藥研習與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