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平時該怎麼監測血糖?

2025年05月22日13:12:05 健康 1596
得了糖尿病,平時該怎麼監測血糖? - 天天要聞

今晚 7:00,我們邀請到了北京朝陽醫院 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范慧醫生,和魏瑋醫生一起跟大家聊聊「血糖監測」的話題,快預約直播吧~

5 月 22 日(周四)19:00

血糖怎麼測更准?醫生才知的乾貨」

點擊即刻預約

常見的測血糖方法有以下 4 種。

1. 測靜脈血糖

即去醫院抽肘關節處的靜脈血送去化驗室測。診斷糖尿病,只能使用靜脈血糖的結果。

2.做動態血糖監測

也叫連續血糖監測,可以測量組織間液的血糖,常用於血糖波動大、需要精細調控血糖的病人;可以連續監測 14 天,看到全天的血糖波動趨勢。

3. 測指尖血糖

即取指尖的毛細血管血用試紙條測。測指尖血糖比較簡便易行,適合糖尿病患者自己在家裡監測血糖。

關於指尖血糖,每天可以在多個固定的時間點進行監測,分別是三餐前(早餐前血糖基本上等同於空腹血糖)、三餐後 2 小時、睡前(約 21~22 點)、凌晨 2~3 點。有不適感覺時,也可以隨時測指尖血糖。

不同的糖尿病人,監測指尖血糖的頻率不同,具體應諮詢自己的主治醫生。

4. 靜脈抽血查糖化血紅蛋白

這個測量結果嚴格來說不算血糖值,但可以間接反映出近 2~3 月以來血糖的平均狀態。一般在醫生建議下每 3 個月檢查一次。

今天,我們會重點跟大家聊聊:

血糖多高算糖尿病?

哪些人需要動態血糖監測?

血糖怎麼測更準確?

動態血糖儀怎麼用好?

......

今天晚上 19:00 點,在丁香醫生直播間,范慧醫生跟大家聊聊《如何監測和管理血糖》,我們不見不散!

5 月 22 日(周四)19:00

「血糖怎麼測更准?醫生才知的乾貨」

點擊即刻預約

得了糖尿病,平時該怎麼監測血糖?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 天天要聞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所說,在我國大約有1.5億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風險,近幾年也逐漸成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後的併發症,當多個併發症找上門,損害
耳鳴的特效藥,藥店藏着掖着不願說,我來和你講 - 天天要聞

耳鳴的特效藥,藥店藏着掖着不願說,我來和你講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一講耳鳴,你可能不知道,在醫藥店的犄角旮旯裡面,藏着三種緩解耳鳴的特效藥,這些葯呢,就像是被人丟在角落裡的寶貝一樣,就因為太平價,所以藥店呢,也不怎麼愛賣,感覺呢,再晚一點呢,他們就要徹底消失了第一,益氣聰明丸,生陽聰耳
人真的能被熱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體溫高到人體無法承受 - 天天要聞

人真的能被熱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體溫高到人體無法承受

►本文2125字 閱讀3分鐘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南京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高溫天氣中因嚴重中暑不幸去世。送醫
新AI模型突破性預測心源性猝死風險 準確率顯著提高 - 天天要聞

新AI模型突破性預測心源性猝死風險 準確率顯著提高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多模態人工智能(AI)模型,能顯著提高識別心源性猝死高風險人群的準確性,有助於挽救生命,減少不必要的醫療干預。△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資料圖)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心血管研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新開發的AI模型名為“多模態AI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