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65歲大娘吃肉只吃魚肉,4個月後去檢查,腸胃狀況如何了

2025年05月22日11:53:11 健康 1411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重慶有個65歲的老大娘,姓李,是個很講究吃的人。

這幾年身體有點吃不消,三高都上門了,走路喘、睡覺打鼾、吃多還脹得慌,醫生說飲食要清淡點,肉得少吃,特別是豬牛羊。

她乾脆一咬牙,直接把肉里的“哨把子”都砍了個乾淨,只吃魚肉,別的沾都不沾。

重慶一65歲大娘吃肉只吃魚肉,4個月後去檢查,腸胃狀況如何了 - 天天要聞

一開始家裡人都以為她堅持不下來,誰知道大娘挺擰的,一連吃了4個月,連火鍋里都只涮魚片。

4個月後去醫院複查,她自己也挺忐忑的,怕營養不夠,怕腸胃被搞壞了,結果一查,腸胃功能不但沒下降,居然還有點“升級”了。

腸鏡下的腸道壁面比之前光滑多了,胃黏膜炎症指數也低了不少。

醫生都說,這種改善在老年人里其實挺少見的。

但更讓人驚訝的還不是這些,是她體內微生態的變化,腸道菌群居然恢復到了接近50歲時的狀態。

重慶一65歲大娘吃肉只吃魚肉,4個月後去檢查,腸胃狀況如何了 - 天天要聞

這個事一說出來,很多人以為是魚肉本身的“低脂高蛋白”作用,但其實背後真正值得研究的,是魚肉的肌酸含量對腸道神經元的微調功能。

很多人以為肌酸只是健身房裡小夥子補肌肉用的,但其實人體尤其是老年人腸道神經元代謝也需要肌酸參與。

年紀大了之後,腸神經系統開始衰退,有的神經末梢反應慢了,有的乾脆失靈,就出現了排便無力、蠕動遲緩這些毛病。

魚肉,尤其是深海魚,含有豐富的肌酸和牛磺酸,而這兩種東西合起來,對腸道神經的“喚醒”效果特別明顯。

重慶一65歲大娘吃肉只吃魚肉,4個月後去檢查,腸胃狀況如何了 - 天天要聞

美國消化病學雜誌曾經刊登過一項實驗數據,對比了三組不同蛋白攝入的老年人群,一組以紅肉為主,一組是雞肉,還有一組是海魚,6個月下來,海魚組的腸道蠕動效率提高了18%,而紅肉組下降了7%。

這還只是“效率”,在實際體驗上,像便秘頻率、腹脹感、排便後的輕鬆感都有明顯差別。

但這還沒完,更深入的問題是,大娘這4個月基本沒碰動物內臟,也少油少鹽,結果體內的膽汁酸代謝模式居然也發生了變化。

膽汁酸不是消化脂肪那點事那麼簡單,它其實還影響着腸道菌群的種類和活性。

重慶一65歲大娘吃肉只吃魚肉,4個月後去檢查,腸胃狀況如何了 - 天天要聞

紅肉、尤其是含有高膽固醇的內臟,會刺激肝臟分泌大量“初級膽汁酸”,但這些酸到了腸道里會被細菌代謝成“次級膽汁酸”,這種東西如果積多了,對腸壁細胞是種刺激,長期作用下容易引發腸道炎症,甚至有潛在的致癌風險。

魚肉這點就安全多了,它的脂類主要是DHA、EPA這些不飽和脂肪酸,對膽汁酸分泌沒有太強刺激,還能“安撫”腸道內膜的緊張狀態。

但老李大娘的“只吃魚肉”實驗還有個特別值得研究的現象,就是她這幾個月,居然皮膚變好了,臉上色斑也淡了

重慶一65歲大娘吃肉只吃魚肉,4個月後去檢查,腸胃狀況如何了 - 天天要聞

本來以為是巧合,後來醫院營養科醫生仔細分析,說這其實和魚肉里的維生素B12、硒元素吸收率有關。

紅肉雖然也有B12,但和魚肉相比,它在消化道內的釋放和吸收效率差了將近40%。

老年人消化功能下降,吸收能力也跟着打折,所以得靠更“溫和”的食材來補。

B12不足不僅是貧血問題,還會讓皮膚修復變慢、神經系統出現紊亂、睡眠變淺這些癥狀。

有意思的是,醫生在追蹤她腸胃功能時,還發現了一個幾乎沒人會關注的點——她打嗝變少了

重慶一65歲大娘吃肉只吃魚肉,4個月後去檢查,腸胃狀況如何了 - 天天要聞

這事聽着不起眼,但對腸胃科醫生來說,是個很靈敏的信號。打嗝頻繁,有時候不是胃的問題,而是膈肌和迷走神經的過敏反應。

而紅肉蛋白在胃裡消化時間長,容易產生氨氣、硫化物等氣體,刺激食管和胃交界處的神經叢,造成嗝氣上行。

魚肉消化時間短,發酵氣體少,自然就減少這種刺激,迷走神經就能“歇口氣”。

再往深里說,大娘這段時間魚肉吃得多,基本上都煮、清蒸這些做法,減少了煎炸燒烤帶來的蛋白變性副產物,像雜環胺和多環芳香烴這類致癌物,攝入量幾乎為零。

重慶一65歲大娘吃肉只吃魚肉,4個月後去檢查,腸胃狀況如何了 - 天天要聞

有人覺得這些東西微量無害,但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早就有數據說了,每天攝入高溫加工肉類的人,患消化道腫瘤的風險比正常飲食者高出15%-21%。

所以對大娘來說,這不僅僅是換了種肉吃,更是整個飲食習慣的大翻新,長遠來看,可能影響到的是10年後的健康狀態。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種飲食法也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她後來檢查的時候,維生素D水平有點低,醫生提醒她,雖然魚肉好,但也得看是什麼魚。

很多淡水魚的維D含量不如深海魚,有時候還得晒晒太陽,不然骨密度容易掉下去。

重慶一65歲大娘吃肉只吃魚肉,4個月後去檢查,腸胃狀況如何了 - 天天要聞

而且單一攝入一種類型的肉類,容易造成其他營養的相對缺失,比如鐵的吸收、鋅的供給也可能不足。

這時候醫生建議她加點芝麻、紫菜、雞蛋黃這些輔助食材一起吃,彌補魚肉飲食可能留下的“坑”。

特別是魚湯,不能老喝濾掉油的清湯,那些看起來“清淡”的喝法,反倒把營養濾掉了。

喝湯不如吃肉,吃肉也得看部位,魚皮魚骨燉煮釋放的膠原蛋白和鈣質其實對骨頭有好處,老年人正需要。

重慶一65歲大娘吃肉只吃魚肉,4個月後去檢查,腸胃狀況如何了 - 天天要聞

像這位大娘這樣長期只吃魚肉的飲食法,對腦部功能有沒有什麼潛在影響,尤其是預防老年痴呆這方面到底有沒有幫助?

這個問題還真值得深挖。

從營養角度來說,魚肉中的DHA和EPA是構建大腦神經膜結構的重要成分。

人老了之後,大腦神經元膜的流動性下降,會影響信號傳導速度,表現出來就是反應慢、記憶力差、情緒波動。

重慶一65歲大娘吃肉只吃魚肉,4個月後去檢查,腸胃狀況如何了 - 天天要聞

不過,要想真預防老年痴呆,光靠吃魚是不夠的,還得有規律地訓練大腦,比如下棋、做手工、背歌詞這些,讓大腦保持“使用狀態”。

從營養輸入這個角度看,多吃魚肉確實能為腦細胞提供更好的材料基礎,讓它“老得慢一點”。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華文.對症吃魚肉健康伴左右[J].農村百事通,2008

重慶一65歲大娘吃肉只吃魚肉,4個月後去檢查,腸胃狀況如何了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肺鱗癌五年生存率情況介紹 - 天天要聞

肺鱗癌五年生存率情況介紹

肺癌作為全球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着人類健康。其中,肺鱗癌是肺癌的一種重要病理類型,約佔原發性肺癌的40%-51%,好發於老年男性,且與吸煙密切相關 。
我國艾滋病現狀與發展趨勢(2025年更新) - 天天要聞

我國艾滋病現狀與發展趨勢(2025年更新)

1. 疫情總體情況感染人數:截至2024年底,全國現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總數達 135.5萬例(其中HIV感染者74.98萬例,AIDS患者60.52萬例),累計死亡47.4萬例48。新增病例:2024年新
想瘦別亂吃!快來看看減肥期間芋頭到底能不能吃 - 天天要聞

想瘦別亂吃!快來看看減肥期間芋頭到底能不能吃

減肥期間,每一口食物的選擇都關乎體重變化,不少人在面對芋頭時,心中都會犯嘀咕:這種香甜軟糯的食物,減肥期間能吃嗎?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從芋頭的營養成分、熱量、食用方法等多個角度來分析。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解讀,幫助你在減肥路上科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