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現在天氣一冷一熱,變化特快,社區門口的醫院天天爆滿,特別是那些上了年紀的,光是咳嗽喘不上氣的就一波接一波。
有的老爺子昨天還溜彎呢,第二天就躺床上輸液;有的老太太看着挺精神,一感冒就喘得不行。
醫生一看病例搖頭嘆氣,說這些人不是沒辦法,而是壓根兒沒防着。
很多人以為哮喘就是小時候得的“氣管炎”,或者是那種天氣一變臉就犯的“老毛病”,其實要說清楚真相,還得從不太起眼但很關鍵的地方說起。
哮喘本身不是個新鮮病,但一到老年人身上,問題就變得特別棘手。
這一類人肺功能原本就開始退化,黏膜變薄、纖毛變弱,氣道里的“清潔工”幹活效率大打折扣。
再加上抵抗力下降,點兒火星都能點着一大片乾柴。可更詭異的是,很多老人看着挺健康、飯量也不小、身體也不虛,怎麼說哮喘就哮喘了呢?
這時候就得提一個被絕大多數人忽略的大盲點——長期接觸洗衣粉、消毒液這些家裡常見的“清潔用品”,其實才是慢性哮喘的隱形推手。
有個歐洲環境與肺部健康研究聯盟(ECRHS)的調查追蹤了6521名中老年志願者,時間長達20年。
研究顯示,那些每周使用清潔劑三次以上的家庭主婦和老人,其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42%,其中哮喘類癥狀明顯偏多。
尤其是氯類消毒液、芳香型清潔劑,以及洗衣粉中加入的增白因子等,這些成分雖然清潔力強,但在揮發過程中會刺激氣管黏膜,引發慢性炎症。
老人身體修復速度慢,一點點損傷積攢着,到某一天,氣道一收縮,就喘得上不來氣。
別看是家裡搞衛生的小事兒,真不是鬧着玩的。
有些老人自己身體還好,問題是幫子女帶孩子、做家務,天天跟這些清潔劑打交道,聞得久了,就像每天吸一口化學氣體,肺慢慢就“熏”壞了。
而這些慢性損傷不是一下子發作,而是潛伏了兩三年,甚至更久,等身體狀態一差,就一發不可收拾。
除了清潔劑,還有一個更讓人意想不到的誘因,那就是睡覺的姿勢。
老人很多都有腰背痛、關節不好,有的睡覺時候喜歡墊高頭、有的乾脆窩着睡,還有一部分人喜歡靠在沙發上眯一覺,這種習慣看起來無害,其實對呼吸系統的壓迫非常大。
仰着頭睡,會讓氣道過度張開,反而容易乾燥、損傷;而窩着睡或是身體蜷縮,會讓肺葉擴張受限,換氣不足,久而久之就會誘發慢性缺氧狀態。
美國加州睡眠研究中心的一項分析數據顯示,老人群體中,長期保持不正確睡姿的人群,其夜間缺氧次數比正常睡姿的人群多出2.7倍,而這種夜間缺氧正是慢性哮喘病人夜間發作的一個關鍵因素。
有些老人自己不察覺,家人也不注意,一到夜裡就咳兩聲、喘幾下,還以為是感冒,結果根本不是,問題出在肺活量壓根兒沒恢復過來。
還有個大殺器,誰都沒想到的——冷食冷飲。不是說冰淇淋,是那種冰箱里拿出來的剩飯、沒熱透的湯、涼的豆漿。
老人牙口不好,吃飯不快,有的索性就吃涼的。這種飲食習慣會直接刺激胃黏膜,導致寒氣積滯中焦,進而影響肺氣運化。
聽起來像是中醫那套,其實跟現代醫學也能對得上號。研究指出,胃腸道感受寒冷時,會通過迷走神經反射性地影響支氣管收縮,增加哮喘敏感性。
而且老人常常合併慢性胃病、反流性食管炎等問題,這些病會讓胃酸倒流進氣管,尤其是飯後躺下時更明顯。
美國梅奧醫學中心的文獻資料指出,超過70%的老年哮喘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現象,而其中有52%的人不知道自己有這個問題。
也就是說,光靠治氣管是沒用的,得從根源上修胃、改習慣,不然喘得永遠沒完。
接下來還得講講一個超級冷門但又無比重要的點,那就是——體溫調節能力。
老人不同於年輕人能自動調節身體溫度,他們身體對冷熱的反應會有延遲。
很多老人平常嫌麻煩,冬天出門也不戴口罩、圍巾,早上遛彎風一吹,冷空氣就鑽進鼻腔。
冷空氣並非僅僅使人打個噴嚏那麼簡單,它會直接致使氣道產生高反應性收縮,進而激發支氣管痙攣。
一項由北大公衛學院發布的寒冷環境對呼吸系統影響研究中明確指出,老年人在環境溫度每下降1°C時,其支氣管哮喘發作的風險增加6.3%。
特別是在清晨5-7點這段時間,空氣濕度低、溫差大,是哮喘和心腦血管病高發的時間段。
而很多老人喜歡起早走一走,反而撞在“雷點”上。
講了這麼多,其實歸根到底一句話:不是老人身體不行,而是環境、習慣、微小的生活細節在不斷摧毀他們本來還能正常運作的呼吸系統。
有些老人生了一次哮喘,吃藥好了,就不當回事,可是沒改掉源頭,過段時間再犯,惡性循環,最後整個人都虛了。
說到這,有些家屬也會問,那是不是多吃點補品、多鍛煉就好了?這個想法聽着沒毛病,其實真不太靠譜。
鍛煉得講究方法,吃補品更得對路子。拿鍛煉來說,有的老人肺功能不好,還非得去公園晨跑,結果冷空氣一吸直接誘發哮喘。
還有的吃人蔘、鹿茸這些大補的東西,結果上火,反倒引起咽喉水腫,加重氣道反應。
正確的做法是循序漸進,散步、慢走、太極是適合大多數老人的方式,而且一定要錯開清晨低溫時段。
說完預防,也得說說“禁止”。有兩個特別關鍵的地方,老人絕對不能碰,一個是濫用噴霧,一個是隨便斷葯。
很多老人有哮喘噴霧,有的自以為聰明,一喘就猛吸幾口,噴得多了氣道會產生“耐藥性”,效果反而越來越差。
而另一些人覺得自己好了,葯吃兩天就停,結果反彈更快。
此類藥物的使用,必須在醫生的監控下逐步調整,絕不可自行肆意更改,不然將會導致不堪設想的後果。
老年人的哮喘不是單一的呼吸病,而是一個牽動全身系統的信號,一旦“響了”,背後可能是一連串的健康警報。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馬苗苗,許露,何海艷.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應用心理護理的效果探析[J].心理月刊,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