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2025年05月04日17:02:06 健康 1571

每天早餐吃麵食,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很多人覺得,早餐吃碗熱乎乎的麵條、啃個饅頭,既方便又實惠,簡直是“養生早餐”。但你可能不知道,長期這樣吃,身體可能會悄悄“挖坑”。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在門診中,我經常遇到不少患者,一臉無辜地問我:“醫生,我早餐吃得很健康啊,天天一碗面、一張餅,怎麼血糖、血脂還越來越高?”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每天早餐吃麵食,半年內身體可能悄悄發生哪些變化。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一、血糖波動加劇,胰島功能受損

麵食,尤其是精製麵粉做的麵條、饅頭、餅,屬於高升糖指數(GI)食物。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白面饅頭GI值高達88,一碗下肚,血糖飆升的速度比坐電梯還快!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血糖一高,胰島素就得加班加點地分泌,強行把血糖壓下去。長期這樣,胰島β細胞就像被過勞折磨的員工,逐漸失去工作能力。最終,可能發展成胰島素抵抗,甚至2型糖尿病。根據《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雜誌2020年的數據,中國成年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2.8%,超過1億人。而早餐高碳水、單一面食的飲食模式,是重要推手之一。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二、內臟脂肪堆積,腰圍悄悄變粗

很多人以為只要控制總熱量,吃麵食不會長胖。可惜,身體不是這麼簡單運作的。麵食中的高精製碳水,容易引起胰島素大量分泌。而胰島素,本質上是個“脂肪保存官”,它的存在就是為了促進脂肪儲存。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腹部肥胖與心血管疾病脂肪肝、代謝綜合征關係密切。每天早餐高碳水,半年下來,哪怕體重沒咋變,內臟脂肪層已經悄悄加厚,腰圍一點點探頭,心臟、肝臟也在暗地裡吃苦頭。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三、慢性炎症水平升高,身體“悄悄生鏽”

你知道嗎?長期大量攝入高GI食物,會讓體內氧化應激反應激增。簡單說,就是身體內部像被火慢慢烤一樣,慢性炎症悄悄蔓延。《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JCN)的一項研究顯示,高GI飲食與血液中C反應蛋白(CRP)水平升高密切相關。而CRP,是慢性炎症的重要標誌物。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慢性炎症一旦長期存在,就像鐵鏽蠶食鋼鐵一樣,慢慢引發動脈硬化、阿爾茨海默病,甚至部分癌症,後果遠比你想象的嚴重。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四、為什麼早餐麵食最容易出問題?

早餐時間,人們通常血糖最低,胰島素敏感性最高。這個時候,如果直接來一碗高GI的麵食,血糖飆升速度更快,胰島素的負擔更重。相當於在最脆弱的時候,給身體潑了一盆油。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而且,大多數人早餐時間短,吃得急,咀嚼不充分,進一步加劇了碳水快速吸收的速度。

五、早餐到底該怎麼吃?

別慌,醫生不是讓你絕對戒掉麵食,而是要講究搭配,控制比例。

• 加蛋白質:比如一顆雞蛋、一杯牛奶、一把堅果,拉低整體餐食的升糖負荷。

• 加膳食纖維:比如小半盤蔬菜、一小碗豆類,延緩碳水吸收速度,保護血糖。

• 優先選擇全穀物:比如燕麥片全麥麵包,而不是白面饅頭、米粉。

簡單說,早餐三件事:有蛋白、有纖維、少精製。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結語:別再拿麵食當早餐主角了

每天一碗麵條、一張餅,吃着舒服,半年後,血糖、腰圍、慢性炎症都可能在背後嘲笑你。身體不是賬本,今天透支,半年後收利息,利息還翻倍。別再被“麵食早餐健康”的假象騙了,真正的健康,是要用科學去守護的。

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都吃麵食,不出半年,身體可能會有這3種變化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遲福林: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 - 天天要聞

遲福林: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

5月24-25日,由中國日報社、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主辦,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院、海南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支持的“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貿易區——2025RCEP區域發展媒體智庫論壇”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開幕式上以“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
拉米心理:“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 天天要聞

拉米心理:“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在繁忙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把目標放在“更好、更快、更強”的追求上,卻忽視了照看好自己的內心世界,拉米心理溫馨提示:在充滿力量與愛的5月,有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日子在提醒着我們:愛自己!要從呵護我們的“心”開始。
百科 |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是真是假? - 天天要聞

百科 |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是真是假?

多學一個知識點——這些吃水果習慣不可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但以下食用水果的方式,並不科學。將水果榨成果汁:榨取一杯果汁,通常需要使用三四個水果,這會使人在不知不覺間攝入遠超正常
維生素C是藍莓的近4倍,吃它好處太多了! - 天天要聞

維生素C是藍莓的近4倍,吃它好處太多了!

又到了吃桑葚的季節,桑葚的吃法頗多,可直接生吃,也能榨汁、配酸奶、泡酒……它有哪些營養價值?一起了解?■ 膳食纖維桑葚的膳食纖維含量在水果中屬於優秀水平,其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高達4.1克/100克,同為漿果的藍莓總膳食纖維含量僅為2.4克/100克。適當吃一些桑葚能為我們帶來飽腹感,並能促進胃腸蠕動,對腸道健康有益...
【醫院營養科】葉艷彬:“小科室”在醫療體系中的獨特角色與專業力 - 天天要聞

【醫院營養科】葉艷彬:“小科室”在醫療體系中的獨特角色與專業力

作者:葉艷彬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 引進人才稱職/學歷: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廣東省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委員;中國營養學會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分會委員;廣東省營養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等。負責及主要參與10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課題。獲中國營養學會成立70周年“...